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被互聯網「賦能」的老爸老媽,就醫觀變化如此大

被互聯網「賦能」的老爸老媽,就醫觀變化如此大

提起父母與互聯網之間的「親密接觸」,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朋友圈裡頻頻刷屏的「雞湯文」,還是永遠搞不清流程的網上購物?


面對互聯網,老年人群體真是我們想像的邊緣群體嗎?答案並非如此。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60歲以上老年網民佔全國7.31億網民的4%,數量達到2924萬,相比2013年的1.9%,增長近兩倍。老年網民群體數量快速增加,究竟意味著什麼?

被互聯網「賦能」的老爸老媽,就醫觀變化如此大


「我們與騰訊展開合作,通過8024份線上問卷和對10個城市3000多戶家庭中老年人的線下調查,結果令人吃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趙克斌這樣告訴記者,「互聯網+」不僅賦予老年群體全新的面貌,也正在使他們的養老觀念和決策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概念,老年人不僅是要保障的群體,更要實現他們權利的自覺與自利。從這個角度說,「互聯網+」正在為老年群體賦能,有助於營造一個更加積極的老齡化社會。


帶給老人實在福利

一個有趣的數字令人印象深刻,不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僅有8.1%去跳廣場舞,而既用互聯網又用社交網路的老年人,去跳廣場舞的比例高達22%。這意味著互聯網正在幫助老年人獲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社科院社研所副研究員朱迪認為,互聯網和社交網路對老年人的影響,主要在於工具性賦能、社會參與賦能和情感賦能。


所謂工具性賦能,是指老年人從互聯網和社交網路中獲取的信息和資源,成為他們選擇與行動的依據。在不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中,近四成人表示不知道如何獲取最新信息,在使用互聯網與社交網路的老年人中,這個比例僅有兩成。與此同時,「拓寬自己的知識和信息渠道」也是老年群體認為從手機和社交網路所獲得的最大幫助,持這一觀點的老年人佔比69.4%。


在獲得知識之外,互聯網和社交網路開拓的新空間也讓老年人可以更深入地參與社會生活和公共生活,融入時代當中,降低老年人由於脫離工作單位和原有組織可能帶來的隔離感,這就是社會參與賦能。廣場舞就是其中一個實例。根據調查顯示,約有八成使用社交網路的老年人表示只要想參加就能參與到社會活動中,比不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提高了近15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社交網路能增進老年人與同輩群體、不同代際群體之間的親密關係,這種主觀福利的提升使得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具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比如,使用社交網路後,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認為與子女聯絡頻率增加,有50%的老人認為與子女面對面交流也在因此增加。」朱迪這樣形容「情感賦能」。

互聯網的影響之深,甚至讓老年人與年輕人一樣有了「網路依賴症」。超過70%的老年人表明出門忘記帶手機會使自己感到很不習慣,但當手機無法接入互聯網或者變為普通手機時,半數老年人會出現無法適應或者焦慮等狀態,甚至有將近40%的老年人表示,每隔15分鐘至少看一次微信或QQ等社交軟體。


互聯網為老年群體「注入」這些新能量,又會對養老帶來怎樣的影響?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天夫坦言:「一講養老就是要照顧、關心老年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其實很多時候這是個誤區,養老是個很長的過程。老年人使用網路,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從社會向老年人提供資源變成老年人主動通過網路來尋找資源。同時,在代際關係上,老年人通過社交網路融入子女的日常生活,這也為養老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景。一言以蔽之,互聯網在養老過程中,給老年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


可以「優雅地老去」


今年春節,讓36歲的北京白領曲鑫喜出望外,又感慨萬千。「我爸67歲了,過年居然和他在武漢、西安的兩個戰友相約,三家在三亞租了同一個小區里的三套短租房,從聯絡戰友到訂機票、選房子,甚至在當地訂年夜飯,人家用手機都搞定了,我倒是跟著他們蹭了個『時髦年』,真是厲害了,我的爸媽!」


和曲鑫的父母一樣,互聯網賦予當代老年人群體在養老決策上的能動性遠遠超乎以往。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方彧表示:「當今中國老年人的養老,包括老年人旅遊比例的提高、獨居養老的火熱等等,明顯體現出需求提升。在這方面,互聯網功不可沒。」

調查研究則用數字支撐了這一觀點。社科院社研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表示,互聯網為老年人解決養老問題提供了開闊的視野,也提供了辨別真偽的能力。「拿互聯網醫療來說,使用互聯網與社交網路近一半的老年人選擇相信互聯網醫療,不使用互聯網的老人中僅有14%選擇相信。


更有意思的是,使用互聯網與社交網路的老年人比單一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更不相信網路上醫生提供的信息及診療服務。這可能由於使用社交網路的老年人習慣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和內容,雖然給甄別信息帶來難度,但也訓練這部分老年人對於信息獲取更有批判性」。

被互聯網「賦能」的老爸老媽,就醫觀變化如此大


總體來看,大多數老年人認可互聯網養老並認為這是一種未來發展趨勢。約61.6%的老年人贊成普及互聯網養老,56.6%的老年人願意嘗試購買互聯網養老服務,更有63.8%的老年人認為未來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互聯網養老服務。


「一邊是老年人需求的提升,一邊是互聯網幫助社會化養老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方彧告訴記者,他看好未來智能養老的發展,「虛擬養老院、無圍牆養老院都是很好的嘗試。比如老年人的可穿戴設備、防走失手環、應急呼叫設備,包括社區應急平台的建設,這需要把技術和服務結合起來,使養老更加多元化,同時尋找到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看來,「互聯網+養老」還屬於初期階段。「『互聯網+』對未來養老方式的影響,最主要的是社會化養老呈現多樣化趨勢,異地養老、抱團養老、居家和社會養老、智慧養老等多種方式都會廣泛出現,傳統依靠子女的功能會逐步弱化。政府管理者和互聯網服務商都要考慮到這種變化,對於政府來說,是否能夠探索出好的監督機制,將決定未來『互聯網+養老』的發展水平」。


「到2050年,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重視新技術在各個領域對各類人群的賦能,我們未來才可能真正優雅地老去,真正實現有尊嚴的養老。」方彧如是說。


作者 | 陳靜


來源 | 經濟日報

被互聯網「賦能」的老爸老媽,就醫觀變化如此大 點擊播放 GIF/12K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點 的精彩文章:

這五款最受關注的App,如何探索抗擊心理疾病的商業閉環?
連「M&M豆」都想涉足的醫療市場有什麼看頭?
AI+醫療的商業化之路有多遠?
2017年全球數字醫療五大趨勢
Theranos前景堪憂:面臨2.4億美元訴訟費 連續兩年無實質性收入

TAG:健康點 |

您可能感興趣

廚房變出金蘋果,老媽大罵我和爸爸沒良心!
老爸老媽,我不能按照你們的標準生活
媽媽變成老媽子,又好氣又好笑
老婆和老媽掉進水裡,絕對會選老媽拋棄老婆的生肖男
活在我心裡的老媽之一我的老媽不識字
活在我心裡的老媽之二我的老媽愛聽戲
老爸老媽,想你們了!
為什麼你愛孩子,愛老婆,就是不夠愛老爸老媽!
老爸老媽太給力,這絕對是真愛!
老爸老媽是假的,老婆也是假的,這部電影讓人細思恐極!
愛老爸老媽,不想他們「老掉牙」,記住教他們做好這幾大功課!
老媽和媳婦關係不好,你們看看是媳婦太作還是我媽的問題?
是你老媽,不是老媽子
老爸老媽給裝修的房子還可以,看完衛生間我和老婆都發懵!
老爸你這麼摳,老媽知道嗎 ?
內涵漫畫:老爸老媽你們怎麼在這?
催婚時,中國親戚們還有老爸老媽是怎麼說你的?
廚房裝修只要不犯這五大錯誤,保證你老婆和老媽以後都會感謝你!
孩子為何經常愛聽爸爸的話,老媽反而經常好心被驢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