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幽默的人幾乎在任何場合都比較受歡迎,可惜小四並不是很 幽默的人。幽默有很多種,這次台北故宮以歷代書畫家的十件作品為例,表現幽默主題。這十幅中包含傳世的名作,也有著名畫家的小品。不論是朋輩間的戲謔,或以幽默造型呈現情態特色、顛覆形象,或勸世化人,或嘲諷世事,均各自發揮創意思考與手法,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個中幽默的意趣。小四就來介紹介紹這十幅組品。


宋 梁楷 潑墨仙人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這幅畫其實是〈名畫琳琅〉冊第二幅,畫中的仙人坦胸露腹,步履蹣跚。全作除頭耳、胸線和五官用線條鉤畫外,余均水墨淋漓,縱筆揮灑,不求形似,而能生動傳神。仙人酒後醉醺醺的自在感覺,在五官緊縮的笑眯眯中顯露無疑,雖然是極小的面部表情,充分的顯示了畫家的幽默感。梁楷嗜酒自樂,不拘禮法,號曰「梁瘋子」。小四不禁在想,畫家是否就是畫的自己呢?


元 趙孟頫(傳) 書憎蒼蠅文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這幅書雖然題名名為元代書畫名家趙孟頫,但整體感覺較弱,不似趙孟頫風格,卻流露出文徵明的筆意感覺,所以可能是晚明書家的託名之作。這幅書可以顯現出文學和書法上的雙重幽默。文學家正式撰文,細述蒼蠅這種不起眼、有害又不時惹人厭昆蟲的習性,及令人困擾的為害之處,用幽默方式來諷刺讒人的亂國。以此為題完成書跡,自言書以自適,亦有所寓意,充分反映出書寫者的心聲。


明 沈周 《貓》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沈周是明四大家之一,這幅為〈寫生冊〉第十五幅。冊中自題為小窗獨坐時的戲筆,運筆瀟洒不羈,極具文人意趣,並在簡樸的拙趣中顯現生意。畫中的貓捲曲成圓形,頭伏其中,張目側望。貓雖常有盤曲的動作,沈周卻在本幅中將頭的位置及身體的特別拉長,則未必合於身體結構。沈周在意的應是將貓刻意團成渾圓,前端以簡筆方式鉤畫腳趾,所富含的幽默趣味和調皮情態。


明 沈周 化須疏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這是沈周的一幅字,內容卻說得是沈周朋友趙鳴玉沒有鬍子,沈周的另一位朋友姚存道請以此疏,向美髯公周宗道求助,分須十莖給趙鳴玉,以補不足。這原本是朋友間的一番戲謔,文中卻用了很正經的引經據典,又以行書大字寫成,書風沉著穩健,體勢勁挺有神,成為其大行書的傳世代表作。這種嚴謹與詼諧的對照,正是沈周展現幽默之處。小四身邊好像沒有沒有鬍子的朋友,沒有頭髮的卻有幾個,小四也想書寫一番。


明 文徵明 寒林鐘馗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文徵明也是明四大家之一,詩文書畫並佳。在東晉葛洪《抱朴子》中記載鍾馗捉魑魅魍魎等輩的地方為山林中,也有「寒林鐘馗」圖式。但在明代,文人畫家多以笏板取代寶劍,一改昔日舉劍揮舞的武官形象,演變成「文相鍾馗」典型。這幅畫中的鐘馗展現的俊爽風神,並賦予一抺笑意,有些淘氣,是開心驅走了鬼怪,還是笑看人世一切,其中幽默待觀賞者去體會。


清 黃應諶 畫祛倦鬼文山水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為啥又是說鬼~小四不害怕~黃應諶是清初的畫家,擅長畫人物、鬼判、嬰孩。這幅畫主要說的是明申時行(1535-1614)〈祛倦鬼文〉所述因睏倦而數月荒廢手稿的整理,鑒於「困意則鬼入之」之說,乃撰文驅逐,卻於瞌睡間見倦鬼怒沖沖前來辯答。但是這幅畫卻是一派花繁枝茂的春日風光,亭中文士安睡,倦鬼裝束一般,無猙獰或變形,迤迤然來,僅略帶奇異氛圍。


清 華岩 蜂虎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華岩是剔州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善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這幅是蘭千山館寄存的華岩〈寫生冊〉下冊第四幅。這幅老虎的形象,小四可真是前所未聞。畫中的老虎低頭屈身,尾下垂,舉前爪,露出遇蜂來襲躲避不及,既怕受傷又無可奈何的可憐表情,完全顛覆習見老虎威風凜凜的形象。畫家在這種秒速戲劇性的描述方式,幽默感十足。


清 無款 豐綏先兆圖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這幅畫為伏名畫作,畫中的鐘馗身穿朱袍,身下坐著四鬼,摘下烏帽,對著鏡子「傻笑」。。鍾馗面容貌丑,連自己照鏡時也不免訝異,布局充滿趣味,讓人不禁莞爾。另被壓坐的四名小鬼並無害怕的表情,而是一付無可奈何的神態,也展現出作者巧妙設計的幽默元素。


民國 溥心畬 貓鼠墨戲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溥心畬為清宗室後裔。詩詞、書畫秀逸出塵,與張大千並譽為「南張北溥」。這副畫中的貓兒正在酣睡。分兩組的擬人化鼠群,一者著女裝,另二鼠態度謙卑,似上呈文書,有所商求;下方者一作舉杯狀,另一似肥壯男性,趴卧桌上,有醉卧之意。雖然溥老並沒有加說明,卻喻意貓兒是真睡或是裝睡,並借鼠兒來諷刺某些人世的行為,顯是有感而發,選擇以幽默童趣的方式來表現。


民國 陳定山 睡貓

記得去台北故宮看宋元明清畫家的幽默之作



陳定山原名琪,字小蝶,四十歲後改名定山。本幅畫石畔文官裝扮人士與貓相伴,伏地而眠,旁置酒罈與盆、杓,是醉還是睡?自題:「睡熟貓兒喚不應,但憑鼠子亂縱橫。」點出畫意,畫中人是自然熟睡,亦或有意睡去不理,或借酒沈睡不管人世的紛擾,雖未明言對世事的無奈,卻借用畫圖和貓鼠來暗喻。


在著名的畫家也是人,有幽默感也是正常的。這些既包含著名的明四家之一的沈周與文徵明,也包含伏名作品,更有近代與張大千齊名的溥心畬。雖然很自十幅作品,小四卻卻認為十分值得一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遺產 的精彩文章:

來自明朝的寫真集
民國三大美人的書法,太驚艷了!

TAG:文化遺產 |

您可能感興趣

台北故宮 清代碧玉之魅
台北故宮珍貴藏畫,難得一見!
稀世藏品!台北故宮清朝御用茶具,傳世佳作再現宮廷奢華風貌
萬世師表!台北故宮喊你去看書畫中的孔子
台北故宮,那些醉人悅目的珍寶
走進故宮,看明清皇家紅木傢具文物
北京故宮老照: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
故宮館藏明代黃輝《行書棧閣雜詩卷》,神韻不輸董其昌
故宮藏明太祖像很有仁君之相,為何民間流傳的朱元璋像會那麼丑?
台北故宮博物院亮家底: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北京故宮藏明清銅爐賞析
看看台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其中十件!
台北故宮「鎮宮之寶」翠玉白菜
台北故宮裡收藏的珍貴摺扇
雨中故宮:很少見到的故宮美景!可做壁紙
台北故宮元旦新展,古畫中的幽默詼諧 恭祝酉年大吉
陳妍希春遊故宮,清新漂亮很耐看,少女感滿滿!
故宮收藏:宋、元、明、清皇帝畫像,最後的溥儀照片成最大笑話
從漢唐宋皇宮到明故宮,他們的色調是否如滿清這般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