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諳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四出祁山,孔明本來已經大獲全勝,司馬懿用了一個反間計,後主劉禪相信讒言,下詔命令孔明班師,孔明接受詔書以後,仰天長嘆道:「主上年幼,身邊必有奸臣。我正要建立大功,為什麼讓我還朝?我如果不回,便是輕視幼主;若是奉命退兵,日後再也難以得到這樣的好機會了。」姜維問:「如果大軍撤退,司馬懿乘勢追殺上來,該怎麼辦才好?」孔明說:「我們這次撤軍,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這座大營。


假設說營內只有一千士兵,卻要掘兩千人的灶;今天要是掘了三千人的灶,明日就掘四千人的。每天退軍,都要添灶之後再出發。」楊儀問:「當年孫臏擒龐涓,用添兵減灶的辦法,現在丞相退兵,為什麼要增灶?」孔明說:「司馬懿善於用兵,他知道我們撤退,必然追趕,可他又必然會懷疑我們有埋伏,一定會在舊的軍營內數一數灶的多少,看到咱們每天增灶,又不知道兵到底是退還是沒退,便存有疑懼,不敢追趕,我們便不會因退兵而遭受損失了。」於是傳令退兵。   司馬懿估計到他的反間計已經奏效,只等蜀兵撤退時便要追殺。


正當他躊躇滿志時,忽然得到報告,說蜀軍大營已經空虛,人馬都已撤去。馬司懿因為知道孔明足智多謀,不敢輕易追趕,親自率了百餘名騎衛前來蜀軍營地察看,教軍士數數灶的數目,便回到自己的營寨中去了,第二天又教士兵趕到那個營內再一次查點灶數,士卒回來報告說:「這營內灶的數目,比原來又多了一分


。」司馬懿對眾位將領說:「我猜到孔明足智多謀,現在果然添兵增灶,我若追趕他們,必然中了他們的計;不如暫且退軍,再作更好的打算。」於是他回師不再追趕。   孔明沒有損失一兵一卒,望成都從容進發。後來當地居民前來報告司馬懿說,孔明退兵之時,並沒見添兵,只見增灶。司馬懿仰天長嘆道:「孔明仿效虞詡的辦法,瞞過我了,我的謀略還是不如他呀!」也率領大軍返回洛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陽西夏 的精彩文章:

攻心為上:呂蒙攻心勝關羽
各個擊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將計就計:曹操盛葬關羽頭
假痴不癲: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TAG:夏陽西夏 |

您可能感興趣

神來之筆?還是緩兵之計?一龍王者挑戰賽全分析!
孫子兵法之計篇之,對事,認真,負責
神來之筆還是緩兵之計?誰將進入終局?一龍王者挑戰賽全分析!
孫子兵法之計篇之,軍事家的克知制勝,靈活運用的智慧
揭秘吳三桂為何投降李自成:只是權宜之計?
緩兵之計:司馬懿緩戰破遼東
二戰中,美國五星上將是如何運用中國的「疑兵之計」,戰勝希特勒
他識破了我軍疑兵之計,但毛主席又用一條神計讓他一戰損兵三千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只是個傳說!韓信之計早被識破,章邯坐等漢軍自投羅網!
揭密:關羽敗之死真的是劉備借刀殺人之計還是另有原因?
龐統之死原來是諸葛亮一石二鳥之計,諸葛亮心太黑!
君主問:如何尋一個萬全之計,立於不敗?此臣答:虎口奪食
孫子兵法之計篇之,做事要進行分析、計算,方可知結果
諸葛亮為何不採納魏延的出子午谷襲長安之計?《隆中對》暗藏玄機
認慫了?「韓下任總統」因薩德訪華使緩兵之計
三十六計之,軍事中運用「愚兵」之計
認慫了?「韓國下任總統」因薩德而訪華,小心緩兵之計!
諸葛亮為何不採納魏延從子午谷出奇兵襲長安之計?原因很簡單
《論語》做人之道:靠自己才是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