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后妃系列·孝淑睿皇后

清后妃系列·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


【簡介】


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原正白旗包衣後抬正白旗滿洲喜塔臘氏。原任內務府大臣副都統和爾經額之女。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生。乾隆三十九年,選為皇十五子永琰嫡福晉,四月二十七日,行皇子大婚禮,冊封為皇子福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日子時,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寅時,生永琰第二子綿寧,即為宣宗。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七日申時,生永琰第四女,即為庄靜固倫公主。乾隆五十四年,恩封皇十五子永琰為嘉親王,同封為嘉親王福晉。乾隆六十年十月十三日,高宗上諭歸政,皇十五子嘉親王繼位,即為仁宗嘉慶帝。嘉慶元年正月初四日,以東閣大學士王傑為正使,禮部右侍郎多永武為副使,冊立為皇后。嘉慶二年二月初七日未時崩,年三十八歲,停靈吉安所。五月,冊謚曰孝淑皇后,暫安靜安庄。嘉慶八年十月十一日奉移西陵,二十二日奉安昌陵地宮。道光元年三月,宣宗尊謚曰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聖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文宗加上尊謚「敦裕」二字。咸豐十一年十月,穆宗加上尊謚「昭肅」二字。

清后妃系列·孝淑睿皇后



圖為孝淑睿皇后朝服像


【入宮背景】

高宗對於自己子孫的婚配情況,與乃祖聖祖康熙帝一樣,一般都是按照「批次」來,所謂批次,即是根據皇子或皇孫的年紀,再跟選秀女的年紀相比對,符合某個年紀,即進行指婚。年長於仁宗的皇十一子和皇十二子,均在乾隆三十一年被指婚,並且在乾隆三十五年成婚,於是按照順序,比他們小了八歲的皇十五子,也就是仁宗,便在乾隆三十一年的八年後,乾隆三十九年時,被父皇指婚了。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後來高宗自己的說法,他是在乾隆三十八年將皇十五子永琰秘密建儲的,而在次年進行的指婚行為,二者必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從整體來看,乾隆帝在給皇十五子指婚的時候,恰恰是選擇了家世出身不那麼突出的一位,以掩蓋秘密立儲的事實,這位家世出身並不那麼突出的一位即是包衣出身的孝淑睿皇后。


關於孝淑睿皇后的家世,有待後面具體分析,這裡為何說是刻意選擇了一位出身不突出的嫡福晉,可以通過前後進行對比。


八年前,高宗為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二子永璂指婚,皇十一子永瑆是高宗在晚年比較寵愛的一個兒子,高宗將一等公傅恆的女兒指婚給了他,傅恆是孝賢純皇后的親弟,屬於內親,是公爵又是大學士,門第無可挑剔。皇十二子永璂是繼皇后納喇氏的兒子,一般認為不被高宗所喜,高宗將蒙古王公里一位台吉的女兒指婚給了他。再看六年之後的乾隆四十五年,高宗為皇十七子永璘指婚,對象是鈕祜祿弘毅公府的嫡系,一等果毅公、兩廣總督、刑部尚書阿里袞的幼女,門第一樣無可挑剔。這樣相比之下,上數六代只有父親做官超過了三品的孝淑睿皇后,門第真的很尷尬。


順便提及,有人認為高宗給仁宗指婚,特地選擇了出身不好的孝淑睿皇后,是怕外戚專權。這或許是個有趣的角度,但是先不提清代從制度體系上將外戚本身就很難奪權,具體到高宗身上,想想高宗是如何重用孝賢純皇后的家族的,就能發現高宗本人恰恰正是一個重用後族的帝王,所以「抑制後族」的角度恐怕並不合適。

【家族背景】


孝淑睿皇后出自昂果都理巴顏系喜塔臘氏,她們家族的始祖昂果都理巴顏大概是明初的人士,生有七個兒子,形成了龐大的後裔群。


其中,昂果都理巴顏第一子都理金都督一支,在明代女真社會中頗有地位,世稱都督,特別重要的是,都理金都督的孫女,即是興祖直皇后,也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母,而都理金都督的玄孫女,則是顯祖宣皇后,也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生母。


因為這種特殊的關係,昂果都理巴顏系的喜塔臘氏在清代被稱為「舅家」,在入關之前,得到了太祖和太宗兩代的特別尊重,委任與他們守護永陵的重任,並且免除了一些賦稅。但是正是這種「特別尊重」,反而讓這支喜塔臘氏後來的身份停滯不前。這是因為在清初的時候,隨著入關進程的發展,「能夠從龍入關」變成京旗,是旗人身份提升的一個重要前提。而這支喜塔臘氏因為「舅家」的身份要看護永陵,所以多數沒能「從龍入關」,一直是東北旗人的身份,這也就基本失去了在朝廷出仕的機會。


話再說回孝淑睿皇后。孝淑睿皇后的一支喜塔臘氏,是昂果都理巴顏第五子薩璧圖的後裔,本身在昂果都理巴顏系的喜塔臘氏中,他們就是「邊緣支系」,清初時,薩璧圖的玄孫一位叫阿塔的,並沒有參與守護永陵,而是作為正白旗包衣的佐領「從龍入關」,這才「有幸」得以在朝廷出仕。阿塔的兒子叫扎格,也是包衣佐領。扎格的兒子安泰,是個內務府閑散包衣。安泰的兒子叫愛星阿,做到內務府員外郎。愛星阿的兒子叫常安,是個內務府柏唐阿,而這位常安,就是孝淑睿皇后的祖父。這樣算來,孝淑睿皇后祖輩,得官最高者只有曾祖父愛星阿,但也只是位從五品的員外郎罷了,門第實在是一般。

另一方面,阿塔一門並不是沒有名宦,安泰的親兄弟的孫輩,有一位叫來保的,算起來是常安的隔房堂兄弟。康熙年間由庫使出仕,雍正朝做到內務府總管,到了乾隆朝則做到了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得謚文端,是一時的名臣。正因為這個原因,在乾隆六年時,阿塔一支從正白旗包衣抬旗正白旗滿洲,擺脫了包衣籍。不過來保的得勢對於孝淑睿皇后這家而言,除了跟著一起抬旗之外,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影響了。

清后妃系列·孝淑睿皇后



圖為喜塔臘氏簡圖

【家庭情況】


真正讓孝淑睿皇后家庭門第提升的,正是常安的兒子,孝淑睿皇后的父親和爾經額。他由內務府出身,具有相當的辦事能力,所以做到了內務府大臣和副都統的官職,這也是孝淑睿皇后直系親屬里第一次躋身三品以上的高官。


由於孝淑睿皇后一支屬於剛剛形成的官僚家庭,姻親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了。和爾經額先後娶有三位夫人,原配瓜爾佳氏,繼配李佳氏,二繼配王佳氏,孝淑睿皇后是王佳氏所出的。從這一點,加之和爾經額在乾隆四十八年已故的信息來看,孝淑睿皇后很可能是小女兒。另外,孝淑睿皇后有四位兄弟,其中前三位應該都是哥哥,第四位可能是弟弟。


孝淑睿皇后的三位兄長里,除了次兄隆住去世較早外,長兄盛住和三兄孟住都在嘉慶帝即位之後被重用,任為內務府大臣、尚書、駐防將軍等高官。但是仁宗越是想要重用,這兩兄弟越是不肯爭氣似的,屢屢犯錯,也屢屢被仁宗所申斥。仁宗曾經在上諭中嚴厲批評他們說:「朕在藩邸時,深悉其(盛住)為人器小貪利。」「盛住為人,朕所素知,伊糊塗狂妄,屢獲愆尤。」「(孟住)殊屬無用糊塗之至。」至於孝淑睿皇后的弟弟,名叫齡住,大概年齡比孝淑睿皇后小了不少。他嘉慶朝末年才出仕,道光朝仕至按察使,道光帝還曾經特地說過:「齡住系朕認識之人,看去尚似拘謹,但其居官聲名及有無才幹,不能深知。」

清后妃系列·孝淑睿皇后



圖為孝淑睿皇后家系略圖


【入宮之後的生活】


孝淑睿皇后在乾隆三十九年入宮之後,經過了五年不到的沉寂期,從乾隆四十四年懷孕,開始生育,乾隆四十五年生育皇二女,乾隆四十七年生育皇二子,乾隆四十九年又生育皇四女庄靜固倫公主,乾隆五十年四月再次懷孕,結果在七月十四日小產,從此身體情況愈發不好,也停止了生育行為,直到後來病故。根據很多年之後仁宗上諭的說法,「先皇后逝世,蒙皇考賜謚孝淑。」大概孝淑睿皇后在世期間,其淑婉的作風還是得到了相當的肯定的。


根據清宮醫案的記載,孝淑睿皇后入宮之後身體較為健康,只是偶爾感冒。但是自從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二十一歲開始生育之後,連續幾胎,導致血氣漸虧,月信失調,乾隆五十年,又把已經三個月的一胎小產,從此之後身體愈發虛弱。高宗歸政之後,又有一系列的儀式操勞,似乎也加重了她的病情,導致其在嘉慶二年崩逝。


崩逝的當天,正好是仁宗前往社稷壇祭祀社神和稷神的日子,仁宗一早便出門行禮,之後駕幸圓明園,未時孝淑睿皇后崩於宮內,仁宗得信後才趕緊回宮臨奠。


【身後事】


孝淑睿皇后崩逝之後,仁宗當天下達上諭,說「王公大臣官員等雖有素服之例,但皇后冊立甫及一年,母儀未久,且昕夕承歡,諸取吉祥。此七日內,圓明園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見人員俱著常服,惟不掛珠。此禮以義起,天下臣民等自當共喻朕崇奉皇父孝思,敬謹遵行,副朕專隆尊養至意。」即是為了照顧太上皇高宗,而減輕了孝淑睿皇后喪儀的規格。


另一方面,仁宗從自己這一方面也對孝淑睿皇后的喪儀降低了不少規格,在喪期第一個月內,尚有數次親臨奠酒,奉移靜安庄暫安時,也親臨目送,但是從滿月禮開始,除了百日大祭之外,之後的二滿月禮、三滿月禮,乃至於周年禮、二周年禮、三周年禮等,都是派皇二子綿寧行禮的,這也被指為仁宗和孝淑睿皇后感情涼薄的體現。大概唯一能夠寬慰孝淑睿皇后在天之靈的,就是其子綿寧後來得即大統,成為了清代少有的嫡出皇帝吧。


值得注意的是,在孝淑睿皇后身後,其家族作為官宦子弟,且有了承恩公的門第,逐漸受到朝廷重用,孝淑睿皇后的侄子慶林,仕至奉天府尹,侄孫崇綸,仕至湖北巡撫,侄曾孫裕長、裕祿、裕德三兄弟皆做到一品大員,都是晚清名臣。更特別的,清末名角奚嘯伯,也是孝淑睿皇后本家哥哥的後裔。這應該是孝淑睿皇后當時所難以想像的發展。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玄雅 的精彩文章:

清宗室系列·葉布舒
清后妃系列·端恪皇貴妃
清宗室系列·和碩惇親王
清代腰帶顏色小貼士
清宗室系列·和碩和親王

TAG:橘玄雅 |

您可能感興趣

嘉慶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