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戰爭新娘」的美國夢

日本「戰爭新娘」的美國夢


日本「戰爭新娘」的美國夢


美國佔領軍被禁止與日本人交往,但他們難以抵擋異國女性的魅力。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數以萬計的日本女性與美國佔領軍結為連理,告別了滿目瘡痍的祖國,來到種族歧視依然盛行的美國,她們中的許多人並未過上想像中的美好生活;在政治與文化夾縫中掙扎的記憶,伴隨這些「戰爭新娘」走向生命終點而消失。



日本「戰爭新娘」的美國夢


許多日本女性到「新娘學校」學習美國的生活方式。


二戰結束後,數以萬計的日本女性嫁給了駐紮在日本的美軍,「戰爭新娘」是她們共同的名字。身處政治和文化的夾縫中,她們被親朋好友視為恥辱,又無法融入異國社會。美國學者約翰·康諾指出,種族歧視和文化差異,是造成「戰爭新娘」悲劇的最主要原因。



理想中的美國與現實迥異



1951年,21歲的津子·托爾伯特跟著丈夫塞繆爾來到美國時,滿心期待著給婆家留下最好的印象。她穿著自己精心挑選的和服登上了前往紐約北部的火車,在她的想像中,那是個人人都有美麗衣服和漂亮大宅的地方。


然而,她弄巧成拙,將丈夫一家人嚇壞了。


「公婆要求我改變,穿上西方人的衣服,丈夫也這麼想。我默默換上了洋裝,再也沒碰過和服。」津子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回憶,「他們還給我取了新名字,叫蘇茜。」

大洋彼岸的日常生活同樣與她的想像大相徑庭——全家人住在郊區的一處養雞場里,雞舍近在咫尺,雞糞隨處可見,進屋時沒人脫鞋。和許多「戰爭新娘」一樣,津子來自一個非常富裕的日本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娘家人進門時只穿襪子,房間里一塵不染。


婆家人不斷告誡津子,美國人會因為她的出身而對她另眼相看。1941年12月7日,2400多人在珍珠港事件中喪生,超過11萬日裔美國人隨即被關進美國西海岸的集中營。集中營在1945年陸續關閉,但接下來的10年里,美國民眾的反日情緒仍然高漲。


「殘酷的戰爭讓雙方陷入了難以置信的仇恨和恐懼,何況,那時的美國是個種族主義相當嚴重的地方,歧視無處不在。」加州大學亞裔歷史學家保羅·斯皮卡德說。


津子是幸運的。她分娩時,醫生為照顧她感到驕傲,醫生的妻子還成了她的好友,邀請她去家中觀賞聖誕樹。但更多「戰爭新娘」融入種族主義盛行的美國異常困難。


斯皮卡德稱,上世紀四五十年代,3萬餘名日本女性通過婚姻移居美國,其後多數人從事收銀、整理貨架等低級工作。無處不在的歧視和文化差異,使她們很難獲得公正待遇。

「記得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公交車上,人們界限分明地坐成了兩部分——黑種人和白種人。」22歲時嫁到美國的敦子·克拉夫特回憶說,「我無所適從,只能坐中間。」


在丈夫阿諾德支持下,敦子在大學裡進修微生物專業,此後找到了一份在醫院的工作,但她仍然會遇到白眼。「我去看房子時,人們總會說它已經售出了。」她說,「他們認為我會讓社區掉價,這太傷人了。」


美日混血的彌生·溫弗瑞一直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母親帶著她和妹妹去禮品商店,在那裡工作的日裔美國員工態度很冷淡,似乎不願意接待她們。


「他不喜歡我。」同樣來自日本的溫弗瑞夫人操著蹩腳的英語告訴女兒,「他看到我有兩個混血女兒,就知道我是『戰爭新娘』。」


不少人並非為了愛情結婚



身為日軍高官的父親死後,過慣了養尊處優生活的津子的家境一落千丈。她失去了女傭、舞蹈教師和司機,也不再有人每天早上來家裡,把她父親的皮靴擦得鋥亮。


高中畢業後,津子在東京銀座一家商場當珠寶售貨員,幫助美軍士兵挑選送給女友的禮物。1950年,她在回家的有軌電車上與後來的丈夫托爾伯特邂逅。津子喜歡托爾伯特的安靜和彬彬有禮,但她從未幻想擁有浪漫的愛情,只想離開滿目瘡痍的故鄉。


在一片殘垣斷壁的東京,她看不到未來。


「一切都在戰爭期間的轟炸中崩潰了,街道、商店再無蹤影,就像噩夢一樣,我們為了一食一宿艱難掙扎。」她告訴BBC,「我不了解塞繆爾的背景和家庭,但我只能抓住他向我求婚的機會。我沒法在那裡活下去,我必須走出來。」


津子嫁給美國人,給她的家庭造成了海嘯般的打擊。離開日本時,母親是唯一送她離開的親人。許多日本人將「戰爭新娘」視為被社會拋棄的、墮落的女性,時至今日,這個詞在日本仍然帶有恥辱的烙印,有人將它與酒吧女郎甚至性工作者畫等號。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許多日本人將美國佔領軍視為敵人,「戰爭新娘」面臨社會和家庭的強烈抵制,許多人被逐出家譜,但成千上萬的日本女性仍然嫁給了美國大兵。


1953年,21歲的山本弘子被閨蜜拉著去京都一家百貨公司,見到了長相酷似知名電影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的美國大兵唐·羅伯特。這個時髦的城市女孩覺得,羅伯特是個「可愛的鄉巴佬」。


彼時,21歲的弘子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沉迷享樂,不願思考未來。「我們不關心昨天或明天,因為我們發現自己過去相信的一切都不是真的,我們只活在當下,不停享樂。」她這樣告訴大女兒夏爾曼·羅伯茨。


據美國「Kickstarter」網站報道,美軍駐紮在橫須賀海軍基地時,漁家姑娘福本惠美子身邊一直不缺乏追求者,美國人總是面帶微笑,主動埋單,請她跳舞。


惠美子約會了許多次,她的母親覺得叫史蒂夫的士兵最可靠。兩人移居美國後,家人經常給她寄去航空信和裝滿日式特色食品的棕色盒子。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言,戰爭造成的隔閡難以磨滅,但對貧困的日本家庭來說,把女兒嫁給富有的美國人是個艱難但很實際的決定。


美國大兵給日本女友帶來她們從未見過或買不起的禮物——巧克力、希爾斯·羅巴克公司的時裝、肉罐頭。他們看起來高大帥氣、出手闊綽、軍服嶄新筆挺;而日本在戰爭中失去了太多的年輕人,那些僥倖撿回命的男人垂頭喪氣。


西方式的騎士精神和「女士優先」的概念,令傳統的日本女性深陷前所未見的「魔法」。幾乎所有「戰爭新娘」都曾用「紳士」來形容自己的追求者。


只不過,那時的她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眼中帥氣多金的「紳士」,可能只是北達科他州的農民、威斯康星州的伐木工,或是羅德島小雜貨店的老闆。



有人痛苦抑鬱,有人改變自己



凱瑟琳·托爾伯特一直不明白,母親津子為什麼每天早上都要拔掉眉毛,然後用眉筆重新描畫一番。她是個性格堅韌的女性,卻不是個溫柔慈愛的母親。


她從來不對孩子們說「我愛你」,偶爾的擁抱也顯得十分僵硬。她痴迷於教育,願意花大價錢請家庭教師,甚至自學孩子的課本再輔導他們。她渴望把自己的雜貨店越開越大,住進嶄新的大房子,把孩子們送進最好的大學。她從來不說日語,努力成為「真正的美國人」。


托爾伯特並未想到,他帶回家的是個固執己見、意志堅強的女性,永遠不可能安心做農夫的妻子。美國大兵們期待的,是比美國女人更溫柔順從的異性。紅十字會一度在日本開設了頗受歡迎的「新娘學校」,教女青年如何鋪床疊被、烘焙蛋糕、化妝和穿高跟鞋。


津子也沒想到,嫁到美國並不意味著光明的未來。鄉村生活的苦悶遠遠超出了她的想像。共同生活30多年後,她和丈夫的婚姻畫上了句號。


遠涉重洋的孤單、語言文化障礙和異鄉人的排擠,讓許多「戰爭新娘」的人生失調。有人陷入痛苦抑鬱,也有人改變自己、適應現實。


86歲的敦子·克拉夫特慶幸地說,現在時代變了,美國更加人性化,她不會再遭遇歧視。另一位日裔女性驕傲地告訴《華盛頓郵報》,她當年孤身來到美國,如今有了28個家庭成員。


津子依然喜歡定期回日本探親,母親和弟妹十分歡迎她,但她從來不會告訴家人自己離婚了。她不能破壞自己多年來努力經營的美式生活,而幸福的婚姻家庭似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別人和自己,當初離開日本是正確的決定。


「我學會了不再對4個孩子那麼嚴厲,也學會了省錢,成了一名成功的店主。我過上了好生活,有了漂亮的房子。」她告訴BBC,「我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了正確的方向,成了個地道的美國人。」


但此時此刻,她不再是「蘇茜」,而是「津子」。



(摘自《青年參考》2016年12月14日 C08 版,高珮莙編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迎老子誕辰 王屋山5000餘原石刻出百米《道德經》
澶淵之盟:政治的妥協
NASA發現類地行星7兄弟:強紫外線或催生怪生物
畫到忘記自己
中國衣裳:那些你不知道的穿在身上的文化

TAG:中國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美軍戰後對日本的另一種佔領:揭秘日本「戰後新娘」
最美古典中國新娘
揭秘被美軍佔領後日本的「戰後新娘」
世界各國新娘,到底哪國的新娘最美?
宋仲基的準新娘,高票當選韓國女藝人心中最美女神!
外國光頭佬娶了中國新娘
日本的大陸新娘政策,強迫日本女人嫁中國青年,真實目的很可怕
日本向中國輸送「大陸新娘」,為補充戰爭消耗的兵力
直擊 中國青年娶泰國農村新娘婚禮過程
《美妆》最美红妆新娘造型
妍美學館中國新娘系列
生活在中國的寮國新娘與越南新娘對比看
中國已成韓國新娘進口第一國,韓國女人:嫁老外,就嫁中國男人
鳳冠霞帔,這才是最美的中國新娘
唯美中國風 中式新娘造型
李玹珠加盟《伊賀的新娘》 首登日本話劇舞台
中國小伙娶到戰鬥民族新娘,艷福不淺!新娘顏值爆表
中國小伙迎娶泰國新娘,新娘的顏值令人羨慕!
為什麼英法兩國國王為了這個五歲的新娘,不惜以戰爭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