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回陽救逆法,腎虛盜汗要重視

回陽救逆法,腎虛盜汗要重視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盜汗這種疾病對生活的影響。盜汗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盜汗可能是腎陰虛的一種體現,那麼盜汗的癥狀有哪些,今天讓小編給大家帶來盜汗的穴位按摩調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盜汗是一種夜裡渾身流汗的一種病症,有的時候是輕度的,那麼盜汗的特徵有哪些呢?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症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 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回陽救逆法,腎虛盜汗要重視

盜汗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我們要如何應對盜汗的毛病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此名,中醫認為盜汗多為腎陰虛所致。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1、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盜汗怎麼辦?教你按摩穴位調理

西醫來講盜汗是結核,甲亢的常見癥狀,治療時要注意區分。中醫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通俗來講盜汗就是「腎虛」的典型表現。

按摩治療盜汗應以滋陰降火,調節陰陽為主。囑病人取仰卧位,兩腿屈曲,兩手掌對搓發熱後,從三陰交過踝關節至大趾根外一線往返摩擦,操作至透熱為止,接下來左右手分別搓湧泉穴至局部發熱;後以拇指指腹正時針按揉三陰交,復溜二穴各五到十分鐘,以使病人感到微微發熱為好。接下來同樣方法反時針按揉合谷穴五到十分鐘,以使病人感到有酸脹感為好,其中按揉三陰交,復溜二穴用力方向要朝向頭部,按揉合谷穴用力方向宜朝向手指遠端方向。堅持治療一個月,往往效果明顯。

復溜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腎陰虛容易出現盜汗,按揉此穴可以起到滋陰潤燥,回陽救逆,消腫、利水的作用,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亦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是治療足陰經病患的重要穴位,按揉之可以補血養陰,增強治療效果。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揉之可以起到疏風解表,通降胃腸的功效,合谷屬陽,復溜,三陰交屬陰,一陰一陽,一補一瀉,增強盜汗治療效果。

腎虛盜汗的按摩治療,在手法上應該注意沉重,有力,速度不宜過快,中醫講手法快多是瀉法,而手法緩則是補法,對於虛證導致的夜寐不安,盜汗不止,宜堅持「虛則補之」的原則。

現在盜汗的人群是比較多的,希望以上的分享為盜汗的朋友帶來幫助。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瘦人多火,胖人多濕
心經不舒痘痘生
開竅泄濕脾陽虛,水濕不化喝水都胖
因於濕,首如裹晨起5細節 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TAG:葯食同源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