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亞洲男生不是搞不定歐美妹子,而是愛無能

亞洲男生不是搞不定歐美妹子,而是愛無能



一提起異國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亞洲妹子找了個歐美帥哥,很少有人會認為亞洲男生也能撩到歐美大胸妹。為什麼很少見到黃皮膚男子找歐美女朋友呢?有人說是他們不夠威猛搞不定歐美妞,也有可能因為他們特別無聊,不懂得女生的心。其實,他們可能只是愛無能。今天主頁君就來給你聊聊關於亞洲男和歐美妹子的那些事兒~


文|李子

From 別處World


微信號:else-world





無論我離開北京多少年,每次回來,永遠能在三里屯看到時髦女子挽著身旁的白人男友神采飛揚。回想起來在香港也是一樣,蘭桂坊打得火熱的跨國男女組合,永遠都是黃皮膚的女性和白皮膚的男性。

那黃皮膚的男性呢?為什麼很少見到他們找了個歐美女朋友?有人說是他們不夠「威猛」搞不定歐美妞。但我相信絕對不是每個西方女生都「欲求不滿」,她們沒選擇亞洲男生的原因,很可能只是因為覺得他們boring,甚至根本就不太懂得怎麼平等交往。

就像文中所說:亞洲男孩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並不是如何風趣幽默、如何關心體貼、如何與女性交往,而是努力學習、拚命工作,才能娶到漂亮賢惠的老婆。抱持著如此陳舊無比、把親密關係當成資源交換的愛情觀念,不要說歐美女生,獨立自主勇敢享受愛情的亞洲女生也沒法接受好嗎?

愛情始終是讓我們打破偏見、彼此對話、發現自身可能性的一種美好存在,所以無論情人節這天是否有情人相伴,我們都一定要先學會做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可愛的人。

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雖然混在國外也不多不少有了好幾年,但我個人的情感經歷是非常單調平常的——和背景相仿的中國男生在國內的大學相識、交往、見家長,然後自然而然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在「別處」,卻有幸目睹了如此多跨文化、跨語言、跨種族的戀情,知曉了如此多波瀾起伏、又趣味橫生的故事,從而也對情感的無數可能性刷新了認知。


不說自己母語而用英語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拋開「追求 - 表白」的性別定勢、談一場「dating – marriage」的對等戀愛是什麼感覺?

走入對方的文化、理解對方的行為模式,又是什麼感覺?

甚至是打破自己的戀愛觀、維持一段開放關係……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的情節,被每段故事的幸福、心酸甚至糾結所打動。

然而在尋找這些「多元化」故事的過程中,我卻發現了一件讓我困惑的「單一性」。


那就是「亞洲女性」和「歐美男性」的恆常配對。


和歐美女孩談戀愛的亞洲男性,不說沒有,但是的確屈指可數。因為我自己女性朋友偏多的關係嗎?但問了從事 IT 行業的伴侶(有大量的亞洲男性在海外工作),他亦表示,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太少。(至於亞洲出身,和歐美之外其它文化、種族的結合,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更加鳳毛麟角了。)


▲ 吳奇隆前妻,嫁給了外傳身價10億美元的澳洲籍男友。

於是,一些直男癌患者,開始向這些女孩潑髒水,搖頭認為她們「崇洋媚外」。請允許我為他們感到悲哀一秒鐘。


愛情是十分個人的事情;選擇伴侶的理由,肯定不是「對方是哪裡人」,崇洋媚外的指責,純屬自身無能的低級抱怨。

但究竟「亞洲女性」配「歐美男性」的單一性是為什麼?

歐美男性、歐美女性、亞洲男性和亞洲女性,在我們的眼睛裡到底投射出了什麼樣的文化符號,在潛意識左右著每個人的擇偶觀?





有的時候,我們會頻頻吐槽西方人的「迷之審美」——為什麼他們會覺得大臉盤、細眉眼的東方女性「很美」?不管是《霹靂嬌娃》里的劉玉玲,抑或是名模呂燕,都在我們自己的傳統審美中很難稱作「標緻」。這種對東方面孔的愛好,甚至上升到所謂「亞洲癖」(Asian Fetish)或者「黃熱病」(Yellow Fever)的地步。(我們也曾經介紹過一部描寫「亞洲癖」紀錄片,一名美國男性在網上遍尋亞洲女友,最後看中的女孩,不過就是因為「長得特別中國」。)

其實,他們愛的可能並不是「美」,而是「異域感」(exotic)。

這種來自異域的、東方的,帶有神秘、未知色彩的東西,從歷史上一直受西方社會所熱衷甚至追捧。不管是對印度、土耳其還是中國,西方、特別是工業時代的西方,

都有一種對於異域的理想化描述、嚮往,乃至征服。


這種關係並不是對等的。薩義德在《東方學》(Orientalism)一書中就曾闡釋,「西方人筆下的東方是非理性的,孱弱的,和女性化的『他者』,與此相對的卻是西方理性的,強悍的,和男性化的形象。」

為什麼《藝伎回憶錄》在美國成為暢銷書(儘管在日本大受爭議),而二戰時的美國大兵總是流連於日本女子「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換句話說,東方女性的「神秘」和「溫存」,實際上是所謂先進的西方對封閉落後的東方的一種理想化的投射,將代表「弱者」和「附屬者」的東方女性,納入西方男性的話語和權力結構。



在這一整套話語體系中,總是有那麼一個

「男配女」的刻板印象,這種「異域風情」,滿足的不過是西方男性對於社會權力關係的敘述

而它的另一面,是對亞洲男性形象的貶斥,而這樣的影響則更加難以扭轉。

東方的男性,也被加上了「弱者」、「陰柔」的印象——更不用提更多匪夷所思的、類似於「性能力低下」的可笑指責。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全球最大的免費色情網站 Pornhub 上,大多數 AV 是白人男性和其它顏色、種族的女性;其次是帶有原始、強壯等意向的黑人;而亞洲男性的戲份少得可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亞洲男性在擇偶市場上的地位值得商榷。

總而言之,亞洲女性(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可以順利進入歐美擇偶市場,但亞洲男性進入這個市場的難度,從一開始就被拉高了。





當然,現在已經是 21 世紀了。隨著東方社會更加真實地出現在西方人的視野中,一些刻板印象也在慢慢改變。除了所謂「東方美人」,類似於章子怡、楊紫瓊、Maggie Q 這些同時符合東西方審美的女性,也逐漸成為了「東方女性」印象的主流。

更多跨國界的個體,都已能拋開成見,平等與人相處。至少,我遇見的絕大部分跨國情侶都是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發展的。如果你現在要說,一個西方男性選擇東方女性作為配偶、是為了滿足他對「東方式溫柔」的意淫,也並不公平。

然而,權力結構形塑文化,文化加強權力結構的循環,卻一直沒有停過,在這一點上,亞洲男性受害更深。

誠然,亞洲男性普遍給人的印象,在「荷爾蒙」level上的確較低,與所有文化中「強大、有氣勢」的優勢無緣。然而,即使通過了「生物性」上的障礙/考驗,亞洲男性還要面對另一種社會性的審視——內向,拘謹,不夠自信,不擅長社交和玩笑,興趣也未必廣泛,這毫無疑問是造成他們沒有吸引力的更大劣勢。



在西方主流媒體里,有血有肉的亞洲女性已經不再罕見,而擁有完整人格的「亞洲男性」卻鳳毛麟角

——亞洲男性除了李小龍、成龍這樣的功夫選手(btw「功夫」一事也帶有西方對東方的異域想像),剩下的基本都是刻板印象濃厚的陪襯。過去,亞洲男性多是勞工;而現在,則是不善言辭、木訥的「書獃子」(nerd),雖然從事智力密集的工作,但卻毫無性方面的吸引力。


換句話說,對於亞洲男性的描繪,是缺乏人格的,也是極度不公平的。


▲ 曾一度在網上造成話題的大陸男孩陳冲,在烏克蘭留學,為了儘快精通俄語,交了一位烏克蘭女友。


在全球化的當下,東方男性依然是東西方舊權力結構的受害者——曾經,西方男性佔主體的話語,在洶湧的「政治正確」面前,解放了女性,也順帶解放了有色人種和東方女性,但東方男性卻依然在話語權的邊緣徘徊。


這種文化上的投射和刻板印象,也投射到了個人選擇中。比如,一些女性會傾向於尋找一個地位更高、資源更豐富的人結合,而歐美、特別是歐美白人,就很容易和這些意向相符——不管是不是,至少第一印象是這樣的,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崇洋媚外」。而那些不學無術、到中國來騙炮的「白色垃圾」,也才會如此如魚得水。


當然一些亞洲男性本身,也對歐美女性有著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例如認為她們對感情、對性十分隨意等等,因而更不傾向於選擇歐美女性作為終身伴侶。





那為什麼亞洲男性即使在社會經濟地位上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觀,但依然在擇偶市場上不佔優勢呢?或許文化,也是一個重要掣肘。

拿西方著名交友軟體Tinder 而言,一個單身妹子,拿起軟體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什麼?

是一張異性照片,點進去能看到一段自我簡介,可以插入 Spotify 音樂播放列表(聽音樂的品味),或者 Instagram (生活品味),下面或許還有兩人的共同愛好。有眼緣右劃表示感興趣,沒有左劃表示不感興趣,如果兩人同時對對方感興趣,那麼就可以開始聊天了。

沒有地方給你寫年薪、月收入、有房有車與否,職業 title 用處也不大——你願意跟一個人約會,只因為他是銀行(banker)和律師(lawyer)嗎?大多數西方妹子的嘴都會撇到太平洋—— boring。

在人民廣場的大叔大媽們還把兒女的資料掛在脖子前面四處為兒女相親的時候,那些傳統文化中的「優勢」,在現代開放社會的情愛中,佔比已經大大降低了。


在亞洲文化中,男孩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並不是如何風趣幽默、如何關心體貼、如何與女性交往(甚至與女性交往是完全被禁止的),而是努力學習、拚命工作,才能娶到漂亮賢惠的老婆。

在擇偶市場上,經濟實力是硬道理,親密關係更像是資源交換。

然而,西方社會的 dating,卻並不是單純的付出與回報的關係。在男女平等的社會,兩人以平等的姿態相處,合適便繼續,不合適便一拍兩散,甚至要經歷許多感情,才能等來最合適的伴侶。

我們講過加拿大男友「不買包包」的故事,這或許更能解釋親密關係的邏輯——雙方彼此相愛,為對方付出,但並不是物質上的交換,而是精神上的陪伴與理解。送一雙徒步鞋,並不是鞋本身有多貴重,而是希望能夠一起郊遊、一起度過簡單而美好的時光。



換句話說,

許多浪漫關係都是沒有「產出」的

。或許,有些人就會打退堂鼓,「反正都沒用,還是掙錢要緊」,反過來又加深了這個循環。

愛,也是需要教育的。在一個禁止早戀的國度,怎麼能夠有愛的訓練?連在酒吧里都不敢向女孩要電話,無法用對方的語言講出笑話,也不懂如何聊天,怎麼能夠與對方相愛?亞洲男性的傳統優勢,並不能在歐美世界兌現:比起有錢、充滿保護欲,歐美更想要的是性吸引力和有趣度。

誠然,拜金女郎在哪個社會都有,善於調情的東方男性也並不在少數。然而,社會內部性別權力的投射帶來的「觀念錯位」,對於東方男性來說成本可能更大——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和「責任」,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浪漫關係」,找個「穩定交往」的亞洲女性。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在亞洲男權社會結構下的女性,因為不必承擔「尋找伴侶」的成本,她們到了開放社會以後,反而能夠以更開放、更誠實的姿態,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我在歐洲遇見過太多東方女孩,她們獨立、勇敢、有趣,週遊世界,對外來文化抱有開放的態度,也願意和來自不同國家的男性打交道、與他們約會、然後找到真愛。


而男性呢?或許很多人也有過大膽去愛的想法,但是最終並不能如願。

在網上,我也看見過類似於「如何與白人女孩約會」的教程,但這些東西,更多是「把亞洲男性洗白」的表面工作。許多亞洲移民二代在歐美社會就是這樣——「比白更白」,泡吧、去 Club、參加 Social,努力甩掉一切「亞洲」的刻板印象,甚至比白人男性更積極。

其實,我認識的與歐美女性交往的亞洲男性,卻恰好不是這樣。

他們並不在意自己的亞洲身份,甚至並不掩蓋自己的亞洲口音,然而共同的特點卻是自信、幽默、健談、有教養,中文和英文一樣溜。從根子上,他們都是非常棒的人

不是因為他們有多投所謂「西方女孩」的喜好,就像西方的男性、也並不都是因為「異域的亞洲面孔」選擇一個東方伴侶一樣。

拋卻刻板印象,平等交往,一切都沒有那麼困難

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愛」(如果單方面的 crush 也算的話)。並不是因為對方金髮碧眼。投緣了,喜歡了,哪裡會在乎對方什麼皮膚、說哪國語言、來自世界哪個犄角旮旯?因此,在我眼中,那些相愛的跨國戀人們,最終都是兩個在對方眼中可愛的人的樣子,一想到就心中柔軟一分。



終究,親密關係還是人與人的交往,是人格與人格的碰撞。

但是,兩邊的人,如何跨過自我的界限、跨過文化的偏見、打破性別權力結構加在各自身上的枷鎖,最後站在一起、赤誠地面對面?


上面所說的所有問題——「東方學」的擇偶偏好,老舊的性別觀念帶來的「愛無能」,或者乾脆是更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都會在任何一個角落出現,切斷相愛的可能性。要怎樣才能跨越?我暫時還沒有答案。

我唯一能說的是,或許我們都需要更開放、更誠實、更大膽一點,才能衝破我們自己世界,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吧。

你周圍有亞洲男生和歐美女生交往成功的案例嗎?快來評論區給我們點反例!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李子,From 別處World,微信號:else-worl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 CHINA 的精彩文章:

暑假如何過才有意思?學長學姐誠意推薦,你應該參加GSS夏校
當我們沉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時,老美竟在追如此毀三觀的劇....
當老美第一次玩起鬥地主,邊打邊吼「去他媽」,從此夜夜不睡覺233
花花公子兔女郎不拍裸照改行去做旅遊博主,還讓不讓人看風景啦
富二代名媛海外生活指南:"我超美,超有錢,你還干不掉我"

TAG:INSIGHT CHINA |

您可能感興趣

搞笑段子:這樣的妹子是不是自然美?
妹子,寶馬男並不是真的愛你!
中三條以上的男生會讓妹子覺得你不是真心的
是不是覺得平常自己的護膚方法效果不好,讓韓國妹子教你
沒有妹子是因為你不想要妹子
別猜了,這不是模特,也不是明星,只是生活妹子的自拍!
謝娜這妹子,衣品就是好,真不愧是女神
妹子:我不是不想碰,是因為你太主動!
這樣的妹子還是不要惹
GIF搞笑趣圖:妹子,你是不是有非洲的遠房親戚?
妖艷得不能忍!男性不喜歡妹子們哪些惡俗的品味?
妹子,人傻不能復生吶!木瓜不僅不豐胸還可能越吃越小?
大歐派也不是萬能的?什麼樣的妹子歐派再大也不性感?
生活中的中國女排妹子們長這樣,美得不敢認
不光是臉!男人還覺得妹子什麼地方很可愛
巴黎讓我回味的,不是妹子,不是驢包,而是滿大街尿騷味!
髮帶是不是只適合萌妹子
妹子有凳子不做 非要坐瓶子 你也是人才啊
戀愛十大技巧 張弛有度讓妹子對你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