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狼爹岳飛,鷹爸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狼爹岳飛,鷹爸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正面教材:狼爹岳飛



狼爹岳飛,鷹爸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岳雲是個苦孩子,他有個名垂千古的爹(養父)岳飛。有傳說,岳雲的奶奶曾在岳飛脊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自然是看不見自己脊背上的一道道長成疤的訓誡,日子久了,皮肉上的疼也就感覺不出來了。不過這四個字卻深深刻在了岳飛心裡,每當鐵馬金戈聲響起,岳飛的傷疤就一跳一跳疼在了骨髓里。



狼爹岳飛,鷹爸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這一疼就疼到了下一代,雖然老爹沒在自己背上用針尖戳出幾個口號式的大字,可做出來的事情卻比針尖戳還要疼。岳飛對待敵人如同寒冬一樣冷冽,對待自己的兒子也絕不是春天般溫暖,而是春天裡摻著的嗖嗖小涼風。岳雲從小就被編進了岳家軍里,當了一名童子兵。有個厲害的父親,岳雲自己也不敢放鬆,天天勤學苦練,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可讚賞很少得到,掉腦袋的威脅卻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雲興緻勃勃進行騎馬練習,翻過一道道坡兒,動作做得相當矯健,可誰知一高興就昏了頭,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來。恰好這一幕被岳飛看見了,岳飛勃然大怒,狠狠說道:「這都是你平時練習不認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戰場上,你的小命早沒了! 」


岳雲瞧著老爹虎狼一般的身軀,嘴唇上下一磕,剛想辯解,就聽到老爹大吼一聲:「拉出去砍了!」還辯解啥呀,小岳雲又羞又怕,眼淚汪汪。旁邊的將士們也趕緊勸,岳飛也捨不得斬自己兒子,於是改口說,去去,打一百軍棍再回來!岳雲就這麼生生挨了100下軍棍,皮開肉綻。從此,小小年紀的他下了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兒煉成鋼筋鐵骨,說大了去抗擊敵人,說小了那可不得應付老爹時不時的100軍棍嗎?


岳飛教育兒子的原則是「小過嚴懲,大功不報」。16歲,岳雲隨父出征,虎父無犬子,岳雲打起仗來也是相當勇猛,並且多次立功。要說榮譽也是激勵人們奮勇向前的動力,可岳雲顯然沒有這麼好的待遇,原因無他,就因為他是岳飛的兒子,老爹死活不肯為他請功。有一次,岳飛北伐,孤軍深入,被金兀朮包圍,眼瞅著境況越來越危險,岳飛便命令岳雲打先鋒,臨走沒有慈父般的鼓勵,岳飛只說了一句話:「你小子要是沒完成任務,就回來等著被砍頭吧。 」


岳雲帶著老爹的期盼出征了,當然還帶著很少的兵,與敵軍鏖戰、血流成河、負傷100多處,岳雲總算完成了任務,並且還殺死了金兀朮的女婿。等他興緻勃勃回來後,岳飛只說了一句話:「兒子你得再接再厲。」岳飛還把兒子的戰功隱瞞了,直到有一天,朝廷知道了岳雲的戰績,感動之下準備連升岳雲三級,可岳飛說兒子乳臭未乾,當不起如此大的榮譽。


當然了,岳雲成長得非常健康,主要是岳飛自己以身作則,給兒子樹立了榜樣,岳雲的心理素質也非常強大,又有母親和祖母溫柔的關心,這孩子終於沒辱沒了他爹的名聲。

反面教材:鷹爸康熙



狼爹岳飛,鷹爸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要說中國歷史上哪位爹是喜劇與悲劇集於一體的,估計很多人會說是康熙。老人家年幼登基,鑄成了一世功名。然而,到晚年時,卻忍受著九子奪嫡的痛苦,兒子們多是多,可有的昏庸不爭氣,有的心計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有的則恬淡功名懶理政事,康熙可謂操碎了心。然而康熙和別的父母親不同,他對兒子的教育可是很上心的。


康熙的兒子們其實也都是苦孩子,康熙在對兒子們的學習上有著強大的控制力,皇子們每天都生活在起早摸黑的讀書生活中。

早上5點以前,天還沒亮,皇子們就得進入書房看書了。有的孩子年齡小,到了書房還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康熙最疼愛的兒子廢太子胤秖,14歲的時候讀書對他來說就成了一項恐怖的體力活兒。 5點多鐘,滿文師傅和漢文師傅相跟著進入胤秖的書房。當時康熙規定,每天早晨,胤秖必須背書背足120遍,少年胤秖就迷迷糊糊開始背誦,背完後還得漢文師傅湯斌過來檢查,要是一字不錯,那就用紅筆做個標記。除了背書,胤秖還得在早晨寫幾百個大字才算完。


辰時是胤秖最難熬的時刻,因為他親愛的皇阿瑪要來親自檢查他的學習情況了。他親自督促兒子背書,要是背對了那還好,背不對康熙的臉立刻拉下來了。到康熙走了之後,胤秖總算能喘口氣,可他的任務還沒完,他得寫作文一直寫到中午,連飯都是在書房直接吃的,師傅們恭恭謹謹陪著一臉疲倦的皇子們吃飯,食不知味的滋味,胤秖一定深有體會,因為在吃過飯後,等著他的還有背誦120遍新課文的重任。好容易下午有節射箭課,可這也不是結束,射完箭,胤秖還得回去學習。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恐怖的父親又會帶著自己的弟弟們來觀摩自己讀書,順帶抽查。要說胤秖後來很討厭弟弟們呢,見天地盯著自己看書,還得做父親口中的為人兄長的表率,胤秖的精神壓力實在很大。


胤秖後來表現得一塌糊塗,固然與康熙的寵愛有關,可他兄弟們或多或少的不正常,卻彰顯了康熙教子的失敗。康熙太嚴格了,如果弄一個不記名投票,他的兒子們保管會一把眼淚地哭訴自己的痛苦。康熙不給人面子,給兒子們做了個壞的表率,也展現了他恐怖的另一面。


湯斌學問很大,給胤秖當老師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像個小孫子一樣侍奉著胤秖。有一次,他老人家實在熬不過酷暑天跪著聽胤秖背書,暈倒在地。康熙知道了,沒有責備兒子不給老師們讓座,反而專門挑了很生僻的典故來考湯斌等幾位老師們。湯斌還算幸運的,徐元夢攤上這位千古一帝可就悲催了。康熙二十五年,瀛台。康熙和兒子們在練習射箭,可徐元夢不善弓箭,康熙來氣了,當著兒子們的面就把徐元夢痛打一頓,回去還抄了徐的家,要把徐老爹和徐老媽發配到了黑龍江(寧古塔)。為了培養兒子們不論啥情況也不能耽誤學業,康熙竟然命令徐元夢第二天拖著半死的身體繼續來上課。看到兒子們的奏摺文筆太差,康熙就遷怒於徐元夢,讓皇子們排成一溜兒看徐老師挨打。

可以說,後來九子奪嫡,兄弟反目,親人間的冷漠,有很大原因就是康熙的冷漠式教育法造成的。


講究平衡: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


我國古代很多家庭都是嚴父慈母,古人認為「棍棒下出孝子」,因此對待孩子往往是非常嚴格。清代張履祥說:「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師傅嚴者,異日多賢;寬者,多至不肖。其嚴者豈必事事皆當,寬者豈必事事皆非?然賢不肖之分恆於此。嚴者督責,笞撻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氣,收束其身心。諸凡舉動,知所顧忌而不敢肆。寬者姑息放縱,長傲恣情,百端過惡皆從此生也。」


打孩子要從舜說起,舜的父親就很嚴格。舜犯了小錯,他爹就用拐杖打他,舜就乖乖忍著。而一旦動了大傢伙,舜就趕緊逃開了。古語有云:「凡怒子弟,小則罵,大則笞。」然而,從很多事例來看,打得太過頭了,孩子就容易心理扭曲。於是,又產生了另一種說法,拿鞭子打得那是畜生,不是兒子。


清代史典說:「父母教子,當於稍有知識時,見生動之物,即昆蟲草木,必教勿傷,以養其仁;尊長親朋,必教恭敬,以養其禮;然諾不爽,言笑不苟,以養其信。稍有不合,即正言厲色以喻之,不必暴戾鞭撲,以傷其思。」當家裡有了個虎狼老爸時,為了防止另一個胤秖出現,家裡還得有個比較溫柔的媽。《溫氏母訓》中就講:「兒子是天生的,非打成的。古雲,棒頭出肖子。不知是銅打就銅器,是鐵打就鐵器,若把驢頭打作馬面,有是理否? 」


古代那位放牛畫荷花的王冕心理很強大,王冕小時候很愛讀書,他幼年喪父,家裡沒錢,就給人家放牛,可放著放著就忘了牛,悄悄溜到學舍聽別人念書。等回到家時,才突然發現牛兒們還在那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卻不知哪裡去了。牛的主人很生氣,揪過王冕來一頓打,可打完了王冕還是繼續丟牛。王冕有個好母親,她不忍心強迫兒子,給了兒子很大的自由,既不要求他發奮讀書、也不要求他趕緊賺錢。於是王冕每晚去寺廟裡坐在佛膝上,照著長明燈來看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


古人很講究平衡,不論是太極圖案還是家庭關係,除了極端家庭,一般父母總會有一個扮演著鷹爹、一個扮演著兔媽,這就是動態平衡。嚴父慈母或者嚴母慈父,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今人可從中窺豹一斑,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而改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震驚全國的鬧劇——假光緒案
他是晚清名臣,著名的民族英雄,推動洋務運動,後人卻這樣對待他
「扒灰」這點兒事,蘇東坡、唐玄宗都干過
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用兵如神、戰無不勝的大將,最後死的太窩囊
實拍雲南彝族特色婚俗

TAG:評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