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讀書,不是用來比的

讀書,不是用來比的

點擊上方藍色字加關注 | 將微信置頂


每晚欣賞最走心的優美圖文

讀書,不是用來比的


作者:遺君明珠


在著名作家陳建功回憶母親的文章中,介紹過自己學生時代的經歷。


那時候,他的家境並不寬裕,妹妹吃蘋果,他和姐姐只能在旁邊等著吃蘋果皮,褲子穿短了,總是由媽媽接上一節,「像個少數民族一樣」。

由於是在一個高幹子女雲集的學校讀書,有時候在心裡充滿了自卑。


比如班上有一個高傲的女同學,穿著一件藍燈芯絨面的羔羊皮大衣,雍容華貴,使他不敢直視。


每當看到這位女生穿的皮大衣,他就會想起媽媽那件從舊貨店買來的、由無數塊一寸見方的碎皮子拼成的皮襖。


自己媽媽穿的衣服,都不如這些女同學啊!


他把這些感受寫進了日記,被每周都要評點自己日記的媽媽看到了。

於是,母子間有了下面的對話:


「你怎麼這麼自卑?你想一想,自己什麼都不如人家嗎?」媽媽問。


「當然不是,我的書讀得比他們多,作文也寫得比他們好。」


媽媽說,她也想過,除了讓姐弟倆吃蘋果皮,穿補丁衣服使她有點難過以外,她也不是一個事事都不如人的媽媽。比如,她可以告訴我們該讀些什麼書,怎樣寫好作文。


陳建功告訴媽媽:「我錯了,我不跟他們比這些。」

「那你覺得怎麼想才是對?」


「比讀書,比學習。」陳建功說。


媽媽笑了,說:「這當然不壞。不過,慢慢你就明白了,讀書、學習也不是慪氣的事,幹嗎老想著『比』?你得學會把讀書、學習、思考、創造,都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我這話你大概理解不了,以後再說吧!」

讀書,不是用來比的


真心為陳建功的媽媽點贊!


讀書不是用來比的,讀書、思考和創造應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一語道出了教育的本質!


很多窮人家的孩子,經常要用和別人比讀書來激勵自己。


這當然是一種正能量。


不過,這樣的激勵很難回答下面這個問題:我們很可能不但經濟條件不如別人,讀書學習也不如別人,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鑽這樣的牛角尖,如果我們真的「一無是處」,很可能會一蹶不振。


而陳建功媽媽的認識顯然更高了一層。


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讀書、學習,不是慪氣,不一定非得比別人強。


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們學會思考和創造,變成一個有獨立人格、會獨立思考的人,這才是學習和教育的真諦!


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之所以累,之所以過得痛苦,原因就在於永遠在和別人比較。


因為只要有比較,就會有高有低。


而第一名只有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孩子只能在不優秀中感到痛苦。


其實教育和讀書,只是人生的一種修鍊,如果太過於執著,很可能會走火入魔。


像陳媽媽一樣告訴孩子,學習不是用來比的,把讀書、學習、思考、創造都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融為自身的需要,孩子們才能享受到讀書和學習的快樂。


我和10W+中間就差你一次轉發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晚安心語:你羨慕我一身瀟洒,無牽無掛,我卻羨慕你有家,有他,有人等你回家
晚安心語:據說那些你一笑就跟著你笑的人,不是傻子就是愛你的人
有這七個毛病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分手離婚的收場
新年寫給自己

TAG:心靈雞湯 |

您可能感興趣

說讀書沒用的,是那些從來不讀書的人
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用
讀書有什麼用,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不讀書,換來的將是一生的卑微!
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真的是看起來就不一樣
比不讀書更可怕的是,讀完了書還無知
讀書無用論?並不是讀書沒用,只是沒有讀對書罷了!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而是想要去做的事情
不會讀書,比不讀書更有害
不是讀書無用,是你無用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不行,也可以做有用之人啊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從這四點來看,你是不是讀書命
孩子,千萬別僥倖,不讀書,換來的將是一生的卑微!(誰再說讀書無用,就把本文甩給他!)
一個人讀不讀書,從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來
讀書,不如,不讀書!真的是這樣嗎?!
馬云:不讀書也挺好的,我就不讀書!
不要欺負我讀書少,這個真的是畫出來的?
寫給厭學的你: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