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聲音也有形狀嗎?

聲音也有形狀嗎?

↑↑點上面藍色小字 | 關注↑↑

我們是中科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與日本知名科普雜誌Newton版權合作的一本綜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下您的公眾號,

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首先請你做一個小測試,下面兩個閉合的形狀都有自己的名字。一個叫「bouba」,一個叫「kiki」。你能分清誰是「bouba」,誰是「kiki」嗎?

聲音也有形狀嗎?

兩個不規則圖案,一個名叫「bouba」,一個叫「kiki」

圖/the Guardian

看看上圖中的兩個形狀,可以聯想一下我們真實的世界,你必須把這兩種形狀和剛剛提到的兩個名字一一對應。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聲音和物體的對應?一般人似乎都會不假思索地給出答案,認為這是憑直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比如擬聲詞,我們一定會將它同發出這種聲音的物體的形象聯繫在一起。那如果不是擬聲詞,其發音就是造詞者隨機決定的嗎?如單詞「ball」,為什麼這個圓形的物體會叫這個名字?會發這個音?這一切都是隨機決定的嗎?

實際上,開篇的測試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學者在2001年做的實驗。實驗邀請了一組參試者回答這個問題,95%的參試者認為左邊的圖案名字為「kiki」,而右邊的圖案名字是「bouba」。即使這些參試者以前從沒見過「bouba」和「kiki」這兩個單詞,也能自信地給出答案。

純屬巧合?

其實,早在1929年德國心理學家科勒(Wolfgang K?hler)就發現了這種有趣的現象,並且也做過類似的實驗:一個曲線邊緣的形狀和一個折線邊緣的形狀,請給它們起名叫「takete」或者「malumba」,實驗結果不言而喻。

為什麼人們的答案都出奇的一致?這背後的機理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加州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推測這與大腦中感覺區域與運動區域的鏈接有關。比如,現在有一種可視的形狀,可能是圓形或是針尖形,我們描述這個形狀時也許會說「round」,或者「narrow」,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發音「round」和「narrow」的時候,我們的口型與我們想要描述的形狀完美地對應起來。雖然研究的背景是英文和德文,但是想想中文的發音,也有同樣的情況。我們發音「圓」這個詞時,口型也呈圓形;而發音「窄」這個詞時,我們的口型也是扁的。

聲音也有形狀嗎?

這種圓圓的物品,為什麼叫做「ball」?

而這種發音時口型與描述的形狀間的巧妙對應很可能成為參試者答題時的暗示,增加了人們將「bouba」和圓滑的形狀,「kiki」和狹長尖銳的形狀關聯在一起的可能性。在2003年,加州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為這一推測找到了新的證據。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參試者大腦中角形腦回區域受損,其將第一幅圖中右側的形狀和單詞「bouba」對應起來的概率將較常人明顯降低。而角形腦回正是心理語言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有著連接視覺信號與聽覺信號,或促其兩者相互轉換的機能,可以把語言與所感知的物體聯繫起來。

奇妙的聯覺

我們之所以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與我們嘴唇、舌頭可以靈活地運動有關。這裡就涉及到感覺區域與運動區域的連接。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我們跳舞的時候,腳部運動的節奏能很自然地和背景音樂的節奏合在一起(當然其程度因人而異)。這就是一種聯覺現象,即各種感覺間相互作用,多認為是大腦各區域間連接活躍的結果。但跳舞例子中的聯覺並非兩種感覺,如嗅覺和視覺,而是感覺區域和運動區域的某種關聯。

聲音也有形狀嗎?

若大腦各區域間連接特別活躍,

就有可能產生聯覺現象

據此,研究人員推測,大腦中對應嘴唇和舌頭運動的區域有可能與特定的聽覺區域產生鏈接。這樣一來,特定的發音對應特定的口型,特定的口型又使人聯想到物體的形狀,那自然聲音也就有形狀了。這其實就是語言學中常說的聯覺語音象徵(synaesthetic sound symbolism),指詞語的發音特徵使人聯想到某種意義。那麼,即便對方從沒聽說過這個單詞,也能根據其發音特徵猜測所指對象。

可不要覺得這是個別現象,科學家們在對眾多語言的研究中發現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比如中文裡與水有關的辭彙:「滴(di)」、「池(chi)」、「溪(xi)」、「河(he)」、「湖(hu)」、「潭(tan)」、「海(hai)」、「洋(yang)」,凡是表示「小」的意思的都含有介音/i/,而表示「大」的範圍都含有母音/a/,再想想兩個音節發音時的口型,是否也是一小一大呢?除了口型的大小對應描述事物的大小,還有舌位的遠近對應距離的遠近,如英文中的「這裡(here)」和「那裡(there)」,舌位靠前的發音也指向更遠的距離。

聲音也有形狀嗎?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不經過感覺(聽覺)區域,大腦中兩處不同的運動區域也可以產生連接。比如,科學家發現當人們用剪刀進行精細的修剪工作時,下頜也經常一松一緊,彷彿是在模仿手部的動作。而這也許就是大腦中負責手部運動和嘴部運動的兩個區域產生了連接。因此,很有可能在語言進化的過程中,我們用手指間距描述物品形態的同時,也對嘴部的運動產生了影響。

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測試,我們竟能一窺語言進化起源的秘密。實際上,我們「固執」地堅持將尖銳的物品冠以發音也同樣尖銳的名稱,並不一定是一個隨機行為。相反地,是我們體內的某套系統或機制在幫助我們有意地建立起這種聯繫。當然了,研究人員也強調,由於語言進化過程中影響因素眾多,不同的語種也許會有不同的進化軌跡。本文闡述的這種機制還不足以成為約束語言發展進化的框架,但至少是這個框架中一塊不可或缺的基石。

更多資料請參考:

V.S. Ramachandran and E.M. Hubbard, 「Synaesthesia—AWindowInto Perception, Thought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8,No. 12, 2001, pp. 3–34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世界 的精彩文章:

2月抽獎送書

TAG:科學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聲音的形狀該如何測量?
壁紙 | 如果聲音有形狀,那一定是我愛你的樣子!
播音主持好的聲音形象的標準是什麼?
還有這種操作?《獸娘動物園》發音表情居然搞錯聲優聲音
如果聲音有形狀!《聲之形》MV動畫公開
聲音突然變小?是你姿勢不對!
耳機聲音居然那麼美妙,究竟是如何造的呢?
【音箱】有聲音就要有它
即使無法觸碰,我也知道你聲音的形狀。
彈劍而歌?出鞘帶「音效」?好劍真的會有「聲音」么?
聽聲音,判斷有沒有對象?
噓……為什麼辦公室好像有「啊啊啊啊」的聲音?
人聲帶發出聲音的粗細與胖瘦有關嗎?
你覺得朴燦烈的聲音好聽嗎?
有個聲音很好聽的對象是什麼體驗?
心靈的聲音要讓你聽見!——《聲之形》
宇宙真的起源於大爆炸嗎?有反對的聲音!
聲音嘶啞就是感冒嗎?也會可能是喉嚨癌變嗎?
什麼聲音能有如來的音聲美妙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