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2月20日,經過推薦、初選和終選,科技部發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這些研究成果是科學家智慧的結晶,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進展一:研製出將二氧化碳高效清潔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新型鈷基電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和孫永福研究組

我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在低過電位條件下,相對於塊材表面的鈷原子,原子級薄層表面的鈷原子具有更高的電化學還原二氧化碳的本徵活性和選擇性。而部分氧化的原子層進一步提高了它們的本徵催化活性。他們研製的鈷/氧化鈷雜化二維超薄結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高效清潔轉化為液體燃料。這不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替代化石原料的清潔能源策略,並將有助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對氣候造成的不利影響。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鈷/氧化鈷雜化二維超薄結構電催化還原CO2液體燃料

進展二:開創煤制烯烴新捷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及潘秀蓮研究團隊


我國科學家從納米催化的基本原理入手,開發出了一種過渡金屬氧化物和有序孔道分子篩複合催化劑,提出並成功實現了一條煤基合成氣一步法高效生產烯烴的新反應路線。其低碳烯烴單程選擇性不僅突破了傳統費托反應過程的極限,而且該過程完全不需要水的參與。被產業界同行譽為「煤轉化領域裡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開創煤制烯烴新捷徑


進展三:揭示水稻產量性狀雜種優勢的分子遺傳機制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韓斌和黃學輝研究組與中國水稻所楊仕華


我國科學家系統鑒定了與水稻產量雜種優勢相關的遺傳位點。研究發現,雖然在不同群系間並沒有完全相同的與雜種優勢相關的遺傳位點;但在同一群系內,都有少量來自母本的基因位點對大部分雜種的產量優勢有重要貢獻。該研究結果對於優化雜交配組,以快速獲得具有高產、優質和抗逆的雜交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雜交水稻


進展四:提出基於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許琛琦、李伯良

我國科學家鑒定出膽固醇酯化酶ACAT1是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代謝檢查點,抑制其活性可以增強CD8+T細胞的腫瘤殺傷能力。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基於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開闢了腫瘤免疫治療的一個全新領域。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基於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


進展五:揭示RNA剪接的關鍵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實驗室


繼2015年率先解析剪接體的結構之後,我國科學家在2016年又相繼解析了3個關鍵工作狀態下剪接體以及組裝過程中一個剪接體複合物的原子級高解析度結構。這4個高解析度結構基本覆蓋了RNA剪接的關鍵催化步驟,從分子層面解釋了剪接體執行RNA剪接的機制,極大地推動了RNA剪接這一基礎研究領域的發展。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施一公研究組已解析的剪接體結構


進展六:發現精子RNA可作為記憶載體將獲得性性狀跨代遺傳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段恩奎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員


我國科學家發現高脂飲食形成的代謝性疾病可通過精子攜帶的一種小RNA分子傳遞給後代。該研究證實,精子RNA可作為表觀遺傳信息的載體介導了獲得性代謝疾病的傳遞,為研究獲得性性狀的跨代遺傳現象開拓了全新視角。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獲得性代謝疾病的代間傳遞


進展七:研製出首個穩定可控的單分子電子開關器件


北京大學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郭雪峰研究組


我國科學家原創性地發展了以石墨烯為電極、通過共價鍵連接來穩定單分子器件的關鍵製備方法,突破性地構建了一類全可逆的光誘導和電場誘導的雙模式單分子光電子開關器件,這是世界上首個真實穩定可控的單分子電子器件。這種單分子電子器件在未來高度集成的信息處理器、分子計算機和精準分子診斷技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國際首例穩定可控的單分子電子開關器件


進展八:構建出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症模型


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仇子龍研究組與非人靈長類平台孫強團隊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出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MECP2的轉基因猴模型。分子遺傳學與行為學分析顯示,這種MECP2轉基因猴表現出類似於人類自閉症的刻板動作與社交障礙等行為。這是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症模型,為深入研究自閉症的病理與探索可能的治療干預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進展九:揭示胚胎髮育過程中關鍵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徐國良研究組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孫欣、北京大學湯富酬等


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TET介導的DNA去甲基化與DNMT介導的DNA甲基化相互拮抗,通過調控Lefty-Nodal信號通路控制了胚胎原腸運動。該工作首次系統地揭示了胚胎髮育過程中關鍵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為發育生物學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嶄新的認識。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TET和DNMT3調控Lefty-Nodal信號通路示意圖


進展十:揭示水的核量子效應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王恩哥和江穎研究組


我國科學家首次將量子效應研究拓展到原子核,實現了對氫原子的電子量子態和原子核量子態的精確測量,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應。

厲害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新鮮出爐



探測到水的核量子效應


記者劉詩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張鋒發現靶向RNA「新魔剪」,CRISPR家族再次壯大!
Nature Methods:便攜、低成本的單細胞RNA測序新手段
萬億大市場開啟,這些醫療器械將井噴!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年度中國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中國科協發布: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中國科協發布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2015年基因編輯CRISPR問鼎《科學》年度突破,2016 2017年三大國的進展
《新科學家》雜誌預測2017年十大科技進展
清華三項成果入選2016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6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公布
2016年10月肺癌研究領域最新突破進展
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評選揭曉!
2016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揭曉 中國海洋大學兩項成果入選
2016年最有趣、最重要的科學進展
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中草藥「基因身份證」
2016年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巴鐵在2016年亞洲防務展上披露JF-17新進展
「2016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揭曉
兩院院士評選2016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2017年十大核科技進展即將揭曉
中國001A航母最新進展:2018年底交付,3年內形成戰鬥力
1億歐買斷!曝曼聯簽當紅巨星獲重要進展,新7號年薪17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