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陽明經典語錄

王陽明經典語錄





  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的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問,人生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他看了看王陽明,笑笑,又思考了一會,才做出他自認最完美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


  老師不自然地「哦」了一聲:「怎麼?你還有不同的看法?」


  王陽明誇張地點頭,說:「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2、「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知情人透露,這個和尚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這句話就是傳說中禪宗和尚的禪機。所謂禪機,就是用含有機要秘訣的言辭、動作或事物來暗示教義,讓接收方觸機領悟。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的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

  和尚回答:「還有老母。」


  「想念她嗎?」


  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無法動用悲傷的表情了,於是都來安慰他。


  他的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他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5、「光不僅在燭上」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的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的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相當沮喪。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里的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6、「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


  弟子回答:「青龍鋪(今大余縣青龍鎮赤江村)。」


  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


  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


  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


  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的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下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里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


  王陽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展現了一個微笑,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7、「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故事背景:


  有一天,那個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


  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我們應該注意,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王艮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王陽明為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在譏笑王陽明的言論:「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聖人,我怎麼就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多聖人啊。」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王艮尷尬的一笑:都是聖人。


  王陽明點頭說:對!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8、他一疑,事就成了


  故事背景:


  王陽明的這個計謀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造假。他偽造了各種迎接正規軍南昌的公文,在這些公文中最耀眼的就是正規軍的人數,粗算一下,大概有十萬人。公文中還聲稱,約定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合圍南昌城,二十一日發動拂曉總攻。在另外的公文中,王陽明「回復」說,不要太急躁,為了避免重大傷亡,攻城是下策,應該等朱宸濠出城後打殲滅戰。


  他還偽造了答覆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在信中,他對兩人棄暗投明的態度表示深深的欣賞,並且答應兩人,在平定朱宸濠後會給兩人升官發財的機會。他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這些造假計謀不以為然,他們問王陽明:「這有用嗎?」


  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


  有官員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會疑。」


  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9、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術否)?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個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蔡明經典語錄
姚明經典語錄
明曉溪經典語錄_經典語錄
張朝陽經典語錄
郭敬明經典語錄 郭敬明語錄_經典語錄
黃曉陽經典語錄語句
劉瑜經典語錄
郭敬明幻城經典語錄
劉翔經典語錄
劉濤經典語錄
明曉溪經典語錄語句
徐鶴寧經典語錄
唐浩明經典語錄語句
馮唐經典語錄
李宇春經典語錄
王蒙經典語錄
郭敬明勵志語錄_經典語錄
郭敬明經典語錄大全,郭敬明經典愛情語錄
王志東經典語錄_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