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

戒的存在,無論是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世間的角度來看,它本質的目的都不是為了束縛人的言行,而是為了讓人活得坦蕩,內心沒有愧疚。


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己的心念、言語和行為,做了虧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後果,那麼這個後果就會在他的心裡留下痕迹,使他感到沉重、苦惱,甚至感到懼怕。如此一來,日子當然就難以過得明朗快樂。


活得坦蕩,心裡頭才沒有重負,人才能活得開懷。那麼,怎樣才算坦蕩呢?


第一,要少私慾。慾望一多,所求就多,一顆心時刻向外攀援,哪裡還有坦蕩的空間。況且,人為了私慾,常常會去侵害別人的利益,給別人造成傷害,所以要減少私慾,方能活得無愧於心。

第二點,少計較。不計較外界的得失、是非,因而內心能靜定,不生苦惱。凡事不與別人斤斤計較,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們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當我們對別人釋懷之時,即是對自己釋懷。


最後,還要少偽裝,少掩飾。內心很平坦,沒有藏著掖著的東西,沒有見不得光的念頭,不必用謊言來編織自己的生活。


心裡頭清凈無物,行為上自然清晰明了,行為沒有差錯,不偏激,人生也就少許多遺憾煩惱。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和尚平日講話,總不離「清凈」二字,只盼身邊人都修出一顆清凈心來。清凈心生智慧,要智慧做什麼呢,四個字,離苦得樂。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是解脫人生之苦,獲得快樂、自在。沒有人樂意一輩子活在痛苦裡,佛教人開智慧,就是為了幫世人度脫苦厄。


苦從哪裡來,佛說人生處處皆苦,生老病死,愛憎,離別,求不得是苦,沒有智慧也是苦。有些苦是生命里固有的,比如歲月不饒人,生死也不由人,天災人禍,說來就來,每個人的人生里,都有很多缺陷,所以快樂不容易;還有些苦是人為的、自找的,比如掉進了名利的陷阱,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擇手段,或者滿心惡念,做錯了事情,害人害己,這樣的人生,自然難以讓人獲得坦然自在。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人之所以會做錯事,做不該做的事,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經驗,或者缺乏分辨的智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不能夠正視人生的許多缺陷和問題,只能接受好事,不能面對壞的結果,只能夠接受得,不能忍受失去,所以自造了許多痛苦。

實際上,任你再怎麼去計較,去執著,去苦惱於人生的缺陷和生活的起伏,它們也不見得就會消失,不如把煩惱從心靈的重負里清理出來,不去理會。只要你不去理會,煩惱自然消失。與其為了扭轉那些無法扭轉的問題,喪失坦蕩的心境,還不如就此接受問題,清心寡欲,淡然過活。既然人生無法完美,至少選擇一場問心無愧的快樂人生。(摘自一誠長老《平常心·簡約是福》)

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點擊播放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掃下方二維碼購買拜佛去供茶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心靈的七個境界
你喜歡什麼 佛就會用它來度你
寺院鐘聲108響,聲聲降魔驚醒迷夢
你說你要削髮出家……
為什麼修了出離心,還要修菩提心?

TAG:拜佛去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快樂是因為你得不到,又忘不了,又不可以說
你不快樂是因為,你得不到,又忘不了,又不可以說
漫畫七言:你不快樂是因為,你得不到,又忘不了,但又不可以言說
誰說動物不會笑,快樂是不分種族的
你不快樂是因為你沒有好好愛自己,且常常因為別人而消耗著自己
你的不快樂是缺少了什麼
心語:你不快樂是因為你沒有好好愛自己
快樂是來自於我們的心中!養成這些習慣就能獲得快樂
端午不能說快樂是吹毛求疵 無需拘於「縟節」互祝快樂又何妨!
乾隆能活得這麼久,和他喜歡吃喝玩樂是分不開的?
快樂是偶然,吃苦是必然
快樂是懂得放棄
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快樂是智慧
快說,阿樂是不是你的理想型?
快樂是自己去尋找的,不是別人給的
天真快樂是不可能了,祝你考研成功
真正的快樂是它不需費力去外邊找
快不快樂是選擇的結果,沒有任何人欠你
快樂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