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永生的是是非非

永生的是是非非

永生的是是非非


「所以,你是不想面對死亡的嘍?」我問Zoltan Istvan——這位總統候選人、超人類主義者。彼時巴爾的摩大學大廳之外秋天已然來臨。


「當然,」他斷然答道。「絕對的。」

Istvan——無神論者,體格看起來像是個從蘇聯童話書中走出來的善良英雄——接著解釋說因為他的生命精彩紛呈,且未來還會更加精彩,他希望能自己決定生命何時終結。消除衰老是他總統競選的要點之一,嫌這意思還不夠明白,他甚至弄了輛「永生巴士」在大街上兜來兜去。土黃色的巴士像是正像一口棺材。


他自知總統競選不過打個醬油,但他想以候選資格推動超人類主義大業——其認為技術發展可以讓人類掙脫生理和心理的鐐銬。觀點之一,衰老是一種疾病。他給自己的手掌裡面植入了一枚晶元,現在他可以揮揮手打開自家前門。他還想著讓他的孩子們也植入。「如果下一輩不去嘗試和機械融合」他會很吃驚的,他興奮地說到。他還想把四肢換成仿生義肢,這樣擲起水球來會更加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他還想再活五百年,見證這一切的發生,也許會加入個樂隊,成為一個職業衝浪選手,長長的白鬍子拖在身後。


Istvan的資產大都來自房地產生意,但在2003年,他還在國家地理當記者,在越南他差點踩中一個地雷。此事直接導致他辭去記者投身於超人類主義。「我想,死亡既如此可怕,我們該如何規避?」


他追求的目標——將人類壽命從當前的最高122歲大幅度延長甚至永生——也為眾多未來學家所有。投資商Peter Thiel稱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他把手裡的錢甩給如Cynthia Kenyon的研究者,去年四月他們通過基因黑客技術將蠕蟲壽命延長了一倍。甲骨文公司創始人Larry Ellison已經給抗衰老研究投入了數以億計資金,谷歌創始人拉里 · 佩奇和謝爾蓋 · 布林成立子公司Calico專為「治癒衰老」。Donald Trump總統治下,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更迅速增加:據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的領導候選人是Jim O』Neill,是抗衰老基金會SENS的董事會的一員。

為延長壽命人們已經開始行動了。一些公司已經給將死之人提供冷凍服務,那些人想著在液氮里躺上幾百年,等到未來的醫療技術可以將他們復活。10月間一位身患癌症的少年就贏得了冷凍身體的權利,此刻他靜靜沉睡在密歇根的低溫恆溫器中。


同時,據《衛報》稱,加利福尼亞的科學家的提出了一個臨床試驗,嘗試「清理」參與者血液中與衰老有關的蛋白質,使其更健康長壽。一種使小白鼠壽命延長1/4的藥物,雷帕黴素,也在進一步測試中。關鍵在於「搞清楚體內各化學反應的作用並加以應對」,斯基德莫爾學院教授Sheldon Solomon說到,「你就可以青春永駐了。」
假設,僅僅是一種假設,人類已經有技術可以大大延長壽命——或者甚至克服了衰老———對於有錢人來說死亡與否就是選擇題。好了,如果我們邁入了長生不老的世界,永生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是頗為值得思考的。沒有deadline我們還有動力去完成某件事情么?(作為一個碼字的,深有體會。)我們會走向一個怎樣的世界?在擁擠不堪的行星上渾渾噩噩地消磨無止盡地時光,而死亡變成一種遊戲?地球是會成為年輕藝術家的天堂還是暮氣沉沉的養老院?答案最後落在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地理解上。


永生的是是非非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獲得永生,那天我和一個朋友說起這個話題。他是個平常不用微博、微信這些東西的人。
「我採訪了一些希望永生的人」,我說,「你不覺得這個想法太荒唐了么?」


「什麼?」他驚異道,「你不想長生不老?」

他說如果他可以永生的話,他就有時間去學習所有感興趣的東西,完成之前沒時間完成的夢想。體驗不同的職業,像建築家啦(現在是律師)。他之前一直沒太搞懂微積分,但擁有無盡的時間他就可以掌握。每隔四年他就要休假去環遊世界。


說實話他永生之後對於求解微積分和劃皮划艇穿越雨林的熱情沒有多麼打動我。如果能多活幾年,我大概可以刷完美劇和煎蛋(haha)。


我默默呵呵這些渴望永生的人大肆談論和自己重重孫一起的生活。因為我沒孩子,以後也不會有。


但是,但是,如果我確實可以精神矍鑠地活到90多,作為父母,心境定然有所不同。我不必惋惜帶孩子浪費的時間,因為永生,我的生產力幾乎是無限的了。等孩子長大成人到火星當記者之後我在慢慢補上之前的時間即可


無限的時間帶來無窮的可能性正是追求永生的動力。「樂隊的各種樂器統統學會,用每種語言寫本書,種一片花園待其成長,教某個重玄曾孫釣魚,去α-半人馬座旅遊,幾百年的歷史兀自展現眼前……」凡此種種目前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永生大概夠忙上幾百上千年。死亡在這兒阻礙了人類充分發掘個人潛力。

即如此,仍有一點擔心,這樣的美麗新世界恐怕會頗為無聊。生命好比一場派對——有始有終。我們為之興奮是因為它只有那麼一小時,在一小時里盡情享受,生怕錯過。倘若無止無休就不太好了,我們就會想,明天去也成,下個月去也成,一點沒有緊迫性。


古希臘的享樂主義觀點頗為相似,所羅門說:生命是一場盛宴,開始大快朵頤,而後就吃撐,接著就吃不下了。我們的價值來自我們用一生書寫的故事,奮筆直書而走向終結。


西北大學教授Dan McAdams將其闡釋為"敘事弧",無結局,不故事。例如,我們現在覺得大概會活到80歲,那麼我們會覺得一個20歲就英年早逝的要比78歲逝去的要可惜的多。有朝一日活500歲也不稀奇,那我們對待90歲逝去的人如果和現在對20年輕人一樣惋惜,那麼地球上可要扼腕不絕了。"人生苦短,謹慎行事"等我們從小學得的信條也不復存在。


也有人反駁死亡增添了生命意義的說法。精力充沛,嘗試新鮮事物的大部分是年輕人,越靠近死亡,越不想幹事兒。隨著死亡迫近精力健康都跟不上。

永生的是是非非


一旦技術方面達到成熟,哪些人可以應該享有呢?Istvan覺得應該惠及所有人,而不只是有錢人。他贊助了一個旨在延長壽命的健康醫療機構。有些人認為壽命延長術的價格在商用之後就會迅速下降,就像筆記本電腦的發明一樣,大部分都會買得起。


但是短期內會有什麼影響呢?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有錢人最先獲得更長的壽命,就有更長的時間來積累財富。收入不平等的影響是深遠的。


如果有了治癒癌症的葯,我們總不能說「不,不,等所有人都能用上這個葯的時候再用」。按此邏輯,現在醫學中的腎臟移植也不該有了。


即使這個問題解決,大家的壽命都大大延長,接著就會面對不一般的「老齡化」問題。地球上四處晃悠的百歲老人,擁擠不堪。其時也許要限制生育,專註於已存在的人類的健康問題。「我們努力讓生出來的人過得開心,但你有沒有機會生孩子就不一定了。」哲學家Jan如此解釋道。


此外,隨著對死亡的恐懼減少,我們本性種群聚而居的傾向也會減弱,資源分配方式也會隨之變革。研究「恐懼管理理論」的心理學家Solomon補充道,對於生命有終結的認知在心理上造成我們謹慎開支。遙遙揮手的死神讓人更願意堅持已有的觀點,不信任別人,以及甚至,支持極具個人魅力卻不一定適合的領導人。如此,克服死亡之後我們也許會願意批准各式各樣的氣候條約,平分世界上的糧食供應……


凡此種種真是美好,除非永生沒有任何副作用。我們會對意外事故格外敏感,畢竟,即使我們戰勝了衰老卻抵抗不了偶然。「比如你想活到5000歲,腦袋正凍著,但保不齊外接設備斷電了,這樣依然會魂歸塵土。」Solomon道,「可能我們都會變得緊張兮兮的。」


一個可能解決人口問題的途徑就是星際旅行,Liao,紐約大學的生物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覺得這是指日可待事。一旦地球承受不住,永生之人可以在各個星球間遷徙。


我說在金星上度過餘生以及周圍都是一些富N代一點也不吸引人。


「如果你的朋友們也都去了金星呢?」好比大家都搬到Brooklyn去,你還會留在這兒么?


Liao設想星際旅行會成為打發無聊的方式。對現在的人來短短的一生無法完成星系尺度的旅行,而當壽命延長,這就不成問題。這樣我們就一直有事做了,探索一個接一個的星星,歲月在激情滿懷的旅途中悄然流逝。新鮮的刺激不會重複,交新朋友,寫一首歌,學習新技能以及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倘若人類生存的意義即於此間,多行一刻何樂不為。永生又何妨?」他問我。


「我喜歡徒步旅行。」


「你會喜歡在火星上漫步的。」


永生還可能有一個暗黑的結果,我們是否會失去對生命本來脆弱的敬畏。社會上會不會儘是改造過的永生人,而普通人活在社會底層慢慢滅絕。那時候一對父母要是任由孩子哪怕有一點殘疾都會被社會輿論譴責。而那些堅持不汲取青春之泉的人會需要繳納更多的養老保險。更糟糕的是,那些長生不老之人飛往其它星球之後可能就此遠離凡人聚集的地球,久而久之,這恐怕是最殘酷極端的種族隔離了吧。


致力於延長壽命的人所追求的其實是最為完美的細胞,這好像與發揚個性相反。Stetson大學的哲學教授Melinda Hall最近寫了本關於超人類主義的書談到:身體上有缺陷的人往往將其作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談論消除某種缺陷的時候就像是要抹去某一類人。


Isvtan不覺得那些殘疾人權益倡導者算是邊緣團體。「我用我這胳膊打賭,技術允許的話,絕大部分殘疾人會很樂意恢復身體機能。」


總之,Hall說到,超人類主義對人類即將面對問題判斷有誤。人類即將面對饑荒的威脅,可我們卻要在火星上建殖民地。數以億計的錢投在這種地方,它們該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當然,有錢人的夢想不是我們攔得住的。我們只有指望他們在永生之路上行進時會附帶有些對社會有利的發現。二甲雙胍是一種傳統的糖尿病治療藥物,最近被用於延長動物壽命,並且在檢測其是否能作為抗衰老藥物。哪怕只是可以幫助老年人保持健康,都可能會帶來一次公共健康變革。


這樣看來一心追求永生的人傳承的是過往探索者的光榮傳統。昔時,他們劍指遙遠的星系卻跨過了月球。「鍊金術師意在黃金和長生,最終為化學開了先河,」Soloman說,「Ponce de Leon(西班牙探險家)沒找到青春永駐的泉水,但是發現了佛羅里達。」


[dingding via theatlantic]

支付寶打賞 [x]


您的大名:
打賞金額:



已打賞蛋友(1):
sein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老女孩:時尚界的老年女模
科學家發現全新的神經元交流機制
Quora:有趣的旅館經歷
小科普:倖存者偏差
谷歌更懂你:人們最想對前任說的話

TAG:煎蛋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脫髮的那些是是非非
殘留農藥的是是非非
馬拉松的那些是是非非
母乳餵養的是是非非
這些補鈣食品的是是非非
關於慢性胃炎的是是非非
佛僧说,成大事的人,耳朵是不听别人的是是非非
佛僧說,成大事的人,耳朵是不聽別人的是是非非
失眠和抑鬱症之間的是是非非
不去計較是是非非
是是非非,全部放下
雞肉的是是非非(真相)
別太在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十二星座愛情里的是是非非,是你嗎?
美女攝影:是也罷,非也罷,是是非非爭個啥
林心如與周傑的是是非非真的是他倆的錯嗎?答案也許是這樣的
關於喝酸奶的這些是是非非,不知道有點虧!
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
外賣路上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