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帶了戲班子上前線,這個太子有創意

帶了戲班子上前線,這個太子有創意

乾德二年(964)冬,宋軍兵分兩路討蜀。

北路以王全斌、崔彥進等率步騎三萬出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沿嘉陵江南下;東路以劉光義、曹彬等率步騎兩萬出歸州(今湖北秭歸),溯長江西上。以期兩路分道進擊,會師於成都城之下。

宋軍勢如破竹,王全斌部攻撥乾渠渡、萬仞、燕子等要隘,克複興州,大敗蜀兵。繳獲糧草四十餘萬石,蜀軍不得已之下只好退守保西縣。宋軍初戰告捷更是勇氣倍增,一鼓作氣又連克二十餘寨。

帶了戲班子上前線,這個太子有創意

蜀兵大潰,崔彥進等率軍沿途追殺,俘獲甚眾。蜀軍屢戰屢敗,只好燒了棧道,退守葭萌關。

蜀軍潰敗的消息傳入成都,孟昶駭的膽顫心驚。從府庫中取了金帛之物募兵,好不容易湊了萬餘人馬,卻任命太子元喆為帥,統軍前往增援。

孟昶任人惟親,根本沒有考慮太子爺孟元喆不知兵事,只不過是一個川劇骨灰級發燒友而已。而且是發燒到了國事糜爛、火燒眉毛的時候,仍沉湎在戲劇大世界中不能自拔的那種。

孟元喆率援軍離開成都出發之際,旗幟悉用文綉,自己乘坐的大轎轎杠上用成都蜀錦纏繞,綉輦載了幾個愛姬、數十名伶人同行。既有伶人同行,道具、服裝、樂器自然也在軍伍之列。

帶了戲子上前線,太子爺真的是敢想也敢幹。

正在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之時,晴空萬里的天忽然變的陰雲密布,繼而大雨傾盆。太子爺躲在轎中避雨,不是關心這些軍卒,而是心疼起外面淋雨的蜀錦,急忙命左右先解了收好。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取出裹飾,蜀錦卻都倒懸在了轎杠之上。

帶了戲班子上前線,這個太子有創意

有見識的蜀人紛紛搖頭竊笑,這陣勢哪裡是去衝鋒陷陣,分明是組織了戰地文工團上前線慰問演出的。

天象示警,出師之日就旌旗倒懸,而太子爺卻不以為意,搖頭晃腦的哼著川曲踏上了征途。

蜀地大雨倏忽而至,移時雲開霧散。遠隔千里的汴梁城之中卻連日天降瑞雪,飄飄洒洒不見有雪霽的意思。

一股冷風吹來,正坐在講武堂氈帷中視事的趙匡胤緊了緊穿在身上的紫貂裘,若有所思道:「我端坐此間,穿著貂裘仍覺得體寒。思及遠征蜀地的將士披荊斬棘,風雨兼程定是辛苦異常,委實令朕心下難安!」

平蜀的宋軍進展神速,令趙匡胤心情大悅。想到這裡,靈機一動——解下身上的貂裘,喚過一個隨伺左右的太監,命他立刻去驛舍快馬送至王全斌軍前,並曉諭諸軍以不能遍及之意。

帶了戲班子上前線,這個太子有創意

趙匡胤節約鬧革命,貂裘無法每人賜一件。

王全斌捧了貂裘在手,熱淚盈眶。給這樣的老闆打工,就是累死也值得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凡蜀地割據政權,都逃不過二世而亡的歷史規律,怎麼解?
「人面桃花相映紅」中的那位美人最後去哪兒了?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如何告乃翁?
唐朝有一富二代,愛上一賣胡粉姑娘,發生了一件樂極生悲之事

TAG:唐風宋月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他從一個從太子變成階下囚,只因投胎投上了一個沒腦子的娘
這位太子命運坎坷,有人說太子被帶到了皇姑寺,也有人說太子死於亂軍之中,太子去哪了
他們本是太子未來的天子,怎料結局卻一個比一個還慘!
乾隆逐漸發現了一個規律,他想立哪個皇子為太子,這個皇子很快就死
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子是怎麼死的
皇帝多次提出要廢掉太子,可是一直未執行,只因太子有個好娘
武則天的三個兒子一起到這棵樹下避雨,結果都當了太子,這棵樹都一千多年了
這幾位在太子的位子上熬了幾十年也沒有熬出頭,最終不是被廢就是被殺!
皇后見此十分憂心,這個時候太子還沒有子嗣,若是不與妃子親近
因為這個喪心病狂的殉葬制度,她借腹生子,誕下太子逃過一劫
駙馬手握重權,風頭蓋過太子有何下場?這裡有個例子
天才皇太子,怎麼就成了這個鬼樣子?
此人做了四十年的太子,一輩子的太子命!
康熙一廢太子之後,只因做了這個夢,後來又重新擁立太子
這漢族妃子為康熙生了三兒子,一個太子因他垮台,一個為鐵帽子王
她是日本一位民間女子,卻因為嫁給皇太子,患上了最近話題病——憂鬱症
一皇帝死活就不願意立太子,太子等了四十年,把自己老子都等死了
漢景帝十四個兒子下場,太子被廢自殺,其他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朝會上皇帝想廢掉太子,但發現太子旁邊站著四個老人後就隻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