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無為有處有還無——從《紅樓夢》的緣起看悲劇中的深情

無為有處有還無——從《紅樓夢》的緣起看悲劇中的深情

無為有處有還無——從《紅樓夢》的緣起看悲劇中的深情



本文是一位高中生的習作,現將與此文有關聯的文章鏈接如下:

作者 張惠評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的這句讖語往往在開篇即引人疑惑: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的時候,虛假的東西反而比真實的東西更顯得真實。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作者在長篇小說中營造出宏大到繁雜,真實得深刻的世界,緣起於頑劣的石頭、天上的寓言、瘋瘋癲癲的和尚道士,又歸結於一片虛無。綜觀全文,一種宿命論與虛無論貫穿始終。


宿命與虛無往往是悲觀者的藉口。《紅樓夢》是悲劇,卻不止於此——它還是一部「情劇」。古人訴說才子佳人的故事比比皆是,但《紅樓夢》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並非「濫情」,而是在恢弘的時代背景下賦予「情」悲劇的意蘊。筆者以為,情與悲,在本質上相通——為情而悲,因悲生情;而「悲」的宿命,則蘊含在「情」的先驗性與註定性之中;而「情」產生的基礎,又在於兩個純潔性靈的互動。先驗性即指前世的姻緣對今生具有預設的線索和映射,而註定性則指今生命中注定的性靈與情緣難以選擇與改變,即使最終有緣無分。本文將分四個層次,從紅樓夢的緣起淺析作品悲劇中的深情,且將筆者多年來讀紅樓的心得線索與廣大紅學愛好者分享,拋磚引玉,盼為斧正。


一、宿命論下之前世深情

別名為「石頭記」的《紅樓夢》之源起便是一個關於石頭的傳說。相傳女媧補天共練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雨露恩澤天地化育,成了想要遊歷人間的靈石。「青埂」諧音「情根」,古人云,「情根在天」,「天」即天道、天分、天性,是存在於宇宙之間的既定準則。正是由於這上天註定的「情根」,寶玉口中所含之玉便有了來歷,此處的隱喻恰恰驗證了情的先驗性。


而攜帶頑石入世的一僧一道,則道出了另一段前世的故事:


「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霞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仙草便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去草胎本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之外。」


傳說天有九重,離恨天即為其中之一,「離」固有別離之意,亦可作「罹」,取「遭受苦難」之意。偏生這太虛幻境就在離恨天之中,而掌管此間諸事的警幻仙姑專管男女風花雪月之情。這仙境河畔有一塊石頭叫做三生石。古人精神世界中的人類靈魂在三個階段,「三生」,即前世、今生、後世。前世結緣,三生有信,便是投胎得人後的一段緣分。而絳珠仙草正是存活在這三生石之旁,「僅修成個女體」,這預示著她與神瑛侍者的情感可能將成為愛情。離恨天上香甜的蜜青果讓她曾嘗蜜情之歡娛,灌愁海水又讓她敏感知愁,林黛玉在前世就這樣鬱結了纏綿不盡的情思,一段虛無縹緲的前世之旅更是驗證了此情之命中注定、無法逃脫,卻又難以排遣。情深至此,絳珠仙草為報神瑛侍者甘露之惠下世為人,「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這樣的「還淚之說」——像是一個諾言——將還未發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註定了寶黛二人純潔無染的性靈。僧道並未提及這侍者何以在眾多仙花仙草中獨揀擇了這一顆,而絳珠仙草不負前世甘霖灌溉之恩,也不負今世的痴情愛戀,一言以蔽之,終究是不願辜負這被選擇、被欣賞、被疼惜、被尊重的知遇之情。然而,也正如《枉凝眉》所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淚盡魂銷、為愛而逝,這也許是顰兒自降世之前便難以逃脫的凄情動人的命運,也暗示著整個故事還淚夢碎、天地一清的悲劇結局。

二、深情所寓之三層悲劇


魯迅先生曾言,「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所謂「有價值」,於個人而言,可指自身物質與情感的豐足,也可指青春、生命等;於家族而言,是同姓族氏的興衰命運;而於國家、於時代而言,則是時代的境況對每一個普通人的影響,也是歲月的風雲對於後人的借鑒。而《紅樓夢》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做到了這三者的合而為一: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悲劇只是線索,而從個人情感起伏推廣到「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大觀園風月情濃背後封建家族詩禮簪纓、笙歌華宴背後折射的權力鬥爭、以強凌弱、粉飾太平、外強中乾,一點點折射出了整個家族,甚至時代真偽美醜的群像。


這三層悲劇在故事的緣起之初皆有預兆,當金陵十二釵各冊中的人物各自走向自身悲劇的命運,賈家也隨之傾覆,整箇舊社會也難逃走向沒落的結局。如果說家族與時代的悲劇在於「悖離天性」,在於積重難返的腐朽,那麼人物的悲劇就在於順從了「天性」,所以逆了家族與時代。「大觀園(尤其是上層)是順女兒天性的青春王國,充滿詩意,歸乎自然」[i],所以痴情兒女可以在這象牙塔里暢享詩酒、暗生情愫;而作為「家庭」的賈府,則複雜也黑暗得多;賈府門楣之外的晚清社會,則僵化、腐化的教條和格律更甚;「順性而生的寶黛與天道墮落、悖性、悖倫理的社會環境是不相容的。」[ii]這也說明了,以寶黛為代表的痴情兒女所經受之悲,更在時代與家族不可逆轉之悲劇的重壓之下。


人在悲劇中,特別是對情有敏銳感知的人、在彷彿命中注定的悲劇中,該如何自處、最終又該走向何處?這是貫穿中西方文學藝術作品經久不衰的命題。曹公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完美的,例如有部分紅友認為,正是因為寶玉的「不識時務」,才導致其在封建架構中自身難保、甚至加劇了晴雯被攆、黛玉失去賈母及賈政支持的悲劇。[iii]筆者認為,曹公給出的這種回答,是身處青春年華的寶玉執著於自己不甚確切的理想的生命理解,也是作者自身對於個人命運、家族命運的反思,曹公的藝術處理,據筆者愚見,是將悲劇引向了虛無,在經歷了一番「情」的抗爭後,用「看破」來使人物獲得對於生命與時代的超越。


即便如此,明知萬境歸空、終將幻滅,一僧一道還是答應了頑石來世上遊玩一遭,「是因為頑石靈性已通,生命導向已定,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數也」[iv],這便是以深情對抗悲劇的赤誠之心、勇敢之意了。

無為有處有還無——從《紅樓夢》的緣起看悲劇中的深情



三、前緣所續之今世深情


在這樣彷彿註定的悲劇邏輯下,「木石前盟」使寶黛的初見便含情脈脈、似曾相識。正如許多紅友所發現的一樣,與他人的出場不同,寶黛對於雙方的第一印象不在於具體的相貌如何,而是以情觀情:黛玉初見寶玉,先看到「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已經是神色的描述了,隔不久又發現「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明顯又多了一層「情」的靈氣;而寶玉初見黛玉的那一段估計人人能誦——他看黛玉的目光基本上是隨著感情的自然流動走的,從眉目很快流轉到體態,接著便是關於這個女孩子動態的、內在的各樣想像。人間故事的起始,是兩個澄澈如初的孩子相遇的最佳寫照;以情作序,二人在接下來的用情之深彷彿被作了註腳。

而寶黛今生愛情的註定性,還在於他們在接下來耳鬢廝磨的相處中根植於心之所向的默契再。他們所共同具有純粹的性靈,決定了他們對於所身處的家族與時代的反抗精神。正如前文所述,這種反對庸俗世故、反對功名利祿的純粹心聲的契合,是根源於故事緣起之初,他們轉世時對於完整的、自然的天性的保持,而這樣共鳴的心聲,即使力量微弱,也足以令他們在「悖性」的大環境下惺惺相惜、足以使他們萌發的愛慕堅定生長、深入靈魂;寶黛愛情的最終失敗,他們或肉體或精神的幻滅,構成了整部《紅樓夢》悲劇的最強音。


寶黛今生愛情的註定性,更在於他們二人對於人的生命有限性和命運悲劇性懷有共同的傷感——這也是二人情意相觸、彼此傾心的根源。筆者非常讚賞葉朗老師的觀點[v],寶黛雖有不同的身世和命運,卻都常常惆悵落淚,都在內心深處懷揣相同的憂慮。寶玉心裡常常充滿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與對命運的憂患,他對繁華過後的凄涼、熱鬧背後的孤獨總是懷有無奈和惆悵,這種惆悵即使當他處在姐妹們的溫情中仍不能消除。而黛玉同樣富於生命的憂患感,她父母雙亡,因而時刻有一種寄人籬下、尋找故鄉而不得的悲哀,所以她總是在繁華中感受凄涼。正是這種對未來、對生活、對死亡、對虛無的恐懼與渴望,思考與體驗,使他們的心靈走得更近,使他們的愛情帶有了某種同病相憐、相戀相知的同質感。從二人對於虛無結局的共同感知,即可預見其愛情掙不脫、躲不過,心心相印,愛恨相連。


四、深情歸宿於緣起之處


曹公最深情、也最悲涼之處不在書中,而在自己、自己家族、以及自己所處時代的現實悲劇之中。一部紅樓的緣起,也許不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而在作家記憶的深處。


在太虛幻境和大觀園中眺望彼此,大概均會以己為實以彼為虛;而賈家與甄家,真真假假誰又能分清呢?《紅樓夢》從賈府看甄府,而若站在甄府的視角看賈府,卻又是另一部厚書——只不過這部厚書的主人公可能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物。曹雪芹將自己真實的人生跌宕寓於大觀園之中,借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記錄自己經歷的影子,寄託自身的人生價值與審美理想,然而莊周夢蝶,蝶與莊周互為夢境,孰知此身何虛何實,又歸於何處?「滿紙荒唐言」,既荒唐在兩生兩世敘事空間之遼闊,又荒唐在明知繁華註定隕落卻仍然不懈為心靈歸宿而抗爭的悲劇性命運;而「一把辛酸淚」,卻言「情」無盡。曹公在背離人純真本性的社會中逆行,意欲記錄下開闢鴻蒙之初的率性天然的情種萬象,因而只得將自己失落的精神世界「貶」為「假語」、「村言」、「愚衷」,作者之痴,自解其中味。


在「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大環境下,「無為有處有還無」的純真性靈即使如煙花綻放,也是值得珍惜的。不可違逆的宿命中總有反抗,荒誕無稽的虛無中痕迹猶存,這大概是寶黛的不屈,也是作者與無情世界的對抗,是在無力改變時代、家族與自身悲劇的狀況下,生而為人的尊嚴。


[i]觀點引自《自具一種性情》,作者周霄,發表於紅樓夢學刊微信訂閱號2016.12.3


[ii]同上


[iii]觀點引自《寶玉的不通世務與撒手懸崖》,作者笙歌拂衣,發表於紅樓夢學刊微信訂閱號2017.1.7


[iv]觀點引自《自具一種性情》,作者周霄,發表於紅樓夢學刊微信訂閱號2016.12.3


[v]觀點參考《紅樓夢的意蘊》,作者葉朗,選自《紅樓夢十五講》,2007年8月第一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歡迎轉發我們的微信訂閱號,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學刊 的精彩文章:

薛寶釵隨感:淡極始知花更艷
從兩次元宵節看賈府遵循的「規矩」
馮其庸,當代文人畫家的崇高風範
歷添新歲月 春滿舊山河——詠春節古詩詞賞析
《紅樓夢》中賈府是如何過春節的

TAG:紅樓夢學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懷念從前,很戀舊的幾大星座,一起看看都有誰?
心絞痛的癥狀有哪些 一起看看
驚奇「矮人村」,一起看看背後的故事
有的電影,情侶就是不能一起看!
下雨天一起看雨的兩隻喵,這是我看過的最有愛的畫面
讓我們一起看看,「人中龍鳳」的手相具有哪些特徵!
中國無人機有多厲害?帶大家一起看看
在外就餐有訣竅,一起看看吧
一起看看建築中的那些熱鬧
古代文人最有名的四大風流事,最後一起看不懂
讓我們一起看看最難追的星座女有哪些
大家一起看看動漫裡面的那些卧室 有你喜歡的嗎
我想和85對情侶一起看場《愛樂之城》,你要來嗎?
與諮詢師一起看《歡樂頌》,你看懂的和沒看懂的,都在這裡了
集結《戰狼2》中的經典,哪些讓你感覺霸氣十足,我們一起看看
10部最值得全家一起看的經典親子電影!有笑有愛,最適合長假尾聲了
我們一起看看片酬最高的那位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呢?
當年和你一起看《奮鬥》的人,現在過的還好嗎?
7 月一起看課外書:《宇宙的尺度:從無窮大到無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