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唐朝和吐蕃青海之戰始末

淺談唐朝和吐蕃青海之戰始末

前言


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唐與吐蕃的青海之戰,是繼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大非川之戰後,唐與吐蕃的又一次大規模會戰。由於唐軍在會戰中表現不佳,因此各部史書對此次會戰的記載均較為簡單。但是事實上青海之戰在唐朝和吐蕃的戰爭史是佔有非常重要的一筆。所以小編不才,根據部分史書對此戰的記載,來還原下歷史。


戰前雙方動向

在大戰開始之前唐朝鑒於大非川之敗為了防備吐蕃攜大非川之戰的餘威進攻唐朝領土,「以左相姜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御吐蕃」(《資治通鑒》)。可以說為了防備吐蕃的襲擊唐朝是下了些功夫的。此外在西域方面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朝罷安西四鎮後,唐朝對西域的控制能力大為減弱,但是,此後唐朝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以恢復自己在西域的影響。主要行動有二: 第一,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唐軍蕭嗣業部進攻西域親近吐蕃的弓月部,迫使弓月及疏勒二王入朝請降。「十二月,丙午,弓月、疏勒二王來降。西突厥興昔亡可汗之世,諸部離散,弓月及阿悉吉皆叛。蘇定方之西討也,擒阿悉吉以歸。弓月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上遣鴻臚蕭嗣業發兵討之。嗣業兵未至,弓月懼,與疏勒皆入朝;上赦其罪,遣歸國。」(《資治通鑒》)

淺談唐朝和吐蕃青海之戰始末



第二,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朝又在於闐設置毗沙都督府,加強於闐與唐朝的關係。正月「丙寅,以于闐為毗沙都督府,以尉遲伏闍雄為毗沙都督,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伏闍雄有擊吐蕃功故也。」(《舊唐書》本紀五)。

而吐蕃方面在前線沒有什麼大的舉動,但是也沒有閑著,根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冬,於董之虎苑集會議盟,以徵調後備軍事徵集青壯戶丁」。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於拉克之布窮集會議盟,點驗紅冊(軍丁名冊)」。總之就是做好準備,想著跟唐朝再大幹一場。


儀鳳元年唐朝在新羅戰場結束後,高宗將部分將領調到西線防備吐蕃,同時拒絕了吐蕃請求議和的請求,積極備戰,開始向吐蕃前線集中力量。但是吐蕃搶在唐朝之前發動了進攻,目標是唐朝的河湟。


唐朝和吐蕃的行動


據史料記載,儀鳳元年(公元676年)閏三月己巳,吐蕃「攻鄯、廓、河、芳四州,殺略吏及馬牛萬計」,秋,八月,乙未,「吐蕃進攻疊州,破密恭、丹嶺二縣」(《新唐書》本紀3,列傳141) 從吐蕃的進攻區域來看,鄯州、廓州和河州均位於河湟核心地區,特別是鄯州和廓州,扼守河湟地區唐朝與吐蕃之間的主要通道,而芳州和疊州位置稍偏南。」


面對吐蕃的大舉入寇,唐朝迅速採取了應對措施。洮州道的12總管,除劉審禮外,還有名將裴行儉,據《新唐書》列傳33記載,「上元三年(即儀鳳元年,是年十一月方改元),吐蕃叛,(裴行儉)出為洮州道左二軍總管,改秦州右軍,並受周王節度。」 而涼州道諸軍,有自太宗時期就東征西討、立功無數的沙場宿將契苾何力,此外,據《新唐書》列傳141記載,曾參與征討高句麗的鴻臚卿蕭嗣業也在軍中。 兩道唐軍兵力合計當在十多萬人。但是就是這樣雙方並沒有打起來,收兵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的贊普在儀鳳元年冬天去世了。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冬,贊普墀芒倫薨於倉邦那」。贊普去世,吐蕃忙於內部事務,只好暫時停止大規模入侵。

淺談唐朝和吐蕃青海之戰始末



到了儀鳳二年,唐高宗李治鑒於來自吐蕃的威脅,頒發《舉猛士詔》,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勇士,選擇臂力過人、弓馬嫻熟的軍事人才編入新軍,以便進行軍事反攻。三年正月,唐朝派金吾將軍曹懷舜、金吾將軍李知什分赴河南北等地廣招精兵良將,很快組建了一支精銳之旅。是歲,吐蕃局勢初定,大論噶爾·贊聶多布已率軍平定內亂,牢牢控制了局勢。贊普器弩悉弄正式為父王發喪,唐朝認為有機可乘,企圖利用吐蕃發喪,人心不穩之機而取勝,遂准洮河道總管劉仁軌奏,令中書令李敬玄替其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西河鎮撫大使、鄯州都督,工部尚書、左(一說右)衛大將軍劉審禮為洮河道行軍司馬,統軍出擊。並敕益州長史李孝逸、福州都督拓王奉益調動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之兵,配合作戰。唐朝以18萬兵馬逼近吐蕃,實謂空前。吐蕃聞訊即以名將噶爾·欽陵督兵,嚴陣以待。


血戰青海


雙方首先在一個叫「龍支」的地方打起來了,據《舊唐書》本紀5對龍支之戰有如下記載: 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吐蕃入龍支,張虔勖與之戰,一日兩陣,斬馘極多……」。意思就是說唐軍將領張虔勖率精兵,一日連取兩陣,斬獲很多敵軍的人頭。但是龍支之戰唐軍獲勝,但是戰果究竟有多大是值得懷疑的,從以後的交戰來看,吐蕃實力並未因此戰而受到較大損失。 但是,龍支之戰,很有可能使李敬玄這位之前未經戰陣的文人頭腦發熱起來,進而調集大軍主動出擊,唐與吐蕃青海之戰正式打響。

雙方正式交戰,可是此時唐軍將領李審禮率軍輕率進擊,劉審禮領前隊人馬深入,屯兵於濠所。噶爾·欽陵突出奇兵,猛攻唐軍營帳。劉審禮率軍力敵,然寡不敵眾,未能突破重圍,身為主帥的李敬玄卻怯懦畏戰,按兵不動,以圖自保。據《資治通鑒》記載,「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九月,劉審禮兵敗被俘。李敬玄聞訊,即率部奔逃至承鳳嶺(今青海西寧西南千戶庄),利用泥溝掩護固守。吐蕃軍佔據制高點,李敬玄無計可施,所部坐以待斃。據《資治通鑒》記載,(李敬玄)「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 由於李敬玄缺乏軍事指揮才能,因此在撤退時表現得非常慌亂,(李敬玄)「聞劉尚書沒蕃,著靴不得,狼狽而走」(《朝野僉載》卷4)

淺談唐朝和吐蕃青海之戰始末



李敬玄無計可施,所部坐以待斃,在這種情況下,李敬玄原地固守的做法無異於送死,當時唐軍後勤補給應該已經被切斷,而唐軍在撤退時又丟棄了不少糧草輜重,一旦吐蕃主力趕上來,徹底完成合圍,唐軍就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 此時,時任左領軍員外將軍的黑齒常之挺身而出,組織敢死之士,夜襲吐蕃軍隊,撕開了缺口。 據《冊府元龜》卷443記載,「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率敢死之士五百人進掩賊營,賊遂潰亂,自相蹂踐,死者三百餘人,吐蕃大首領拔地沒(新舊唐書黑齒常之傳均作「跋地設」)按軍宵遁」。 由於承風嶺上的吐蕃軍隊並非主力,在遭到夜襲的情況下迅速潰散了。 這樣,李敬玄才率領唐軍主力撤回鄯州,「敬玄乃收餘眾還鄯州」(《資治通鑒》。 唐軍主力突圍後,婁師德奉命收集散亡唐軍,「敕師德收集散亡,軍乃復振」(《資治通鑒》)。

至此,唐與吐蕃的青海之戰,以唐朝失敗結束。青海之戰後,直到高宗去世時,唐與吐蕃的關係在整體上已經趨於緩和,沒有了大的戰爭。[1]


[1]本文主要參考書目


1.《資治通鑒》


2.《朝野僉載》卷4》


3.《新唐書》列傳141》


4.《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


5.《舊唐書》本紀五》


漲知史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關注


漲知史微信公眾號已經登錄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百家號、天天快報、QQ公眾平台、網易號、UC號等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說此人才是太平天國最厲害的,不是石達開
史上最好色的公主,姐弟亂倫,擁有30男寵仍不滿足
唐朝女人穿衣服到底有沒有那麼大的尺度
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是如何迷住李隆基的?

TAG:漲知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青海之旅-青海湖
和田玉之青海玉的特徵
青海湖:湟魚洄遊季 探秘青海湖
青海五月飛雪,大雪中感受青海湖以南沿途藏族風情
当青藏线遇见青海湖
青海!青海!
晚安星空!青海湖的銀河,綻放在花海之上
最愛關之琳,青海之旅!
最美之花,即將今晚在青海塔爾寺盛開
秋意青海 童話北山
青海湖畔——倉央嘉措的歸途
甘南九寨青海湖 拉卜楞寺 尕海 郎木寺 扎尕那
青海玉樹:水墨丹青 雪中攬勝
每年青海湖畔油菜花盛開之際,才是最美青海湖
青海貴德:青澀而清白的黃河緩緩流過,原來它洶湧澎湃已在夢裡
青海茶卡鹽湖:中國的「天空之鏡」
從青海到青島十五首
最荒淫無恥的民國軍閥「青海王」馬步芳
秋日晨曦祁連山:壯美與蒼涼並重 青海師範大學女教師拍攝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