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行草書雨後帖頁

王羲之行草書雨後帖頁

王羲之行草書雨後帖頁



《雨後帖》頁,晉,傳晉王羲之書,紙本,行草,縱25.7cm,橫14.9cm。

釋文:


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妙絕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信,戴適過於也。羲之。


署款下一草押不識,又「禹民」二字題名。


鑒藏印有 「世南」、「貞觀」(畫描墨印),以及「四代相印」(朱文,偽)、「志東奇玩」(朱文,偽)、「紹興」(朱文聯珠),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印。

帖後有元鄧文原,明董其昌題跋各一段,明鄒之麟題跋兩段。


《雨後帖》傳為王羲之所書的一通信札,所談之事不可考,書字不夠規


范,個別字難於辨認。


此帖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後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專家鑒定認為此帖並非王羲之親書原跡,依據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鈐印中除「紹興」外皆不真。書法確有沉雄古雅之氣,但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甚遠。二是從用紙分析,紙為深褐色帶有細橫簾紋的竹紙。而竹紙在晉代是沒有的,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三是晉代的書寫工具是實心筆,行筆時筆毫開叉而經常出現賊毫,然《雨後帖》則用兼毫筆,筆畫既軟又肥,字距之間筆勢連帶而出現牽絲,無一筆賊毫出現,因此不應為晉時所書。


從此帖的墨色濃淡變化觀察,與運筆的啟收、頓挫轉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勾摹痕迹,因此判斷此帖應是古臨本,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以前。

清《書畫記》、《平生壯觀》、《墨緣匯觀續錄》、《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書法賞析 的精彩文章:

TAG:微書法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