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

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

昨夜說的黑月白月誦兩重戒法,這是世尊金口所宣。佛將涅槃時,阿難尊者問佛:「未來比丘以何為師?」佛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波羅提木叉華言別解脫,謂身口七非五篇等戒,不犯則能解脫。以波羅提木叉為師,即以戒為師也。戒條既多,怕會忘記,故黑月白月都要誦戒,以便記持不犯。曾受某戒,許誦某戒。聽某戒,未曾受過的戒,不許誦。不許聽,未受而誦而聽就不合法。故誦戒法師在誦菩薩戒前問曰:「未受菩薩戒者出否?」維那答曰:「此中無有未受菩薩戒者。」誦比丘戒也要這樣問。

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


佛門弟子共有七眾:一、比丘,二、比丘尼,這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三、式叉摩那,此雲學戒女,習學六法故;四、沙彌,五、沙彌尼,這是男女之受十戒者;六、優婆塞,七、優婆夷,此是男女之受五戒者。沙彌不許聽誦比丘戒,怕沙彌見比丘犯戒而生我慢貢高,輕視比丘。故誦戒之前,沙彌進齋堂,頂禮長跪,上座撫尺云:「諸沙彌諦聽,人身難得,戒法難聞,時光易度,道業難成。汝等各凈身口意,勤學經律論,謹慎莫放逸。」沙彌答曰:「依教奉行。」上座又說: 「既能依教奉行,作禮而退。」沙彌一拜起,問訊出堂,沙彌出堂之後,才開始誦戒。


受了佛戒,當下即得清凈戒體,即得解脫,即入佛位,位同大覺,是真佛子。受佛戒,是難得希有之事,所以受戒後,要謹慎護戒,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僧祇律》云:「波羅脂國有二比丘,共伴來詣舍衛,問訊世尊。中路口渴無水,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飲,一比丘看水見蟲不飲。飲水比丘問言:『汝何不飲?』答言:『世尊制戒,不得飲蟲水故。』彼復勸言:『長老但飲,勿自渴死,不得見佛。』答言: 『我寧傷身,不毀佛戒。』遂便渴死,即生忉利天上,天身具足。是夜先到佛所,禮足聞法,得法眼凈。飲水比丘,後日乃到佛所。佛知而故問:『汝從何來?為有伴否?』彼即以上事答。佛言:『痴人!汝不見我,謂得見我,彼死比丘,已先見我。放逸懈怠,不攝諸根,雖共我一處,彼離我遠,彼雖見我,我不見彼。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進不懈,斂攝諸根,雖去我遠,我常見彼,彼常近我。』」


和這位持戒比丘比較一下,我們是一天到晚烏煙瘴氣,和豬八戒一般,那裡像佛的弟子呢?佛制比丘喝水,要用濾水囊,把水濾過才喝,中國現在誰用濾水囊呢?佛又方便,喝水時只許用肉眼觀水,不許用天眼觀水,因為用天眼觀,則水中蟲多,皆喝不得,勉強喝了,又犯戒故也。所以不管你看見水中有蟲無蟲,照《毗尼日用》規定,凡飲水都要都要持偈念咒,偈曰:「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咒曰:「唵縛悉缽羅摩尼莎訶。」


時光易度者,一日十二時辰,晝六時,夜六時,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四刻,一刻十五分鐘,一分六十秒。時間是剎那剎那的過,剎那剎那的催人老。你們沙彌,自出娘胎至今,轉眼就二三十歲,你看時光是不是易過?道業難成,初出家的道心都好,日子久了,就懈怠起來,所以說:「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問佛要錢。」既道心不長,道業就難成了。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呢?所以最後就囑咐你們說:「汝等各凈身口意,勤學經律論,謹慎莫放逸。」勤者精進不後退,如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分晝夜,行住坐卧,朝於斯,夕於斯,磨鍊身心,清凈三業。經者,徑也,即了生脫死之路徑。律者,戒律,即五戒、十戒、比丘、菩薩等戒也。論者,佛大弟子發揚經律之妙義的著作。汝等沙彌,既發心為道,就要勤學經律論,勿空過日。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法布施的功德
一代高僧圓拙老法師
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环境
龍樹菩薩對遠離淫慾的精要開示!
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的神奇故事

TAG:小和尚 |

您可能感興趣

虛雲老和尚: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
有戒可犯是菩薩 無戒可犯是外道
神似企鵝的呆萌鳥類,看到同伴死在面前依舊毫無戒備
唯一對我國毫無戒心的國家是誰?相比某國,真是人和豬的區別!
無戒指,麥迪進名人堂遭質疑?可近5年這3人2冠都難入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