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哲言 | 不對親近的人發火,是一個人最高的教養

哲言 | 不對親近的人發火,是一個人最高的教養




來源丨國館(ID:guoguan5000)








把最陽光最善意的一面,

真誠地展現給親近的人,

這是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


——國館說






法國作家拉伯雷曾說:

人和人之間,


最痛心的事莫過於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的地方,


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


人活一世,飽經社會與歲月的摧殘,


沒有親近之人的關心與支持,


難以歡笑著直面磨難。


但我們收穫了他們善意,


卻往往忘記給予他們對等的禮遇,


我們,在外人面前畢恭畢敬、彬彬有禮,


在他們面前卻常常口無遮攔、肆無忌憚,


讓他們遭受了太多的煩擾和損害。







在周星馳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


有一個頗有意思的情節。


零零發因完全不懂武功,


只會搞些離譜無用的小發明,


而不受皇帝的賞識重用。


心中鬱悶難以發泄的零零發回到家中,


因為一些瑣事,就和老婆大吵起來。


他老婆說:「誰得罪了你,你去把他罵回來!


你不要拿我當出氣筒!」


零零發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回答說:「因為我跟你熟啊!」


老婆覺得很無辜:「那我就活該倒霉呀?」


零零發說:「不怕他媽的告訴你,


沒錯!我就是拿你當出氣筒!」


因為熟,就可以把親密的人當出氣筒,


可謂混賬透頂的邏輯,


這屬於典型的窩裡橫、窩外慫。


但持有這種邏輯的人,在現實中卻並不少。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在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感到安全,


於是我們依仗著他們對我們的愛與關心,


越發有恃無恐,越發放肆,


知道就算今天對他們惡言相向,


明天也會被輕易地原諒。


但不對親近的人惡言相向,


已是對於我們品格的最低要求。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哲理故事。


有一個女孩在羽毛球館裡,


發現兩對夫妻正在混合雙打。


理所當然的搭配模式,


當然是每一對夫妻搭配為一隊。


但有趣的是,


夫妻二人「同一邊」打球時,


一遇失誤,雙方就開始互相指責對方,


最後兩人互相埋怨,


竟然讓兩人氣得沒法繼續打下去。


女孩見狀,上前建議他們互換搭檔,


即讓各自的太太到對方那邊去,


充當自己的對手。


如此調換之後,


兩邊打得興高采烈,


再無一丁點抱怨之辭。


心理學家已經總結出一個公式:


滿意度,等於行為減去期望。


我們總是對親近的人太過苛刻,


我們希望父母、伴侶、好朋友,


成為我們肚子里的蛔蟲,


想我們之所想,


急我們之所需,


而且無所不能,無所不會。


我們對他們不切實際的要求越多,


換來的失望自然會越大。


但我們,本應該更寬容。


對親近之人的寬容忍耐,


其實是一個人的涵養和智慧所在。







有一名女網友小翼,


在貼吧里寫了一個千字長帖,


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共鳴。


原來不久前,她媽媽用她的手機玩遊戲,


卻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她教了媽媽好幾遍,


媽媽還是沒有學會。


她覺得很不耐煩,


大聲嚷嚷起來:「等我忙完再教你弄!」


後來她說:「我脾氣不好,都23歲了,


還是不懂事,老沖俺媽亂叫。


每次跟俺媽喊完就後悔,


覺得對不起她。」


其實在父母眼中,


她一直是孝順懂事的孩子,


媽媽身體不好,已摘掉了一個腎臟。


她從小也很自覺,


幫助媽媽分擔下不少家務活。


媽媽感慨道:「女兒還是很懂事,


孩子發脾氣,有時我也生氣,


如果她能改掉這個缺點,就更好了。」


小翼自己也覺察到這個毛病,


於是發出帖子,更新自己和父母頂嘴的細節,


希望廣大網友能夠監督自己,


讓自己改掉對父母亂髮脾氣的壞習慣。


小翼說:「媽媽身體不好,


我一直都很害怕她會哪天突然離開我。」


也許正是因為這點擔憂,


讓她下決心要痛改前非。


小翼無疑是聰明懂事的孩子!


多少人在親人尚在之時,


不懂得回饋他們的恩情,


總是把自己最壞的一面展現給他們。


而等他們離去之後,


卻永遠錯失機會。


把最陽光最善意的一面,


真誠地展現給親近的人,


這是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







我們都是自私且很會算計的人,


知道無論我們怎樣苛刻無禮地對待親近的人,


他們都不會憤然離我們而去,


任由我們孤零零活在這個世界。


漫漫人生的道路,


也多虧他們的不離不棄,


才讓我們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但我們把善意和禮貌留給陌生人,


卻往往輕易將傷害施加於他們。


也許,真如俗話說得那樣,


「親近易生慢侮」。


太過親近,所以不必討好。


但這世上,很多事是難以用收益來衡量的,


因為對親近之人的愛與尊重,


讓我們有別於禽獸和野蠻,


體現的是我們文明人高貴品性。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推薦一個富有內涵的公眾號



推薦理由

:正史野史一鍋燉,滿足你所有的閱讀慾望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人物 | 此人是曹操常用於攻擊敵後的戰將,連關羽都不敵他
古代人口大多在6千萬以下,唯獨這兩個朝代驟增破億
美文 | 這些流行語,用古文翻譯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哲言 | 忙忙活活一年,掙了一點小錢,約局兒吃個飯,聚在一起扯淡
哲言 | 中美教育的真正差距,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哲言 | 孩子,站起來,讓媽媽再愛你一次
哲言 | "五一」最感人的旅遊攻略:回家
哲言 | 79年過去了,魯迅這20句話依然影響著我們
哲言 | 十句話送給晚上睡不著覺的人(精闢)
愛情哲言:風雨無阻的等你歸來
十句哲言參盡千古歷史,太精闢了!
楊絳寫在100歲的人生哲言
莊子最精華的85句哲言,收集齊太難得了!
哲言 中國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