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北倚「龍尾坡」卜湖建皇宮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皇宮是什麼地方?是皇帝和后妃、龍子龍女們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古代這可以真正的全國政治生活中心。這樣的地方,在古代是非常講究的。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北京故宮)

先秦時,為確保周王朝國運昌盛,周武王發現洛水、伊水地區是建都寶地,決定在洛邑(今河南洛陽)重建周都。但一直到周成王繼位後才有機會動工,指派召公復營洛邑。此即《尚書·召誥》所記載的: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體現劃建都。召公來到洛邑後,進行了考察,仔細測量、細心占卜,方最後確定了新城址。

秦漢以後,對都城皇宮的選址更是馬虎隨便不得,但獨獨明朝朱元璋例外,定都應天后竟然選址湖面——填湖造地建皇城。

應天,即今江蘇省省會、民國首都南京市,這地方是朱元璋的福地。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從元軍手裡攻下了集慶路,前後花了 10天時間。占城後,隨即易名「應天府」。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已解放的大背景下,朱元璋決定立國,定都應天。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太平天國的「金鸞殿」,今南京總統府內供展覽)

去過南京的網友應該都知道,南京雖然虎踞龍盤,是建國立業的形勝之地,但因為北邊緊靠長江,地理上並不開闊。明之前定都南京的朝代,城宮都在今大行宮、總統府一帶,離新街口不遠,新王朝的皇宮也可以建在這一帶。但大明的國師、風水大師劉基認為,那個地方不好,王氣已衰,認定鐘山一帶才是王朝新興之地。

朱元璋聽信了劉基的建議,同意宮城東移。

但都城、皇宮建設是一國之大事,事關國運昌盛。朱元璋雖然聽取了劉基的建議,但還是成立了「專家組」,由禮部官員、欽天監官員、工部官員、及通曉堪輿術的官員,組成了一個「專家論證委員會」。這些委員中,通風水的劉基、李善長、宋濂、李思迪、王禕等人是少不了的。

論證的結論是,贊同劉基的意見,決定由劉基來主持都城的總體規劃。所以,清代國學大師顧炎武在其《肇域志》一書中稱:「洪武丙午八月,拓金陵,命劉基卜新宮於鐘山陽。」

劉基把宮址選在城東,鐘山(蔣山)西南麓,背倚風水穴節點「龍尾坡」富貴山。當年這裡是燕雀湖,一片湖水,連朱元璋也覺得意外。但劉基說,這裡風水好,可保皇帝萬壽無疆。可能正是這「龍尾坡」一名,讓龍的化身的皇帝朱元璋深信這裡是龍興之地,龍脈所在——太吉利了。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填此一片大湖,工程量可不是一般的大。當時也沒有推土機、挖掘機這些現代化重工設備,填此湖的難度可想知,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說法。現代考古發掘時發掘,當年朱元璋為填此湖,打下了許多大樁,以防地面下沉,可見當年填湖費了多少事。

為填湖,傳說朱元璋還殺人了。住在湖邊不遠處有一個老人叫田德滿,「田德滿」諧音不是「填得滿」嗎?迷信的朱元璋覺得是天意,便封他為湖神,將他投進湖中墊底。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燕雀湖外側的湖面尚,現叫前湖,在明城牆外,孝陵西南)

明皇宮址是填湖形成,地形前高後低。建成沒有多久,地面下沉,宮殿開裂,出現了工程學中常見的「不均勻沉降」現象。

有人引用了《管子·度地篇》奏稱,「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

皇宮址不好,遂成朱元璋的一塊心病,也是他日後多次欲遷都的重要原因之一。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十三)中提到朱元璋當年說的話——

「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唯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老矣,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廢興有數,只得聽天。唯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

歷朝皇宮都建在地勢高處,朱元璋獨填湖造地,地名透露這裡不一般

(明朝南京皇宮已在清末太平天國與清軍作戰的戰火中焚毀,圖為遺址)

後來,四子朱棣(明成祖)入靖內難,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皇權,坐上龍椅後,即把大明王朝的都城遷到了現在北京,並在元朝都城的基礎上,另擇址營建皇宮,此即今北京故宮,也算圓了朱元璋生前遷都之心愿!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中國哪個省的雞最好鬥?這個省的人似乎就有這種性格,自古愛抗爭
金正南遭毒斃仍是謎團,看看古代皇家下毒秘法,就明白為何案難破
明朝首都打算搬到安徽鳳陽,劉基僅用9個字,便成功勸阻了朱元璋
杜甫嫌家裡雞亂飛不衛生,想出一法子,現在不少人家都這樣養雞的
一件元代鎮館文物顛覆《西遊記》,沙和尚給唐僧打傘,誰創作的?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