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陳慶林:視野無垠

陳慶林:視野無垠

陳慶林:視野無垠



北京福聯醫療集團董事長陳慶林

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大意是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發現了金礦,於是人們蜂擁而至展開淘金。但最後,大批淘金者還是兩手空空,發財的是為他們提供飯食的廚師。陳慶林就曾經是這樣的一個「廚師」。


作家、發明家、計算機科學家雷·庫茲韋爾曾被比爾·蓋茨評價為「在預測人工智慧上最厲害的人」。他的最新預測是:「在2029年左右,人類將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屆時醫療技術將使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能延長一歲。那時壽命將不再根據你的出生日期計算,延長的壽命甚至將會超過已經度過的時間。」


庫茲韋爾堅信「奇點」(The Singularity)絕對存在,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


在中國,也有一個人堅信:人類的壽命將會無限延長。不過,與庫茲韋爾不同的是,他不單單是預測,而是投入幾乎全部的家當,進入再生醫學研究。他就是北京福聯醫療集團董事長、北京泓信幹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經從事木製品加工的陳慶林。

所謂發現,就是看見別人看不見的


有人說,莆田人天生骨子裡流淌著經商的血脈。陳慶林恰好也是莆田秀嶼人。但是回憶自己走上經商之路,陳慶林坦言:「完全是環境所迫。」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陳家與中國絕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家徒四壁,四個子女連學費都交不起。靠家裡養的老母雞下蛋,一毛一毛賣錢攢學費,好不容易供到高中畢業。要強的陳慶林儘管非常想讀書,但還是毅然決然離開校園,加入到謀生大軍。


陳慶林的第一個生意是跟著別人做米粉。看到大家都做米粉,他也做。不過,就在賺到第一筆小錢後,陳慶林就展示出不一樣的特質,你們還是手工做,我自己設立小作坊用機器做。


後來,不安於一隅的陳慶林跟同鄉夥伴聊天,大家覺得,在家鄉這小地方做米粉非長久之計,幾個人萌生了走出去的念頭。於是,他們結伴來到北京闖蕩。剛開始住菜窖、吃饅頭。看到北京遍地的工地,他們就做工地使用的腳手架和安全網來租售。

什麼叫發現?發現就是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陳慶林在工地上發現:建築工地需要大量木材。


於是,放棄還算不錯的腳手架、安全網生意,陳慶林孤身一人來到剛剛撲滅那場大火的大興安嶺,委身一家殘疾人的木材加工福利廠,開始做木製品加工。短短几年,他從普通學徒做到科員、科長,再到廠長,期間他還抽空成為東北林業大學的學生。


不過,陳慶林始終不忘自己來大興安嶺的目的,由於福利工廠經營不善,陳慶林果斷出手,把廠子承包過來,自己做了木材加工廠廠長。從單純的發原材料到全國各地、到加工半成品、再到製作成品,陳慶林的木製品開始銷往北京、上海、香港,銷往全國各地。


他在千里之外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所謂膽識,就是放棄別人放不下的

轉眼到了世紀末。1998年,陳慶林敏感地發現,木材市場開始走了下坡路。


怎麼辦?


如果讓一個普通人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地放棄耗費10年心血才發展起來的事業,相信沒幾個人能走得瀟洒。但陳慶林真的轉身就走,徑自走進北京大學醫學部,讀書去了。這還不算完,兩年後,他又站在澳門科大攻讀工商管理碩士。


原來,從大興安嶺回到北京,陳慶林已經把目光轉向了醫療器械耗材方向。1999年,北京市福聯醫療集團旗下第一家公司誕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福聯醫療集團已經是一家集醫療投資、醫療器械、生物製藥、再生醫學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企業,集團旗下有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醫藥試劑廠、再生醫學中心及國內首家牙源幹細胞庫等十餘家醫療機構。

特別是在擔任上海生殖醫學院院長5年間,陳慶林眼裡到處是商機。比如:基於多元化經營的思路,2003年,他參與國有藥廠改制;2006年,他和清華大學合作做計算機防泄密安全產品;2007年,他又開始和清華同方一起合作,同時,創辦吉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在此過程中,一項事業越來越吸引陳慶林,那就是生物科技行業。於是,他成為了北京市福聯醫療集團董事長。


福聯人致力於發展成為信息系統化、管理標準化、服務精細化、投資現代化的高端企業,始終堅持誠信經營,打造精品產品,真誠服務,回報社會。用董事長陳慶林的話說:福聯的目標就是提升人類生命質量,服務人類健康,造福人類社會。

陳慶林:視野無垠



陳慶林在新成立的泓信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所謂視野,就是只有思想才能抵達的地方


2011年,陳慶林和吳祖澤院士有一場美麗的邂逅,於是有了他做生物幹細胞的科研投入。


為什麼是幹細胞?


因為陳慶林堅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終將戰勝疾病。他的理論根據是:隨著細胞再生、組織再生、器官再生,必然將放緩衰老周期,無限延長人的壽命。


幹細胞被譽為21世紀生物和醫學領域最可能取得突破的精英項目。


北京泓信幹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福聯醫療集團旗下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幹細胞產業領域的先鋒企業,公司致力於幹細胞技術的工業化發展,旨在構建一個以提升人類生命質量為宗旨的健康生物科技平台。


從1963年科學家們發現了幹細胞的存在,到2007年,美國BioEden公司創立「乳牙銀行」,「以幹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將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從而將會成為新醫學革命的核心。」這是科技部發布的《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項規劃》對幹細胞治療的評估。


目前醫學研究顯示,幹細胞已在200多種疾病治療中有良好的效果。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了幹細胞對各種疑難雜症的干預與治療效果,隨著幹細胞科學和醫療技術的發展,牙髓幹細胞的應用前景會進一步擴大。


基於牙源幹細胞巨大的應用前景,2014年10月26日,杭州「2014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上傳來消息:中國首家牙源幹細胞庫成立。


牙源幹細胞庫是由軍事醫學院吳祖澤院士、首都醫科大學王松靈校長及研發團隊共同完成的科研項目。


比爾·蓋茨曾預言,未來超過微軟的公司會在生物醫藥領域裡出現。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幹細胞醫療領域是一個兩年內有著800億美元發展潛能的金礦。


中國的幹細胞產業同樣前景可期,預計未來5年幹細胞產業收入將會從目前的20億元增長到3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70%。有著行業領軍之稱的北科生物董事長鬍祥甚至斷言,幹細胞屬於下一代技術革命,在這個產業里,將產生未來的「蘋果」。


在這條路上,陳慶林也在加快奔跑的腳步:2016年4月,成立北京匯生寶幹細胞醫學研究院,6月,他宣布成立泓信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工商 的精彩文章:

SpaceX:要做太空「鋼鐵俠」?

TAG:中國工商 |

您可能感興趣

李慶林&吳恩荻 婚禮當日快剪
簽約詩人李慶林七律十首
1966年國慶林彪女兒林豆豆在天安門向毛澤東敬禮珍貴留影
1959年國慶林彪元帥任閱兵首長珍貴舊照,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