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從唐朝開始就永遠掙扎在大國博弈里
文/枕戈之人
朝鮮半島是公認的國際熱點地區,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南北對峙的兩個國家的一舉一動都在攪弄著亞太地區的政治風雲。但實際上,朝鮮半島不過是大國博弈的戰場罷了。
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從古到今,這種悲劇的命運已經無數次上演。今天不過是往事的重現罷了。
世界上有許多看起來莫名其妙但是卻客觀存在的理論,比如說,地理與政治的結合體——地緣政治學。如果我們按照地政學的理論去分析朝鮮半島,我們就會發現它所處的位置真的十分要命。可以說,朝鮮半島上發生的一切政治博弈都來源於它所處的要命的位置。
朝鮮半島十分尷尬地處於東亞大陸與東方的島群之間。如果站在大陸立場上看,朝鮮半島向前一步可以是進攻東邊的跳板,後退一步也可以成為大陸政權抵抗來自東邊進攻的第一線;站在島國立場上看,朝鮮半島用在進攻上就是進攻大陸的有力跳板,放在防禦上也可以成為阻擋大陸進攻的緩衝地帶。
如此看來,朝鮮半島是大陸和島國政權必欲得之而後快的大肥肉,而自身狹小細長的版圖、複雜多樣的地形以及不會太多的人口也註定半島國家不會在國際政治的大棋局上成為一個翻雲覆雨的棋手,只能成為一枚搖蕩在大國間的棋子罷了。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在白江口(今天韓國錦江入海口)爆發了一場影響東亞格局的大戰。開戰雙方的主角分別是:大唐、新羅聯軍和倭國、百濟聯軍。結果,兵力42000多人、戰船1000餘艘的倭軍被兵力僅13000人、戰船170艘的唐軍打的一敗塗地,從此奠定了此後1000多年東亞秩序。
朝鮮半島上歷代政權都承認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從此半島成為大陸政權手中的利刃,以中華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也就隨之建立。朝鮮半島的政權也被中華帝國視為最忠實的藩屬。
圖:唐倭白江口之戰
圖:白江口之戰後半島形勢
至於近代,正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先是甲午中日戰爭,後有日俄戰爭,無不是以朝鮮半島為焦點。通過兩次戰爭,東方的島國日本事實上將朝鮮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將半島之地握在手中的日本對大陸政權一路走強。
圖:日本將朝鮮半島視為大陸政權刺向自己的尖刀,圖片來自日劇《坂上之雲》
二戰之後,半島上又分別在蘇聯和美國支持下建立了社會制度分裂、彼此敵視的兩個國家。冷戰之中,這裡又成為了兩大陣營對峙博弈的前線。
圖:戰後形成的南北對峙形勢
命運由天定,半點不由人。永遠夾在大國之間的國家只能在危險的鋼絲上跳舞。或許,生而為大國之民,是一種難得的幸運吧。
※此人曾經是中國最窮的人,後來到一個鄰國做了一事,逆襲成為國王
※他打得金兵抱頭鼠竄,收復了大量失地,卻因情商過低而迅速隕落
※六千年前,這個地方有一項發明成為世界第一,印度人也難望其項背
TAG:生猛歷史 |
※抱美國大腿的韓國還能在薩德上走多遠?且看其垂死掙扎吧!
※永嘉之亂之後的西晉王朝又掙扎了一下
※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國滅後,現在王妃在貧民窟掙扎
※中國的鄰居曾經是世界霸主 如今卻掙扎在溫飽線上
※韓國版跑男已在垂死掙扎,下一個離開的會是李光洙?
※蔣介石逃離大陸之前的掙扎,長跪祖墳前放聲痛哭?
※東歐小國農村男女,掙扎和苦悶的青春生活
※中國古代曾無比輝煌的九大都市,現大多被人遺忘三四線苦苦掙扎!
※前半生,她是在苦水裡掙扎的「韓國灰姑娘」;後半生,她是被丈夫捧在手心的「中國好媳婦」
※海賊王,路飛強迫羅脫光衣服,羅苦苦掙扎,羅賓卻來硬的
※豫湘桂戰役——日軍在潰敗前夕一次迴光返照式的掙扎
※忍看落日入海西——從孔融之死看儒士在亂世的掙扎與宿命
※郭秀鈴:「希特勒對德國難道沒有貢獻嗎?」—這些年,德意志在歷史與記憶間的掙扎
※大雨後河中掙扎著東西,靠近一看畫面讓人心碎
※二戰後德國有多慘:在廢墟中垂死掙扎,靠女人撐起半邊天
※劉承俊還在掙扎著回韓國?對不起,這次真的沒希望了!
※二哈囂張挑釁大金,被金毛輕鬆搞定,掙扎老半天愣是沒有起來
※國足掙扎國哨提前無緣 俄世界盃將無中國裁判
※鯊魚擱淺在沙灘上掙扎,遊客竟只顧拍照,唯有保安將其拉回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