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孫權哭過嗎,孫權曾為這個人深深哭泣
劉備去世後,蜀漢朝廷派出了很多人與吳國重申盟好,這些人中以鄧芝、費禕和宗預最具有代表性,鄧芝、費禕兩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而宗預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負責吳蜀同盟友好的重任。公元247年,宗預一如既往奉命出使東吳,臨行前,孫權對其哭泣說道,兩人年紀都很大了,恐怕再也不會相見了。孫權又贈送給宗預一顆大珍珠作為禮物。那麼宗預是一位什麼樣子的人,能令孫權如此為其感傷?他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子的,為什麼很多人對他不了解?他的結局怎麼樣?他給我們的啟發有哪些?
一、人物出身
宗預,字德艷,荊州南陽人,曾隨張飛平定巴中各郡縣。劉備去世後,擔任諸葛亮丞相府主簿,後來又相繼擔任參軍、右中郎將。公元235年,因為諸葛亮去世,吳蜀兩國之間局勢變得很敏感,於是宗預奉命出使東吳,出使成功後,又擔任侍中、尚書等職,直接參与朝政。公元247年,宗預因功升遷至後將軍,並都督永安,鎮守蜀漢邊境。公元258年,宗預再次升遷至鎮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
深夜按,根據史料推測,公元224年,即宗預擔任丞相府主簿時,其年紀40歲上下。主簿的日常工作就是掌管文書。對於40歲的人來說,這個年紀還在掌握不輕不重的文書,很多人會自暴自棄。但對於宗預不同,雖然他的起步晚,但他找對了可以依靠飛黃騰達的對象——諸葛亮。自從他加入諸葛亮統治集團,其官位的提升開始走上正道。尤其諸葛亮去世後,宗預因為出色的外交表現得到了蜀漢朝野的一致肯定,也是由於這一功績,宗預直接協助蔣琬、費禕,參與到了朝政的治理中。那麼宗預在外交中的表現是如何出色?
二、外交表現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孫權聽聞這一消息後,馬上派兵一萬前往巴丘,一是為了協助蜀漢增加防禦,二是趁機瓜分蜀漢。蔣琬見狀,增加了永安的防守力量,次年,派宗預出使東吳。而孫權甫一見到宗預,就責難他道,吳蜀是一家,蜀漢為什麼增兵永安。宗預面對孫權,不卑不亢說道,蜀漢增兵的原因和吳國增兵的原因,都是為了適應局勢的需要,再問這個有什麼意義。孫權聽見後不怒反笑,很喜歡宗預的回答,認為宗預性情直率。公元247年,宗預與孫權見了最後一面,出使情況在解讀中已經闡明。
深夜按,鄧芝在出使東吳,與孫權重新建立盟友關係時,因為出言直率受到孫權的喜愛。而宗預也因為說話坦誠,能夠迅速和孫權建立友好關係,同時沒有使蜀漢的形象因為諸葛亮的去世,而一落千丈。兩人的性格為吳蜀關係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中宗預把即將鬆散的吳蜀關係重新綁在了一起,對保證蜀漢政權的平穩交接有很重要的意義,也延續了蜀漢政權在益州地區的統治。宗預之後,出使吳國的重任,落在了樊建的肩上,而孫權常常把樊建和宗預作對比,可見孫權對宗預的重視。
三、人物性格
宗預的性格是非常倨傲的,有兩件事能夠表現出來。第一件事是,鄧芝責難宗預說道:「你這麼老了,還要掌管軍隊?」,宗預反客為主,說道:「你七十挂帥,為什麼我六十就不能參與戎事?」,很多人面對鄧芝都很怵頭,唯有宗預不肯屈服。第二件事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廖化想叫著宗預一起去,宗預說道:「我們都要快進墳墓了,為什麼要去拜訪晚輩?」
深夜按,這兩件事體現出宗預的性格是非常傲氣的,可能導致了他的仕途起步晚,如果不是因為出使東吳,怕宗預要一生淹沒在人群中,不為後人所知。幸運的是,宗預遇上了對他有提拔之恩的諸葛亮,代價是必須加入諸葛亮統治集團,必須以國策為根本出發點。
公元263年,蜀漢後主劉禪投降魏國,次年,宗預隨後主遷往洛陽,在遷往洛陽的路上病逝。縱觀宗預一生,他的仕途起步很晚,因為選擇對了依靠對象,和出使東吳的機遇,才使他在後來直步青雲,並在歷史的年輪中留下了濃濃的一筆。總之,「性格決定命運」在他身上表現的恰如其分,性格使他出道晚,也同樣因為性格,使他成功完成外交任務。說明了要利用每一個人身上的優勢,而不是將他的缺陷無限放大。
深夜分析問題難免有疏漏、謬誤,請眾位看官提上意見,你們的意見是深夜不斷改進的動力。

TAG:歷史奇聞看點 |
※劉備是個愛哭鬼,孫權腹黑男,沒想到曹操是這樣的人
※此人隨張飛起家,深受孫權賞識,卻不待見諸葛亮之子
※劉禪呆傻無能,這件事卻蓋過曹操孫權,連他爹劉備都不如他
※都說孫權傻,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裡邊水很深!
※此人是孫權的救命恩人,他不在趙雲之下,孫權因為心疼他而痛哭
※東吳孫權的母親吳夫人臨終不忘託孤張昭,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曹操差點滅了東吳,多虧了他,孫權看了他的遺書,痛哭流涕
※孫權都說翻臉不認人,為何孫卻是翻臉認人?
※孫權鄭重其事,此人故意惡搞,大臣們卻嚇了個半死
※曹操想要個孫權這樣的兒子,毛主席不以為然,他說要讓兒子像這個人!
※他是唯一敢「打臉」孫權的人,孫權還樂呵呵地誇讚他
※陸遜這麼牛,孫權為啥要逼死他?
※他是孫權的救命恩人不在趙雲之下孫權因心疼他而痛哭
※孫權神預言,諸葛亮重用兩個小人,他們都惹了什麼禍呢?
※弟弟被殺,孫權沒有太多悲哀,弟媳被霸佔,孫權為何不怒反喜
※此人是劉備錯過的第一位人才,司馬懿最賞識,後令孫權十分痛恨
※此人三度拒絕孫權命令,卻深得欣賞,佞臣都不敢惹他
※孫權:我就是不要張昭做宰相!
※孫權最討厭人是誰?怎麼處置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