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坎為耳,故耳為腎水之外候。然肺經之結穴在耳中,名曰龍蔥,專主乎聽,金受火爍則耳聾。凡溫熱暑疫等證耳聾者,職是故也。不可泥於傷寒少陽之文,而妄用柴胡以煽其陷。故古雲耳聾治肺。旨哉言乎。」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文/ 顧志君

張某,9歲,2017年2月7日初診。

患兒早產,體質孱弱,此前每有外感、食積等即來我處診治,常應手而愈。因其體弱,兒母奮發自學中醫,初步學習了一些藥物之應用。

近日陰晴不定,氣溫驟降,患兒又感風寒,低燒2日,昨夜燒退,但半夜開始左耳痛,折騰一夜,直呼我要找顧醫生也。服小柴胡加雙黃連一天未見好轉,故來求診。

症見面色恍白,左耳疼痛發堵,鼻塞流涕,咳嗽頻頻,納谷不香,入冬後曾鼻衄數次,舌紅苔黃膩,脈浮略滑數。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此乃風寒束表,痰熱阻肺之證,非單純少陽鬱熱也,故服小柴胡、雙黃連無效。

雖雲心肝膽竅附於耳絡,但中耳屬肺之系,以中耳有竅(咽鼓管)通於頏顙(鼻咽),特以表為風寒所束,肺竅不利,故見鼻塞流涕、咳嗽、耳痛發悶諸症

其入冬以來鼻衄數次,想是體內早有鬱熱。竅閉熱郁,上擾清空,更加加重,此非外宣肺氣,內清痰熱則無以為功

處方:炙麻黃5g,杏仁7g,生薏苡仁12g,甘草3g,牛蒡子6g,僵蠶5g,蟬蛻3g,黃芩6g,車前草9g,浙貝母6g,白茅根9g,4劑,水煎服。

葯入4帖,耳痛、咳嗽、鼻塞流涕均愈,惟左耳朵仍有閉塞感,納谷尚差,舌紅苔白,脈細滑。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表證已除,鬱熱也解,痰濕未凈,脾胃不和,升清不能也。

治宜和脾胃,復升降出入。

處方:半夏5g,陳皮4g,茯苓5g,萊菔子6g,焦三仙各9g,升麻3g,蒼朮3g,荷葉4g,石菖蒲4g,5劑,水煎服。

隨訪盡劑而愈。


【瑗按】:《溫熱經緯·余師愚疫病篇》曰:


「坎為耳,故耳為腎水之外候。然肺經之結穴在耳中,名曰龍蔥,專主乎聽,金受火爍則耳聾。凡溫熱暑疫等證耳聾者,職是故也。不可泥於傷寒少陽之文,而妄用柴胡以煽其陷。故古雲耳聾治肺。旨哉言乎。」

先生以臨床實際為憑據,認識到患兒耳痛為外感所致,「表寒不解,痰熱閉竅」實為當前病機,非柴胡可解。

治用《金匱要略》麻杏薏甘湯宣肺化濕,加蟬蛻、僵蠶助清宣透竅;黃芩、浙貝清化痰熱;車前、茅根利水下行使邪熱有出路。

二診諸症已解,但脾胃不和,升降失職,清陽不能出上竅也,故耳仍閉塞,先生處以保和丸健胃助運,清震湯升清降濁,俾胃降脾升而病癒。

前後兩診,內外同治,寒熱並療,若不知外感內傷,不辨六經寒熱,直以套方治之,則不惟無效,輕病變重矣!

文摘自「福泉山房」公眾號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1,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醫案賞析:五苓散治嘔吐、近視、尿頻、感冒案
家傳治陽痿奇方:蜻蛾展勢丹
三物黃芩湯治多種虛熱疑難雜症
名醫驗案:越婢加術湯治腎炎
怎樣正確使用小青龍湯?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前谷穴:主治頭痛、目痛、耳痛!
耳鳴耳痛足底按摩法
耳痛、耳鳴、面癱也是纏腰龍?纏腰龍有這麼可怕!
耳鳴、耳痛,一按少沖就管用
小寶寶外出坐飛機,收藏這些小技巧可以緩解耳痛
即可藥用也可食用,絞汁滴入可治療耳痛
皇后耳痛挑出蟲子,變成一條狗,狗做了這件事就娶了公主!
耳痛是怎麼回事呢?日常飲食需要注意這幾點!
Naprogesic德國拜耳痛經葯,姨媽來時比男票還好用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