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最顯著的特點是其菩薩思想。菩薩,是梵文音譯「菩提薩埵」的略稱,意思是使眾生得覺悟,指自己已得覺悟,按照佛陀「普度眾生」的思想指引,正在以「菩薩行」實施救度眾生脫離苦海這一大願,以期未來成佛的佛教修行者。

古代菩薩畫像紙本和絹本存世有限,存世最多的還要屬宗教壁畫。在這個浩瀚神秘的佛國世界裡,菩薩形象無疑是最美最動人的,尤以敦煌壁畫、西藏甘孜地區的壁畫,以及北京法海寺壁畫中的菩薩尤為精美,留下了嘆為觀止的可供後人學習、鑒賞的寶貴遺產。

一、菩薩畫像的基本特徵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菩薩畫像除了要具備特有的慈悲寬厚的內在氣質外,還要有標誌性的外在特徵,如頭光、背光、寶冠、天衣、瓔珞等、這些配件因時代而異,構成了菩薩特有的形象。從菩薩的配飾上能感受到那個歷史朝代的流行元素和審美特徵。

二、歷代菩薩形象的演變特點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菩薩形象也從開始的男相逐漸演化成女相。據佛經說菩薩是「善男子」,有蝌蚪形小髭,菩薩形象經過漢化後有了很大改觀,至唐代,大部分菩薩為女相,北宋以後完全為女性化。菩薩形象特點因時代而異,都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遼代菩薩形象基本繼承唐代的傳統。元、明、清三個時期,菩薩形象的發展空前繁榮,幾乎遍及每個村落,其中藏傳佛教的菩薩形象大多遵循來自印度的藝術法則,呈現「蜂腰長身、高乳豐臀、裝飾繁縟」的特點;漢地佛像基本仿照宋式,造型寫實,端莊豐滿。

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菩薩形象以「秀骨清像」為特徵。具體表現為身材修長,清秀瘦削,額頭寬闊,鼻子直挺,留有鬍鬚,多為男相。以形寫神,注重性情和神態的刻畫。服飾表現上褒衣博帶,垂領廣袖,衣裙疏朗,具有魏晉士大夫的風貌。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的菩薩形象追求雍容華麗之風。菩薩的原型大多來自於宮廷仕女,到唐代,菩薩形象更加豐腴高貴、飄逸風動,形成婉約嫵媚的「三段屈曲式」造型,體現了唐代流行的「人物豐濃、肌勝於骨」的形式美感。寶冠繁雜精緻,華裝盛飾,衣紋稠密流暢,帛帶飄舉風動,受唐代畫家吳道子畫風的影響,正所謂「吳帶當風」。設色細膩富麗,體態婀娜多姿,扭腰曲體,呈「S」形。此時期菩薩形象逐漸轉向女性特徵。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宋元時期

至宋元時期,在關注現實、側重於市井生活的畫風影響下,菩薩形象從聖壇走向人間。造型寫實,畫風樸素,更富有人情味,菩薩形象有著普通人的姿態和表情:親切、平易、自然,宛若鄰家女子。人物比例勻稱,刪繁就簡,由神轉向人。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菩薩形象空前繁多,菩薩的神韻反而減弱了,略顯脂粉氣。繪畫手法過於程式化、概念化。色彩艷麗,敷紅著綠,裝飾繁縟。在表現內容上更加多元和實用,因需而設,如送子觀音、水月觀音、千手觀音等衍生觀音的出現,從內容到形式逐漸走向民俗化。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三、菩薩頭像的畫法

1、菩薩正面頭像

菩薩正面像上可以看到髮髻、髮際、天庭、印堂、山根(鼻樑)、天中、嘴唇、地閣(下頜)等主要部位,各部位都是對稱的基本形,沒有角度與透視的變化。以《造像度量經》的比例關係看,髮髻珠高二指,髮髻部高四指。臉部總長度為一拃,額頭,鼻子,下頜各佔三分之一,符合了「三庭五眼」的比例關係。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2、菩薩側面頭像

菩薩側面一般採用的角度為七分面或八分面,即:四分之三側面和三分之二側面。七分面較八分面側度稍大,遠處眼睛較短,約是近處眼睛長度的一半。如果以眉間、人中、下巴連虛線便呈弧線,弧度愈大,側度也愈大。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四、菩薩五官的畫法

1、眉與眼

菩薩眼睛細長,常常雙目低垂下視,似在恭聽,又似在思想,表現對人間苦難的憐憫和慈悲。菩薩長眉連鬢,而且細軟下彎,形如初月,表達一種親和慈祥的神情,德高配天的姿容。眉間有白毫,白毫一般用白粉點出,亦可用紅色點。繪畫時,先用濃墨勾出眼珠和眼皮,然後再用淡墨渲染,渲染時可留出「折光點」,以使雙目炯炯有神。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2、鼻與嘴的畫法

菩薩鼻樑挺直且較長,鼻翼較小,表現一種尊貴端莊、靈秀俊美的神志。

菩薩口角向上揚起,如同蓮花瓣尖,笑容之相在於此。唇形飽滿,嘴角深陷,表達面頰豐腴及歡喜祥和的神情。繪畫時,嘴唇外線用淡墨,要勾得虛一些,內線用稍重的墨色。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3、耳的畫法

畫耳部貴在高低進出一絲不苟,曲折婉轉,竭盡功夫。耳輪長垂,與肩平齊,耳垂厚廣,亦在表達非凡尊貴之相。畫耳朵,先用淡墨勾線,再用淡墨渲染耳屏的暗處,最後平罩膚色。耳鐺是菩薩懸掛在耳垂上的飾品,一般由珍珠、玉器、金屬或貝殼等做成。繪畫時,勾線力求圓潤飽滿,上色多用石色、金銀等華麗高貴的色彩。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五、菩薩手足的畫法

1、手菩薩的手不露骨節,柔軟如綿,猶如象鼻之婉轉。兩手長過膝蓋,手指修長、靈巧,雙手皮膚光潔,柔軟且豐滿,指甲狹長,薄潤光潔。

手勢種類

菩薩手勢千姿百態,不像佛的手印要求那樣嚴格,其造型是根據所處的場景和所執的器物變化而變化的。菩薩的手姿可概括為以下幾種: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2、足的畫法

菩薩兩足的表現力求圓厚飽滿,足部肌肉柔軟豐腴、平滑光潔。足跟廣平,足踵寬而圓潤。古人在畫足時將足部比作雨瓣蓮花,多用弧線,先用淡墨或胭脂染出筋肌起伏變化,然後再以肌膚色彩層層渲染,以表現豐潤之感。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六、菩薩坐姿

菩薩的姿態分立與坐兩種,坐姿是很重要的一種姿態。菩薩的坐姿與佛的坐姿大致相同,只是更多樣些,因而構成了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畫面。不同的場景要求不同的坐姿,如正式場合用跏趺坐、半跏趺坐,而倚坐比較放鬆舒展。其中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對坐姿的要求嚴格一些,觀音菩薩的坐姿則更加自由放鬆,可謂形態多樣。菩薩造像中常用的坐姿有以下幾種:跏趺坐、倚坐、輪王坐以及自由式坐姿等。

1、跏趺坐

全跏趺坐

全跏趺坐俗稱「雙盤」,也叫「雙跏趺」,即兩腿交叉盤起,兩足心朝上,互交放於兩腿上的姿勢。這種坐姿比較莊重穩重,不偏不倚,平衡對稱,有助於入定,常用於正式場合。全跏趺又細分為兩種:右腳在外,左腳在內,稱為「吉祥坐」;左腳在外,右腳在內,稱為「降魔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半跏趺坐

半跏趺坐俗稱「單盤」,是指將一足心朝上壓在另一條腿上『半跏趺和全跏趺不同之處在於:全跏趺是兩腿交叉,呈「x」型,兩腳心朝上,兩足皆露於外。而半跏趺則僅露出一足,足心朝上,另一足被盤起的另一條腿壓在大腿內側根部。通常全跏趺為如來坐,半跏趺為菩薩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2、倚坐

善跏趺坐

身體端坐於座位上,兩腿微微打開,小腿自然垂下,兩足並排落地,之間的距離約與肩同寬。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半跏趺倚坐

身體端坐在座位上,一條腿自然下垂,腳部落地,另一條腿盤起橫放於座位上,腳心貼於股內側,被稱為「半跏趺倚坐」,也叫「遊戲坐」。這一坐姿融合了「半跏趺坐」和「倚坐」兩種坐式的特點,並且符合繪畫造型美的規律:兩腿一曲一伸,一張一弛,收放和諧,故在菩薩造型中最為常用。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3、輪王坐

右膝屈起,左腿半跏趺於座位上,(也可以左腿下垂,腳部落地。)右臂直伸,搭放於右膝之上,左手臂支撐於地面,重心隨之略傾,頭部微低。或有左膝屈起,右手撐地,左臂搭放在左膝上(與前一姿式反之)。輪王座看上去比較自在舒服,所以又稱「自在坐」。輪王坐是所有坐姿中最為抒情優美的一種,相傳唐代畫家周昉畫水月觀音多採用這一動態,宋代以後成為菩薩的流行樣式。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4、自由式坐

自由式坐的坐姿沒有一定之規,比較隨性自如。多用於觀音菩薩,有的倚石而坐,有的落地而坐,輕鬆自由,隨意舒適。

七、菩薩形象的基本配飾

1、衣飾

菩薩的服飾配件依釋迦牟尼出家前的俗家形象為原型,因為釋迦牟尼出身貴族,所以菩薩像的氣質高貴,服飾配件極為華麗,可以說是珠光寶氣。

寶冠

寶冠是菩薩頭上、髮髻裝飾品的總稱,不同的菩薩所佩戴的寶冠特徵也不同。果位較高的菩薩一般寶冠上除普通裝飾物外,還在正中間鑲有一尊小的佛陀像,而大勢至菩薩則是以一個寶瓶替代。普通菩薩像只有一般的裝飾物,或者是植物花卉等。

條帛

條帛又稱綬帶,是一種長形衣片,穿法是從左肩纏至右腋之下。在繪畫時,勾線用筆的起、行、頓、止要根據衣服的質感加以變化,使線描能真實地體現質感,加強線的表現力。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臂釧、腕釧

臂釧、腕釧是帶在臂膀或者手腕上的裝飾物,在繪畫時,腕釧、臂釧的形狀要隨菩薩腕、臂的結構作環繞形狀,以更增加菩薩形象的立體感和裝飾效果,上色多以石色、金銀等亮麗色彩為主。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裳裙

裳裙是菩薩下身穿的裙服,款式寬鬆且長而垂地。在繪畫時應注意不同體態下裳裙的不同線條變化,勾線時要有疏密對比,要圓潤流暢,深厚優美,富有節奏和疏密變化,以彰顯菩薩華美尊貴的造型。另外還要注意臀、腿、膝、踝之動點,這些部位雖被裳裙所遮蓋,但皆要交代清楚,使衣紋組織嚴謹準確。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天衣

天衣指佛教謂諸天人所著之衣,是輕搭在菩薩肩膀上、環繞在臂膀上的長而飄逸的那部分衣飾,俗稱「飄帶」,多用整塊質地輕薄的衣料。

天衣有一種「飄舉風動」的氣勢,增加了菩薩像靈動和疏朗的美感。在繪畫時,勾線多用長線,行雲流水描,要一氣呵成。又要注意線的抑揚頓挫的韻律變化,才能彰顯天衣飄逸、流暢,氣韻生動之感。上色時要注意表現天衣的輕薄華麗、圓潤優美。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瓔珞

瓔珞亦稱「纓絡」「華鬘」,原是印度古老的項飾,用各種花朵穿串掛於項頸,垂於胸前,後發展成以珠寶綴串而成,多用於菩薩頸部或垂至胸、膝、腳際的裝飾。

繪畫瓔珞時用筆應中鋒勾線,造型力求圓潤飽滿,上色多用石色、金銀等,以達到高貴華麗的效果。瓔珞的描繪在烘托華麗的菩薩形象上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2、菩薩的背光

背光,包括頭光與身光,一般菩薩的頭頂與身後都籠罩著一道靈光圈,體現著佛教中的果位,所以對頭光與身光的處理非同一般。背光對美化裝飾畫面與烘托氣氛起到了重要作用。

頭光

頭光又稱頂圓光,其光焰是由眉間的白毫髮出來的,是佛與菩薩的標誌性構件。頭光盡量要畫得飽滿圓潤,線條充滿張力,像噴薄而出的太陽。菩薩的頭光應是正圓形。常見的頭光有光圈形、幾何形、火焰形、寶珠形、祥雲形等。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身光

並非所有的菩薩都有身光,一般高果位的菩薩才有身光, 象徵已達到通體光明,大徹大悟。常見幾種身光有火焰形、圓形、蓮瓣形、寶珠形等。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佛經描繪的華麗:密教

密教,又稱瑜伽密教,金剛乘、真言乘等,淵源於印度,教典統稱為怛特羅。教理上,以大乘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理論為基礎;內容上,則以咒術、儀軌,以及世俗化信仰為主;主張三密(語密、身密、意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此三部密教經典,《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屬怛特羅續部「瑜伽部」,乃中期密教系統;《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屬怛特羅續部「無上瑜伽部」,為晚期密教系統;至於《真禪內印頓證虛凝法界金剛智經》則為融合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並結合儒、道二教的教理,闡述三教合一思想的典籍。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 元 釋莎南屹蘿譯 明泥金寫本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 元 發思巴述 釋莎南屹蘿譯 明泥金寫本

法界源起的傳說: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Avatamsaka sūtra (Hua-yen sutra),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亦為華嚴宗依據的主要理論典籍。此經傳說為佛陀成道後講的第一部經,描述毗盧遮那佛所住的「華嚴藏莊嚴世界」,乃十方無數的諸佛世界,即成「十方諸佛」思想。院藏《華嚴經》為實叉難陀的譯本,共八十卷,故又稱《八十華嚴》。梵文原本共四萬五千偈,乃武則天遣使從於闐求得,並於證聖元年(695)在洛陽大遍空寺開譯,至聖曆二年(699)於佛授寺完成漢譯。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 釋實叉難陀譯 明弘治十六年(1503)鈔本

慈悲完善的化身:觀音

觀音,梵文為Avalokite?vara,音譯作阿縛盧織低濕伐羅,意譯稱為觀世音、世音、觀自在等,是大乘佛教中的十地菩薩。觀音信仰自印度傳入,分成顯教、密教和中國化的觀音三種類型,院藏《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觀音形象屬於顯教系統;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為密教經典的一種,其觀音像即屬密教觀音;至於中國化的觀音信仰,多受到民間文學的影響,隨類應化,觀音化身可多達三十二、或三十三種面相。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慈心陀羅尼經 唐 釋不空譯 明寫本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附心經 姚秦 釋鳩摩羅什譯 明宣德七年(1432)泥金寫本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 釋鳩摩羅什譯 隋釋闍那笈多譯重頌 明泥金寫本

多彩多姿的羅漢畫

羅漢又稱阿羅漢,在早期佛教裡,原是一位獨善其身的修行者,後來受到大乘佛教的影響,羅漢也具備了護持正法,渡化眾生等兼善天下的菩薩特質。由於經典並無羅漢圖像特徵的記載,因此中國的藝術家得以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在他們的筆下,羅漢時而化作漢地高僧,溫文儒雅;時而又胡貌梵像,造型誇張。元代以來,隨著西藏密教的傳入,中土地區又出現了藏式的羅漢像,人物造型與中原的傳統大異其趣。這些形貌各異的羅漢畫作,使得中國佛釋繪畫更加多彩多姿。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傳五代前蜀 貫休 羅漢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明 丁雲鵬 白馬馱經圖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清 姚文瀚 畫第十喇呼拉尊者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清丁觀鵬 畫第十喇乎拉尊

累德積福的寫經

許多佛教經典屢屢提到,書寫、讀誦佛經可以得到無量的功德,《正法華經》甚至言及,執持、書寫、講說、諷誦佛經所得的福報,「勝於供養若干江沙諸佛世尊」。因此許多佛教徒都虔心抄寫佛經。不過各家抄寫佛經的方式不一,除了以工整的楷書中規中矩地抄寫佛經之外,有些書家更巧思變化,或以蠅頭小楷書寫的經文構成寶塔和塔上的裝飾紋樣;或將經文和圖像結合為一完整的構圖,精妙的設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清 錢汝誠 臨明人書華嚴經心鏡圖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明 王叔民 書金剛經塔

莊嚴威儀的佛像

中國是一個大乘佛教的國家,佛教藝術的題材豐富,佛、菩薩、天王等無所不包。本展櫃特選本院歷代佛畫的七件精品,以大家最為熟悉的西方淨土教主──阿彌陀佛作為主尊,兩側分別以行願第一的普賢菩薩和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為脇侍,兩側再配上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最外側則是兩尊天王,形成七尊像的組合。在這組佛釋繪畫中,佛的端嚴殊勝、菩薩的和藹親切以及天王的威武勇猛皆展現無遺。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傳 唐 尉遲乙僧 護國天王像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宋人畫 千手千眼觀世音圖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傳 隋 無款 成陀羅造觀世音菩薩像

眾生覺有情——歷代名畫中的菩薩及造型分析

徐揚 仿宋人畫天王像

傳 元人 佛像

明 文台 香象皈依圖

傳 仇英 畫觀世音菩薩

明人 普賢大士像

清 丁觀鵬 畫蓮座文殊像

(圖文轉載自月雅書畫)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名家聯墨」清 · 阮元 隸書《東平紫陽七言聯》
「連載」《蘇東坡傳》第二十章:國畫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歷代觀音菩薩繪畫造像珍品
溫庭筠的詩詞,大概最出名的就是《菩薩蠻》
行菩薩道,從最有緣分的眾生做起
中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分別指的是誰?
行菩薩道與做好人有本質的區別
遇到了一個佛菩薩般有智慧的放生人
《西遊記》中一良善妖怪,志趣高尚,生活有品位,後被菩薩收復
中國最有人緣的菩薩,修行菩薩十大願,一切眾生所求皆成!
有名的奇葩皇帝,一個同性戀,一個妄成菩薩,一個皇帝不噹噹木匠
殺一人一住菩薩:古代的和尚也這麼生猛?
腦洞漫畫《菩薩顯靈》
佛教的八大法器及其代表的八大菩薩
關羽一生殺人無數,為何在佛教中還成了伽藍菩薩
南懷瑾先生:人類歷史也是情史,佛菩薩才是真正的多情人
為什麼觀音菩薩是知名度最高的菩薩?
CT顯示佛像內的「肉身菩薩」
揭秘佛教四大菩薩坐騎的名稱及含義
造地藏菩薩像的功德
帶你認識一位膽大妄為、離經叛道的文殊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