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響和改變歷史的十大千古奇才,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影響和改變歷史的十大千古奇才,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縱觀歷史,奇人異士很多,他們擁有雄才大略、機智膽識過人,是當時社會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的人才。而被譽為中國歷史十大千古奇才的都是誰呢?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1、百家宗師 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影響和改變歷史的十大千古奇才,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姜子牙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姜子牙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2、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先秦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

影響和改變歷史的十大千古奇才,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范蠡

范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3、謀取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傑之首張良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影響和改變歷史的十大千古奇才,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張良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1] 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云游。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2-3]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項羽打了一百個勝仗,頂不住張良一個主意,優勢變劣勢,只好求和。

4、羽扇侖巾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5、學富五車功蓋孔明——東晉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王猛是中國成功的偉大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諸葛亮,在他之後有王安石,諸葛亮欠缺軍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堅強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獨展長才,把一團亂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惡霸,硬是凝結成金鋼;不但國泰,而且民安。距今雖已一千餘年,但仍使我們對於那個輝煌的時代,怦然心動。可惜王猛早逝,假使上蒼延長他十年二十年壽命,他帶給社會的政治軌道,會更鞏固。

6、少志凌雲 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長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為南北朝西魏時「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

李泌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南嶽第欽賜的隱士。天寶中,自嵩山上書論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賞識,令其待詔翰林,為東宮屬官。為楊國忠所忌,歸隱名山。安祿山叛亂,唐肅宗即位靈武,召其參謀軍事。又為幸臣李輔國等誣陷,再次隱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又屢為權相元載、常袞排斥,外出任官。唐德宗時再次入相,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

李泌參與宮室大計,輔翼朝廷,運籌帷幄,對外策劃戰略,配合郭子儀等各個將領的步調,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說是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愛好神仙佛道,被歷來以儒家出身、執筆寫歷史的大儒們主觀看法所摒棄。說到他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善於運用黃老撥亂反正之道的作為,實在是望之猶如神仙中人。

7、半部論語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1]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

早年曾被劉詞闢為從事,後擔任趙匡胤(宋太祖)的掌書記。顯德七年(960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趙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宋太宗親自撰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韓王。次年,配饗太祖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8、神機妙算天地間——大明朝軍師劉基(劉伯溫)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儘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9、遁跡空門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與高啟、楊基等人結為好友,後被明太祖挑選,隨侍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時,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

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永樂十六年(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號恭靖。

10、蛟龍出頭佐清智囊——范文程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憲斗,號輝岳,遼東瀋陽人。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

范文程少好讀書,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在瀋陽縣學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勛之一。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終年70歲。康熙親撰祭文,賜葬於懷柔縣之紅螺山。康熙皇帝親筆書寫「元輔高風」四個字,作為對他的最高評價。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被斷章取義的8大罪人,為歷史的發展做出了無法抹殺的貢獻
被人誤解的中國古代四大禁書,其實在歷史上具有開拓性意義
扭曲歷史人物、戲弄觀眾的10部連續劇排行,誤導後代多少年?
歷史上公認的10位貪官,富可敵國,但結局令人皆大歡喜
歷史上最具骨氣和氣節的六位悲情英雄、傲骨的文人

TAG:觀天下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一枚神奇的石頭,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這個蒙古大汗死的太憋屈
世界十大陰謀,曾改寫我們的歷史!
一個並沒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隨手一指,竟然也改變了歷史
歷史唯一載入正史的乞丐,拯救無數百姓,不是朱元璋
蒙受了千古奇冤的十大名將!歷史的不公!
山東是歷史文化大省,卻為何幾千年沒有什麼古都,也沒出過帝王?
歷史上有資格成為千古一帝的帝王,幾乎都是開國皇帝
歷史上從未衰落的六大姓氏, 有你的嗎?
安陽歷史這麼久,最神奇的為啥是這十二棵古樹?
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夫一妻皇帝:難言之隱是什麼?
改變古代歷史上的五大戰役堪稱經典!你了解多少?
十句哲言參盡千古歷史,太精闢了!
歷史上唯一沒有打過敗仗的大國,被遺忘的輝煌!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千古一帝,只有這三位,其餘都是浮雲
無視眾生,五千年歷史上最具魁惑力的十一大美女
這隻小蚊子不簡單:它一口就改變了大歷史!
讓人瞠目結舌的歷史老照片,每一張都很特別,最後一張笑掉大牙
宋朝被滅,全因他一句足矣改變歷史的話,害了兩宋幾百年!
這些才是真正對得起歷史十大奸臣這六個字的人
顛覆你思想的十個歷史小知識,有的事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