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詩?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詩?

提 示


點擊上方南師如是說即可關注


中國史上,凡是一個大政治家,都是大詩人、大文學家……中國書包括的內容這樣多,哪一本沒有哲學?哪一樣不是哲學?尤其文學更要懂了,甚至樣樣要懂,才能談哲學,中國哲學是如此難學。譬如唐初有首詩,題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幾句說:「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與西方人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樣,但到了中國人的手裡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學裡找,就好像中國沒有哲學,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一看,哲學多得很,譬如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學問題嗎?宇宙哪裡來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還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問的這個問題,不是哲學問題嗎?所以中國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詩?



文史不分:中國歷史學家,都是大文學家,都是哲學家,所以司馬遷著的《史記》裡面的八書等等,到處是哲學,是集中國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詩為什麼那麼好?因為唐太宗的詩太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對聯為什麼開始發展起來?朱元璋的對聯作得很不錯,他儘管不讀書,卻喜歡作對聯。有個故事,朱元璋過年的時候,從宮裡出來,看見一家老百姓門前沒有對子,叫人問問這家老百姓是幹什麼的,為什麼門口沒有對子。一問是閹豬的,不會作對聯。於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詩好,大臣都是大文學家,如房玄齡、虞世南、魏徵,每位的詩都很好。為什麼他們沒有文名?因為在歷史上,他們的功業蓋過了文學上的成就。如果他們窮酸一輩子,就變文人了,文人總帶一點酒釀味,那些有功業的變成釀酒的了。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詩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業蓋過了。所以中國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學家。……

第三個點題:中國人為什麼提倡詩和禮?儒家何以對詩的教育看得這麼重要?因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會工作的人,經常人與人之間有接觸、有痛苦、有煩惱。尤其中國人,拚命講究道德修養,修養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聖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從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煩惱,西方人就付諸宗教;中國過去不專談宗教,人人有詩的修養,詩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麼無法化解的煩惱,自己作兩句詩,就發泄了,把情感發揮了。同時詩的修養就是藝術的修養,一個為政的人,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感、詩人的修養。我們看歷史就知道,過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將,退朝以後回到家中,拿起筆,字一寫,書一讀,詩一誦,把胸中所有的煩悶都解決了。不像現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將或跳舞去了。這種修養和以前的修養不同了,也差遠了。


由此我們已了解,孔子說《為政》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人,除了領導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對於自己的修養,更要有詩人的情操,才能溫柔敦厚,才能輕鬆愉快地為政。


——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詩?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詩?



本微信號專事摘錄 南懷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微信號: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騰訊微博:南師如是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先生:學問最難是平淡
南懷瑾先生青年時代的密宗因緣
南懷瑾先生:無上智慧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
南懷瑾先生:沒有真正的參究,一切修持皆不真實
南懷瑾先生:柔者常勝,強者常敗

TAG:南師如是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先生:《詩經》說什麼?
南懷瑾先生:「空」究竟是什麼?
南懷瑾先生側記:朋友是什麼
南懷瑾先生講述:人為什麼短命?
南懷瑾先生:告訴你們中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南怀瑾先生:「空」究竟是什么?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
南懷瑾先生:為您解讀最難讀懂的「天下第一奇書」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大關鍵——如何看待「義」與「利」
南懷瑾先生:中國人自稱「禮義之邦」,現在很成問題
南懷瑾先生:為何煩惱就是菩提?
錢穆先生:中國人最重要是講一「道」字
南懷瑾先生:《金剛經》的重點,要特別注意!
南懷瑾先生:佛最後睹明星而悟,悟了什麼?
南懷瑾先生:所謂正信,究竟要信什麼?
南懷瑾先生:生死問題,在中國文化看來不成問題
南懷瑾先生側記:美國的禪宗
南懷瑾先生:菩薩就在人間
南懷瑾先生側記:經國先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