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鍊探索:小周天功法

修鍊探索:小周天功法


修鍊探索:小周天功法




修鍊探索:小周天功法


普及小周天功法簡述


普及小周天的訓練,是以養足元氣,打通任督二脈為主的。它在功法程序上大致分以下幾個步驟:


一、收心求靜。

二、煉養丹田。


三、積氣沖關。


四、煉養周天。


這裡雖然沒有丹道周天那樣嚴格的火候。但還是要有一定的火候要求的。每一步均需達標。在積氣沖關完成以後,若需直接轉入大周天訓練,亦可跳過還虛靜養一節,在元氣充足的情況去通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亦可先還虛靜養,待經絡周天出現元氣充分活躍的條件下去轉通大周天。


下面說一下每一步主要要求:

一、收心求靜:


「氣功非氣功,全在意念中。」氣功訓練是以心意訓練為核心的。入靜是心意訓練的基本要求。所以,要進行周天功的訓練,第一步需要收心求靜。


要靜到什麼程度才算標準呢?對於傳統的丹道周天,收心的階段,稱之為煉己還虛。要求身心要大靜,回到先天虛無態,才能進行先天的精氣神的內煉。而我們普通的周天功,雖然沒有這樣的要求,但也要是心平氣和。也要收拾雜念以達到基本的靜心要求。在呼吸上,要達到呼吸柔和,緩細勻長,以耳中聽不到聲音為止。在意念上,要心意輕微,恬然自得,坐久不累,不煩不燥,雜念不起,一念微微,心境堪然的效果。


二、煉養丹田:


要能有力的去打通任督二脈上的難關,就要有充實的元氣(能量)基礎。否則元氣不足,力量弱,就無法將這些難關沖開。造成氣機不上不下,影響正常生活。若是強行去沖,意重則容易上火。氣不足,強行用意引氣稱之為煮空檔。不但不能起到健身效果,反而為因為意重而生燥火。輕則產生上火證疾,重則燒傷經絡甚至臟腑,禍害無窮。

所以在通周之前,一定要做好煉養丹田這一關。自身元氣不足,我們可以去采天地的氣能,采入下丹田煉養。亦可直接意守丹田以養足元氣。總體要就是要溫養丹田元氣,使氣足方能通周。


三、積氣沖關:


在丹田氣足的基礎上。已經有足夠的信心與力量去沖關時。則可以意引氣按小周天的路線去沖關。行氣的路線是督升任降。從下丹田起,至會陰、尾閭、命門、夾脊、大椎、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後回下丹田。為什麼要督長任降呢?這是氣性決定的。陽氣升、陰氣降。督脈為陽脈,主升。任脈為陰脈,主降。這是原則。也有人出現倒轉周天的現象。若是自然出現的,則順其自然。若非自然出現,不要人為的去倒轉周天,否則會出現不良的後果。輕則氣逆,後則咳血吐血。遇到沖不過去的難關(如玉枕關),要多意守此處,往這裡聚氣聚能,氣足了一衝而過。


四、煉養周天:

在周天已通的情況下。要把握一個原則,三分練,七分養。以煉養元氣為主,以轉周天為輔。在溫養中自然融入真氣溫蒸全身的境界中去,甚至可以直接進入虛無狀態。待經絡周天出現,說明小周天目標已經達到,可以根據情況轉入大周天的訓練。


小周天氣的運行的起止路線


在運氣通周之前,一定要掌握好小周天行氣的起止路線,準確的按線路以意引氣去沖關。


行氣的具體起止路線為:從下丹田起-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小周天功的功前準備工作


在正式打坐之前,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可以使練功得到更好的成效。主要方面如下:


A、打坐前,先凈身。先排盡大小便,以免功中憋得難受。然後漱漱口,使口中清淡,沒什麼味,容易靜心。


B、關好門窗,堵上風源。可以防止功中傷風,也可以防止意外驚功。保證室溫在10度以上,亦不可過熱過悶。


C、可以對室內光線進行調整。拉上窗帘,防止室內過亮。打坐時,要背光打坐。


D、最好坐在硬板床上或凳上,這樣比較穩當,要墊上軟的東西,如坐墊,利於氣血運行。


E、寬衣解帶,凡是不利於氣血運行的,象手錶、眼鏡,發卡,領扣,皮帶等,最好都解開,鬆開。鬆緊帶不宜過緊。


F、若功前有做較大的體力勞動或量大的體育運動。先休息一陣,放鬆平靜後,再開始打坐練功。


小周天功的打坐姿勢與要領


練功的姿勢問題,稱為調身。姿勢的調整直接決定了你練功的效果問題。我們小周天是以坐勢為主。可以採取盤坐式:包括單盤、雙盤或普通盤。建議採取單盤或雙盤。對於一般人而言,可能盤坐久了,容易兩腿發麻疼痛,甚至影響入靜。所以不能盤坐的練功者可以採取普通坐,就是坐在椅子上,不要靠住。尾閭處坐在椅子邊緣,露出會陰。這樣容易把腰拔起挺直,保證氣血通暢。


手勢:可以兩手交疊捂於下丹田處,男子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女子相反。(即男子左手心捂著下丹田,右後心捂著左手背。女子相反)


按以下要領進行身體姿勢的調整:


塞兌垂簾:意思就是要輕閉口目。許多功法在輕輕閉口的同時,要求舌頂上顎,稱為「搭鵲橋」,作用是接通任督二脈,利於周天氣機運行。同時,舌頂上顎,有利於口中生津。再配合觀照玄膺(下顎舌根處),就能很快的產生金津玉液,對乾燥綜合證有特效。金津玉液既是練功的成


效之一,同時,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固本培元大有補益。兩目垂簾的要求是兩眼似閉非閉。」兩眼皮「放鬆輕閉的同時,要留出一條縫,不要閉緊,」令兩眼朧朧然「,眼中留出微光看鼻尖(端),即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有什麼好處呢?睜眼練功,容易使心著意於外物,使神氣耗散。而兩眼緊閉,或微閉的同時,這樣不容易明心見性,甚至有些練功者就此入睡,容易使神昏氣暗。犯修鍊的大忌。兩目垂簾時,留出朦朧的光觀鼻端。容易入靜,入定,在靜定之間,本性靈光自然會在兩眼中顯現。也就是所說的明心見性。釋迦牟尼就是通過觀鼻端白頓入大道的。


虛靈頂勁:其要領是以頭頂百會穴為中心,頭有意識的向上頂,往虛空中頂。這個作用,從我個人體驗來看,第一、有利於氣機的上行。使頭部得到真氣的滋養。第二、容易使大腦處於空白狀態,利於放鬆入靜。第三、使人的意識、神自然的照射鹵門(天門)。天門是陽神的出入之處,長期訓練,對開天門有利。第四、有利於糾正不良的坐姿,使頭部保持正中,頭部過仰,不利於呼吸。頭部過低容易昏睡。還能使百會與會陰連成一線,利於含胸拔背。


面帶微笑:面部表情應處於微笑狀態。面帶微笑有這幾個作用:第一、面帶微笑的時候,人的心情也會隨之愉悅,這就有利於我們修鍊。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鬆法,人在微笑的時候,全身都會處於松馳狀態。第三、笑是入靜的法門,人在笑的時候,大腦會處於一種空白狀態。有利於我們入靜甚至入定。第四、人在微笑的時候,會有提肛縮腎的感覺,是很好的強腎功法。


沉肩垂肘:兩肩自然下沉,兩肘自然下垂。手結定印或其它手訣,稍稍用意調整兩手臂的角度,調整到百會氣感最強時為度。這是古今實修者共同總結的東西。正確的姿勢,可以採集宇宙超能。有助於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


含胸撥背:一些練功者因為沒有掌握要領,在打坐入靜的時候,為了坐得端直,喜歡硬性的挺胸收腹,把上身挺直。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做法。如果將身體硬性的綳直,容易造成身體緊張,不利放鬆入靜,不利氣血通暢。正確的做法是,應把胸口略為內收(含胸),身體稍向前傾,這樣身體就會自然放鬆豎直。胸口過挺或過分內收,都會導致氣滯胸口。出現胸悶心慌的偏差。甚至出現胸口氣堵的現象。撥背就是要腰背舒坦挺直,不要蹋腰。這是練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姿勢。彎腰練功,就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疲勞的現象。長久了就會得佛家八大禪病中的「柱病」。


松頸松腹:很多人在練功時,一吸氣,勁部就繃緊了。稍稍用意,頸部就處於一種緊張狀態,氣血不能通行。弄得頭暈頸酸。無法正常練功。因此,練功時,頸部一定要松馳。同時,腹部的松馳,才不至於使氣集於心窩部,以至胸口氣堵。


靜功的調身,主要就在於這六點。這個形態的標準與否對練功成敗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功法]收心求靜


收心求靜可以說是每一部靜功必須的基礎。


未經過入靜訓練的人,心是很亂的。心煩意燥,思緒亂飛。雖然平時我們沒什麼發覺,而一旦閉目打坐,反觀自心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心思天馬行空,什麼都想,甚至心煩意亂,坐上幾分鐘就急急下坐,無法再坐下去,後面的功法當然就沒法談了。所以,練功的第一步,得把這顆心安靜下來。


內丹功與禪定,對靜的標準要求比較高。對於普通周天功的訓練,當然不需要這麼高的要求,但也必須要有一定的靜的基礎。否則心不靜,氣不凝,也就難以達到練功的目的。


收心入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觀想,如觀想蓮花;也可以守竅,如意守下丹田;也可以聽音入靜,如聽一些優雅的古典樂,佛樂等;也可以守虛空;也可以通過誦念禪詩、佛號或經文等;也可以數息守息。方法眾多,不一而論。但心未靜時,我們一般不主張以守竅來入靜。因為心不靜時,竅穴守不住。若是強守,則會造成意重上火的情況。通過觀想,心意過亂,也想不出東西來。觀想不細微,也達不到效果。可以建議通過一些音樂或誦念禪詩或聖號做到初靜,也可以通過數息守息入靜。


打坐最好面東而坐。剛坐下來時,因為人剛靜止下來,心比較興奮,呼吸比較粗重這時候不要急於入靜。先微微注意一下自己的鼻息。如果粗重,就安靜的坐上一回,哪也不守,雜念也不要控制。過一會再微微注意一下鼻息。發現呼息平緩不粗了,心情比較平靜了。然後開始按打坐要求調整好練功姿勢。然後再觀注一下呼吸。不喘不粗,平緩柔和之時,心也相對比較安靜了。這時開始吐濁納清以凈化身體,方法是:


先行「赤龍攪海」用舌攪舌下華池(下顎,下牙以內的空腔處),來回數遍,然後吐濁納清,先轉頭向非東方的地方(南方或北方),微微張口,以口呼氣,想著將身中的混濁之氣全呼出去,呼到天的盡頭,呼氣要緩和,以耳中聽不到呼吸聲為度。然後以鼻柔勻細長的吸氣,將東方清氣吸入體內,如此一呼一吸為一息,共做三息或九息以排除身中濁氣。


再接下來,再微微觀注自己的呼吸,如果呼吸還比較重,雜念還比較多,你就數息。數自己呼吸的次數。數到雜念少了,呼吸平緩了,放棄數息的意念,只注意呼吸在鼻間一來一往的感覺。開始耳中會聽到呼吸聲,不要控制,繼續只注意這呼吸一來一往。慢慢的呼吸就微弱下去了,聽不到聲音了,只有微弱的呼吸一來一往。心也比較安靜了。坐在那裡,不煩不累,很輕快舒服,心裡雜念不起,一念微微,有一點喜悅感覺,清清靜靜的。就守著這個清靜一段時間。細心享這個身心寧靜的感覺。順其自然勿忘勿助的深入下去。


初期的訓練達到了這個要求。在以後每次收心入靜時,都能較快的進入這個狀態。則可以開始下一步煉養丹田的訓練了。


[輔助功法]採氣聚氣法


為什麼要採氣聚氣呢?按照傳統周天功的練法。一般不採氣聚氣。全靠意守丹田蓄養體內那一點點的真氣。真氣足了以後,再去積氣沖關。這樣氣比較弱,而且見效較慢。而我們採取開放的訓練方法。借用外界的能量與自身的能量一起,去積氣沖關。這樣力量就足,功效來得快,功能功力就能迅速提高。


採氣的方法很多。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這裡介紹兩種採氣聚氣的方法。一種是有形的,一種是無形的。都來源於中功的功法,分別介紹如下:


一、聚氣法:


自己習練周天功或開天目訓練之前,可習練聚氣法。


意念:把自己置於宇宙之間。默念「我在氣中,氣在我中,天人合一,氣為我用。」


做法:全身放鬆,觀想到自己在朦朦宇宙真氣中之後,用右手掌在下丹田處劃圈,男向左旋轉,女向右旋轉,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劃在內,再從大劃至小。劃時意想宇宙的真氣能、光能被你調過來,向劃圈的中心點小腹處聚集。


功效:這是一種快速聚氣的開放型妙法。借宇宙真氣通周天,無需「積氣沖關」,可用此法在很短的時間內,使體內真氣聚滿,然後進行周天運行或進行開天目的訓練(有足夠的真氣去激活松果體)。


原理:一桶水,沒人動之前,非常平靜。用一根木棍在桶里,沿著一個方向旋轉之後,在旋渦的中心點,便產生很大的壓力和向心力,即使是把木棍抽出去以後,在一段時間內水也仍然向著旋渦點聚集。宇宙間的真氣在正常情況下,相對平靜。當你用手掌對著自己做環行運行時,周圍的氣均被手掌攪動起來。與水的原理一樣,在手掌劃圈的中心點,產生最大的向心力和壓力。宇宙的真氣,向這一點聚集,即使是手掌不做劃圈運動,但周圍的氣在一段時間內,仍然向原中心點聚集。所以此法可將宇宙間真氣在最短的時間內集滿周身。


二、實態場氣的采聚密法:


這個是指采日月山川、花草樹木以及各種實體的


能量。方法是:把採氣部位與採氣目標用意念連成—體,假設有一個透明的塑料軟管,一端有一個巨大的漏斗,把采聚對象包容,另一端從百會插入體內,垂直接到下丹田部位,開通意念,將實態物體場氣調入體內,如軟管插入油桶用口猛吸導出能源,然後,將出口插入油桶一樣。也可以想像這場氣沿管路自動地通入下丹田,此時,小腹向下的兩腿部位意念封閉,要細細體察日月山川、花草樹木場氣在源源不斷地往吸進入,進入小腹,不斷往上漫延,無論是站、坐或卧,只要能放下萬緣,全身放鬆,仔細體察,就會感到氣往上漫延,不斷向上湧現,並出現氣脹的感覺;很快脹到腹,脹到胸,繼續向上漫延,當漫延到喉嚨部位時,兩大腿處的"閘門』就要打開,讓氣順兩腿往下流淌,下到湧泉,湧泉用意念封住,感到兩腿氣滿發脹時,再令氣重新向上漫延,一直漫延到喉嚨。不要繼續往頭部漫延,採到頭部時效果不好。如氣已進入頭部,要用意念把湧泉打開,把氣往下放出去—些,然後再把湧泉封住。氣採到喉嚨就足夠了。


用這種方法聚集實態場氣很快就可以采滿體腔,快的人兩三分鐘就可以完成。而前一種采空中宇宙之氣時,敏感的人幾秒鐘之內,體內的氣就能充滿。上述兩種方法均是修鍊家不會輕易透露的密中之密。掌握這兩種方法在辟穀中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這兩種方法屬於無形的采聚密法,在別人不知不覺中,你已充了電,保持最高能量狀態。


以上兩種採氣聚氣的方法,可以在小周天之前做。做完以後,可以意守丹田進行溫養元氣。在平時空閑時間,亦可隨時隨地的進行氣能的采聚。


[第二步功法]煉養丹田


煉養丹田,即意守丹田法。可以在採氣聚氣之後,也可以在靜坐後單獨進行丹田溫養。但前提要求是,溫養丹田一定要求靜心。在收心入靜達到要求的入靜狀態時,再開始意守丹田進行溫養。心不靜不要守丹田。否則雜念紛飛,守不住丹田。強行意守則會引起丹田火燥,頭暈腦脹的偏差。


煉養丹田的原則是,勿忘勿助,似守非守。在心靜下來以後,微微著意于丹田。兩手交疊捂著下丹田。心意微微的體會丹田的溫熱舒服的感覺。若丹田不熱,可以輕輕意想下丹田有一個火球或太陽,丹田迅速溫熱起來。然後似守非守,勿忘勿助的守著。漸漸的丹田開始如溫泉浸泡一般,暖融如春,異常舒服,接著暖融感慢慢向全身擴散,直至全身都處在元氣溫蒸之中。這裡有個過程,剛開始,只有丹田暖熱。練功一段時間後,元氣更為充足,則會向全身溫延。就細心體會,溫養。不即不離。始終體會在丹田溫


蒸的快感之中。


要收功之時,微微著意,全身的真氣往下丹田處匯聚,然後溫養幾分鐘後,加意真氣凝聚成團。然後收功下坐。要慢慢的活動身體,不能突然動作。然後做收功輔助動作以強身健體。


有些人適合練觀想法的,也可以在靜心以後,用觀想的方法煉養丹田元氣。我們採取觀白蓮煉養元氣的方法,方法如下:


靜下心後,觀想下丹田處盛著一泓明凈的清水,清水中皎潔的長出一朵白蓮。白蓮靈靈欲動,潔凈不染,在陽光的照耀下,盛開的白蓮中泛出清潔的清氣。慢慢的向小腹彌散開來。小腹清氣越來越濃,漸漸的向全身漫延開來。最後身全都處在白蓮皎潔的清氣溫蒸之中。欲收功時。想著全身的清氣都往下丹田白蓮處凝聚,最後在白蓮處凝聚成團,形成一個光亮的小球。然後慢慢起身活動身體。


平時常進行這樣的丹田溫養,直至真氣充足時,再去引氣沖關。氣不足時不要強行沖關,以免後患無窮。


這裡還要提醒的是,對於女性練功者而言。在月經其間不要溫養下丹田。在經其可以哪也不守或是意守中丹田。因為經期意守下丹田會給下丹田造成過大的壓力,氣血會往此處匯聚,就容易造成血崩,有生命危險。


[第三步功法]積氣沖關


關主要指小周天行氣的過程中,任督二脈上不容易打通並通過的位置。這裡有三關之說:即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尾閭關在尾閭穴處。夾脊關在命門至大椎這一段。玉枕關在大椎往上至玉枕穴處(主要為玉枕這一處)。根據大多數練功者的經驗。在周天行氣的過程中,這些是最難打能的關卡。特別是玉枕關,又稱為鐵壁關。是難中之難。能在一次順利打通玉枕關的並不多見。在通夾脊關時還容易出大偏。從尾閭上夾脊關時,氣容易走岔道。這樣就會容易出現凶怒的性格,甚至自高自大,以為自己天下本領最大。古人稱之為「十字街頭」所以通關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把氣聚足,身體要調整好,形正氣順,成功才有保證。


那麼怎麼樣才叫氣足呢?


在我們溫養丹田以後,到了一定階段,在功中或在平時,微微著意下丹田,都能感覺下丹田暖融如春,似有溫泉蕩漾一般,好象溫暖的池水向上漫延將溢未溢,最後溢出向尾閭處流動之時。就表明轉周天的能量已足,火候已到。


這時候要凝神靜氣,不起雜念,微微著意(意不可重),以意引氣沿周天路線運行。注意這裡是引氣,而不是著力去拉。你意在前面引導,讓真氣自然流過去沖關。這裡有個小竅門,就是意在氣前一點。意到哪裡,氣自然跟到哪裡。沿著小周天的路線,溫暖的氣流從下丹田


流出來,流向會陰,這時會陰稍稍內提,將氣引向尾閭處,再上命門,上夾脊關,上玉枕最後至百會。氣過百會,體會氣自然下降下沉。象一注溫水自然往下流動一樣,經過上丹田,中丹田,最後返歸下丹田。這需要注意的事,第一次通關,在每一處關鍵穴位上,都不要急於通過。在每一個穴竅前,先停下來,微微意守這裡,讓氣往這裡匯聚(積氣),等這裡氣充足了以後,再一舉沖開,然後再到下一個穴竅前匯聚,足了再沖。在夾脊關時,一定要注意氣的準確路徑,不要讓氣走上岔道。意要輕,心要細。氣沖玉枕時,會比較不容易通過,這裡要多意守一會,氣足了再加一下重意,一衝而過。這時腦中會有一暈的感覺,有些人甚至能聽到頭骨的碎裂聲,這是正常現象,不要認為是偏差。氣上百會,後轉向任督。注意利用氣機下降的自然力,注意體會氣自然從任脈下行至下丹田。


待第一次沖關結束以後,再引一次周天,都能感覺氣在每一處都能暢行無阻,並且每一處氣流感覺都比較明顯真實之後,表明小周天已經打通。可以再引氣多轉幾次周天以鞏固效果。之後再引氣歸下丹田。溫養下丹田一段時間以後再收功。


小周天打通以後,下一步功法,就是與煉養丹田結合,邊煉邊養,以養為主,以煉為輔。保證真氣始終處於充盈狀態。到一定階段,不用意引,自然會出現經絡周天的現象。從而為下一步大周天打下基礎。


[第四步功法]煉養周天


在真氣充足,周天已通的情況下。接下來主要的功法就是煉養周天了。這裡的原則是以內養元氣為主,轉周天為輔。養佔七分,煉佔三分。


在收心入靜以後,先按第二步功法的溫養丹田部分,溫養丹田元氣。待元氣充分活躍以後。在引氣行於任督二脈轉小周天。一般一次以三十六轉為宜。然後收功繼續溫養丹田。任由丹田元氣彌散全身,讓全身處於溫養溫蒸的快感之中。當元氣似乎即將由盛返衰之時,則引氣歸元,收功,慢慢下坐。做一些輔助動作以鞏固效果。這樣煉養一段時間以後,元氣充沛之後,就會形成自然的條件反射。不要意引,也會自然流轉周天,這樣,經絡周天就形成了。再繼續下去,無論在功中或平時,氣可能已經超出了任督二脈的範圍,在後背成片狀的,大面積的往上跑。從前胸往下降,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優化。身體建康就有了根本的保證。



修鍊探索:小周天功法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鍊探索 的精彩文章:

修鍊探索:麒麟內丹功修持法

TAG:修鍊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修鍊探索:先天一炁功
修鍊探索:道家小還丹功法
修鍊探索:道家百日築基功法
修鍊探索:俠門睡仙功
修鍊探索:麒麟內丹功修持法
修鍊探索:九轉金丹修鍊法
修鍊探索:佛教十小咒
修鍊探索:九轉金丹修鍊法實修
修鍊探索:百歲腿腳不老功
修鍊探索:九轉還丹功之築基功
修鍊探索:女功煉己還丹圖說
修鍊探索:仙道長生法門
《金剛經》法句探索:九
《金剛經》法句探索:六
修鍊探索:以「道」養顏
《金剛經》法句探索:七
修鍊探索:道家入門九法
修鍊探索:北斗七星添油接命法
修鍊探索:修真圖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