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全程高能又反胃的電影,突然好感動是怎麼回事
最近有可愛的毒友跟毒藥君反映:一周了,不是肉體就是暴力,車開得太快容易翻啊。對這些很中肯又寶貴的聲音,毒藥君深表歉意並滿懷感激。
是時候給你們換換口味了。
毒藥君某天吃著午飯在b站閑逛時,手滑點開了一個紀錄片。然後午飯再也沒多吃一口。
豆瓣8.1,作為紀錄片這實在不算一個特別好的成績。
但毒藥君執意推薦,因為或許能通過這部影片,改掉很多你們平時不在意的陋習(都是瞎扯的,我就是不能一個人瞎)。
這部電影就是「微縮版」《神奇動物在哪裡》——
《與蟲共存》
Infested Living with Parasites
BBC出品,它讓我看到了英國最敬業的主持人。
漢子叫邁克爾·莫斯利,為了拍攝本片他遠赴肯亞內羅畢。很多遊客去肯亞為追蹤野生動物,
而邁克爾要追蹤的,卻是更微小、難以發現的「神奇動物」——絛蟲。
小蟲蟲有一種莫名的萌感
《與蟲共存》研究的是令絕大多數人厭惡作嘔的寄生蟲。
讓我們正式進入主題。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小夥伴們可以直接退出看今天其它推送了。
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引起心理生理雙重不適。
點擊播放 GIF/97K
邁克爾費盡千辛萬苦,在肯亞尋覓到保護著絛蟲的三個包囊,
毒藥君再也無法正視荷包蛋
然後……
幹了這杯絛蟲包囊
口吞牛肉絛蟲。邁克爾以自己的感染作為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探索人類與寄生蟲之間的複雜關係。
人是牛肉絛蟲的唯一宿主,當你不小心吃了沒有煮熟並含有絛蟲包囊的牛肉,就有可能被感染。
愛吃帶血牛排的吃瓜群眾你們還好嗎?
絛蟲不會給宿主造成太大損害,它會引起體重減輕、偶爾腹痛、食慾減退及菊部地區癢感。
牛肉絛蟲可以生長到4-8米,最長可長到25米,能在腸道內存活10-20年。它小心翼翼地躲在你的肚子里,和你分享營養。
絛蟲最喜歡的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和糖蛋白,比如粗面。
十周大的絛蟲寬度和粗面一樣,數月後會增長一倍。
絛蟲生長兩周是青少年。十周左右的絛蟲,便是一個需要繁殖的青年了。
絛蟲成熟的體節上會出現檸檬黃的蟲卵,體節會與絛蟲分離,體節的主觀能動性很強,通常會自動離開人體。體節會順著直腸,從菊部地區出境,再順著臀部爬到雙腿,然後順利著陸,準備去感染母牛。
這畫面,光靠想像就夠了
絛蟲在體內靜若處子,即使長大到很大,宿主也不會有所察覺,直到成熟體節從體內爬出才知道自己受感染。
影片很巧妙地用模擬動畫,讓觀眾了解邁克爾體內絛蟲的生長速度。
點擊播放 GIF/154K
邁克爾養育牛肉絛蟲的第六周,寶寶與身體和諧共處,讓他無數次懷疑寶寶是否存活。他吞下膠囊攝像機,以便觀察。
話說毒藥君也好想要一個膠囊袖珍攝像機,
每天觀察食物消化過程是多麼奇妙的一件事
晚上,結束了一天工作的邁克爾終於第一次見到了他肚子里的寶寶!
經鑒定,邁克爾體內的三尾絛蟲全部存活,其中一隻長度超過1m,已經成熟並開始準備受精。
這是寶寶的頭部,頭部上的四個吸盤緊緊抓著腸道,來固定它們的位置。
三尾絛蟲故意拉遠距離,安安靜靜地窩在邁克爾小腸的三個不同部位,不會互相爭寵、搶奪營養。
當爹的知道寶寶們健康後,不由地感嘆:
有點噁心,但還有些小興奮呢!
牛肉絛蟲屬於溫順寶寶,它不會傷害寄主。但不是所有寄生蟲都如此「善良」。
邁克爾為了完成這部紀錄片,不止做了牛肉絛蟲六周的宿主,還與一些不太友善的寄生蟲親密接觸。
比如虱子。
頭虱,靠吸血為生,是最常見的一種虱子。它們不會跳頁不會飛,用小爪子緊緊抓住頭髮,一旦發現一隻頭虱,那麼至少還有10隻藏在頭髮里。
陰虱,又因為圓嘟嘟的身材被稱為「蟹虱」。體型比頭虱嬌小,生活在人體不可描述部位的毛髮中。
體虱,它們由頭虱演變而來。喜歡藏在衣物中,甚至可以由此推算人類開始穿衣服的時期。
如果不小心染上這種寄生蟲,宿主將奇癢無比。
另外有些強悍的寄生蟲,會讓宿主痛苦不堪。
瘧原蟲,瘧疾的病原體,宿主為蚊子和人類。瘧原蟲在宿主蚊子的體內繁殖,再通過蚊子使人類變為新的宿主。
瘧原蟲進入人體血液內,依附於紅血球,侵入血球內,吞食紅血球中負責供氧的血紅蛋白之後,長出16-32個裂體性孢子。
瘧原蟲生長速度極快,它們貪婪地吞噬著紅細胞。缺乏紅血球會造成貧血,損毀細胞留下的廢物會阻塞血管,造成生命危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瘧疾。
人類瘧疾氛圍四類,最常見的是惡性瘧疾和間日瘧疾。惡性瘧疾死亡率極高。
全球每年因瘧疾死亡的人數有50萬左右。毒藥君查閱資料時看到過一個數據:
2012年約有2.07億瘧疾病例(不確定範圍為1.35億至2.87億),有62.7萬人死亡(不確定範圍為47.3萬至78.9萬人);2013年約有62.7萬人死於瘧疾,且大部分是非洲小於五周歲的兒童。自2000年以來,全球瘧疾死亡率已下降42%,世衛組織非洲區域降幅達49%。在非洲,每分鐘便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
瘧疾是高發地傳染性疾病,在醫療衛生條件不好的地區非常容易患病。
瘧原蟲搞死一個宿主後,為了保命必須侵入新的宿主。
瘧原蟲先跑到蚊子體內,賦予蚊子更敏銳的嗅覺,使蚊子更容易找到人類,蚊子叮人時把瘧原蟲注入人體,開始新的循環。
瘧原蟲能使蚊子的嗅覺變靈敏,而接下來這個傢伙更厲害,它能直接侵入宿主的大腦,控制宿主的思維。
這個傢伙叫扁蟲。
它潛入蝸牛的身體,鑽入蝸牛的眼睛,使蝸牛看起來很美味。
來張動圖感受一下。
點擊播放 GIF/793K
蝸牛喜歡蠕動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被寄生蟲附體的蝸牛會跑到光亮的地方,方便自己被鳥兒吃掉,完成體內寄生蟲的宿主交替。
能控制宿主行為的寄生蟲不止一種。
弓形蟲很微小,在片中它被稱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寄生蟲」。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攜帶著弓形蟲。
點擊播放 GIF/2039K
當你認為離它很遠的時候,有一個消息告訴你:寄生蟲原蟲,來源於阿喵。
被感染的貓排出的糞便中含有寄生蟲的蟲卵,卵囊在地面上能夠生存數月。卵囊被老鼠吃掉,不幸的老鼠會被弓形蟲操縱,哪裡有貓去哪裡,直到被貓吃掉,完成弓形蟲的一次寄生輪迴。
人類在接觸被感染的貓、土壤或是吃了不熟的被感染的肉,都會感染上弓形蟲。雖說它還沒強大到控制人類大腦,也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說明弓形蟲會改變人類的行為,但一些專家認為,弓形蟲會使人的行動變得遲緩,這無疑增添了被感染的人的安全隱患。
然鵝,影片中還提到了一些自帶技能的寄生蟲,它們可以被人類利用。
比如水蛭。
水蛭能吸入比它本身種7/8倍的血液。影片中提到整容醫生在顯微手術時用水蛭促進血液流通,從而防止淤血。水蛭吸血時分泌出的水蛭素,也是最強的抗凝血劑。
水蛭還可以幫助血液流入重駁的組織,可以救回一些本來會壞死的人體部件。
而鉤蟲,也治癒了一些患有克隆氏症的病人。
毒藥君不忍心用影片中太刺激的圖片來嚇唬你們,特意挑了些看起來比較容易接受的。重口沒得到滿足的毒友,還是直接看正片吧。
在看片的過程中,毒藥君先是一陣惡寒,接下來就是源源不斷湧出的對寄生蟲的欽佩。
沒錯,就是欽佩。寄生蟲與人類共同進化,卻又比人類活得更用力,為生存與人體內的免疫系統鬥智斗勇。
比如牛肉絛蟲,含有幼蟲的包囊進入人體後利用胃酸溶解包囊,幼蟲趁機鑽出,然後跑到小腸里去安居。
也難怪主持人最後會做出這樣的結論——
我學會尊重這些不尋常的生物
以後,我不會輕易用「寄生蟲」一詞去辱罵別人
連寄生蟲都在努力又認真地活著,你憑什麼那麼喪?
2012年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講的是原本寄生在昆蟲體內的小傢伙感染了人體,引發了韓國大混亂。
2014-2015年日本漫改電影《寄生獸》的創作靈感,也是這群小傢伙。
如果你覺得毒藥君今天推薦的這部紀錄片不夠重口,BBC在2005年曾經推出過《The Body Snatchers》,裡面的寄生蟲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獵奇心。感興趣的毒友請自行去B站搜索「寄生蟲系列」。
如果你覺得看完今天毒藥君的推薦而感到噁心,那麼恭喜你,因為寄生蟲專家說過:
人類或許就是靠著這些噁心的自然反應來防止自己感染包括寄生蟲在內的帶病物體。
按照這個解釋,你現在不太舒服的感覺,其實是在保護你的健康。
為了遠離寄生蟲,一定注意個人衛生,少吃生食。
不過也不用太過恐慌。套用豆瓣網友的一句話:
別害怕,它們一直都在。
點擊播放 GIF/79K
本 月 精 選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穿大腦割頭顱掏腸子,這部重口味恐怖片的套路更變態
※為娶14歲少女,渣男發動全家全村砸死原配,他們都該下地獄
※范·迪塞爾:好萊塢光頭硬漢如今成了劇組公敵
TAG:毒藥 |
※前方高能!自從有了這些彈幕,我再也不能好好看劇了
※這部劇果然沒有令人失望,第四集全程高能,看完快要笑死了!
※宋茜活動自黑大笑,全程高能眼睛快被辣壞,這才是真正的笑不如哭
※好久沒看過這麼過癮的恐怖片了,各種高能反轉!
※推薦九部讓人憋尿也要看完的高能電影!一起來試試你的膀胱吧
※當傻白甜遇到毒舌男,竟然也可以這麼甜!這波高能日劇你怎麼能不看?
※這個娃娃不充氣,但能讓你全程高能
※高能慎入!自從看完這個視頻我已經完全被洗腦了!
※給你們感受一下什麼叫不按套路出牌,全程高能!
※管的嚴但是這些車模還是很養眼的,睜大眼睛看好了,前方高能來襲
※全程都是高能,島國電影從來沒有下限
※這部全程高能的國產新片,看完倒吸一口涼氣
※推薦幾部日本的高能恐怖電影,放心,沒有你看過的
※各類動物被嚇到後的反應,全程高能!
※好久沒看過這麼精彩的科幻片了!全程高能
※忙工作也不要怠慢胃口,動漫里的飯食總是最誘惑,高能來襲
※這款國產高能飛機打破了美帝一家獨大的情況,我們卻驕傲不起來!
※全程高能毀三觀,喜歡不倫日劇看這幾部就夠
※這些美劇 第一集就高能 看完讓你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