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馬謖那能跟他比

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馬謖那能跟他比

這是《追劇補史》系列第五篇,現在追的是《大秦帝國》,有喜歡這部電視劇的小夥伴也可以給我們發來您的原創文章哦,我們一同來追劇補史。


這幾天追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看到了秦趙長平之戰,特別是趙國年輕將軍趙括在朝堂上與廉頗的一段對話後,讓我想到了他的父親馬服君趙奢,當年在秦國進攻韓國閼與之戰時,也沒有聽從廉頗等人的建議,率軍千里躍進出擊,一戰奠定了名將地位。


上黨是神話神農嘗草、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精衛填海的故鄉,是華夏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之一。上黨地區,身處高地,卻在群山環抱之中,古時一直為兵家必爭之地,當時最流行的說法是「得上黨可望中原」。春秋末年,晉國在上黨地區已經設置有上黨郡,後來韓、趙、魏三國將上黨地區瓜分,並分別在自己所控制的上黨地區設置了上黨郡。如此狹小的範圍內同時設置有三個郡,這在戰國時期是比較少見的,可見其戰略地位非但沒有削弱,反而是得到了加強。韓上黨郡當時擁有整個上黨地區的西部邊緣地帶,最先被秦國盯上。秦如果得上黨,退可依仗太岳山,進可攻擊韓國都城新鄭,威懾魏國都城大梁,威脅趙國戰略重地長平。這次馮亭將韓國的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國自然得認真考慮一番。

按照范睢制定的遠交近攻策略,秦國在爭奪上黨時天下的形勢是,各諸侯國也是各懷鬼胎,在他國的興亡問題上,多持觀望中立態度,不僅不會合縱,甚至可能還會在秦國進攻進落井下石佔便宜;楚國已被白起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蹶不振;魏國之魏惠王后,一直都在衰敗,沒有實力和秦抗衡,金玉其外;燕國遠離秦國,田單反擊燕國,燕國大敗,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齊國因為蘇秦的離間破壞,幾乎亡國,此時正與秦友好結盟;為了拿下上黨地區,白起已經和韓國打了三年,奪地殺人,眼見該地不保,韓國已經是空有其名,擔心秦軍可能借勢滅韓,希望通過獻出上黨地區以獲得暫時的停戰和平;只剩下趙國,趙國自武靈王后,軍事實力很強,再加上趙奢曾在閼與大敗秦軍,秦趙之間可謂是旗鼓相當。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想法都是有代價的。馮亭或許就有以上黨地區作餌,想把戰禍轉嫁給趙國,引誘趙軍參戰的想法。說真的,如果趙軍不參戰,當秦軍佔領了上黨之後,不僅有了入主中原的跳板,下步還會直接和趙軍對仗。無論是范睢為首的秦臣,還是平原君趙勝為首的趙臣,他們都認為,秦趙之間必有一戰,未來天下歸趙還是歸秦,決戰之前誰也無法得出定論。

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馬謖那能跟他比


趙括


反正得打,早打晚打都得打。一味的被動防守,還不如主動的出擊,以攻為守。後來,蜀國諸葛亮為了保蜀,也通過六出祁山攻魏的方式來存弱蜀。


公元前262年,趙國接收的韓國的上黨郡,秦國的王齕率30萬大軍攻來了,兩個月攻破郡城,上黨殘兵與廉頗帶來的援兵會合,在長平築壘堅守,與秦軍對峙。秦軍三年不能前進,秦將王齕一籌莫展。


長期的僵持戰讓兩國都著急起來,隱蔽戰線上的戰爭也打了起來。


趙國方面:一是,派使者到秦國議和;二是,多次派人責備要求廉頗出戰三是,用趙括替換了廉頗;四是,改陣地抵抗為主動出擊。

秦國方面:一是,他們借趙國使者的機會,故意殷勤招待,向各國製造秦、趙和解的假象,在外交上孤立趙國,扼殺合縱可能;二是,派人到邯鄲收買趙王的左右權臣,挑拔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三是,繼續強化趙王速戰速決的決心,散布秦軍害怕趙括的流言;四是,得到趙括被任命為主將後,秘密地啟用白起統率秦軍,調整了自己的軍事部署,制定了誘敵聚殲的作戰部署,改造建設預定戰場工事,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寫到這裡時,讓我想到了曾經有人用馬謖來形容將趙括,說他是「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我認為不太恰當。


馬謖,街亭一戰,是北伐中的一場戰鬥,主動請命,率軍二萬五,駐守待敵,只因不聽手下大將勸諫,想玩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法,結果大敗。司馬懿給他讓了一條大路,從後面追殺,最多損失不超過2萬人。街亭失守導致一次北伐失敗,搞得諸葛亮很無奈的擺了個空城計。不過,蜀軍大部還是退回了漢中,實力未受到大的損傷。馬謖戰敗逃回,被諸葛亮執行軍法所殺。況且,馬謖是被最高領導劉備認為不行的,雖然話是從諸葛亮口中轉述而來。

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馬謖那能跟他比


馬謖


趙括,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決戰,因趙孝成王想打破僵持保守戰法的命令,不聽各方勸阻,堅決的使用趙括為主將,率軍五十多萬,對陣王齕。沒想到,秦國換來了最令人恐懼的白起。即使這樣,趙括依然不懼,以馬革裹屍還的必死信念,衝鋒在第一線。直到彈盡糧絕沒有外援46天後,依然率領都已經士卒相食的趙軍,不顧一切地向秦軍發動進攻,最終戰死沙場。在46天血戰中,趙軍25萬人喪生,秦軍近20萬人喪生。兩軍血戰,必定要分出勝負,總會有人要輸,當勢均力敵之時,那就要上天的眷顧了,秦軍後援來了,秦軍勝了。趙括戰死後,剩餘的趙軍投降了,竟達40萬眾。


其實,我們再仔細的來琢磨一下長平之戰發生時的情況,或許會對趙括有一些比較客觀的看法:


一是,魏國樂羊攻中山國後,魏文侯給拿出一大堆的告狀信;曹操官渡之戰後,當眾燒了一堆投降信;甘茂攻宜陽之前,因為擔心讒言,跟秦武王提前訂立了息壤之盟。這說明了什麼道理,仗打一天兩天可以,打的時間長了,消耗多了,領導會不高興,就有人會進讒言。這不,廉頗抵抗了三年,造成雙方長久相持。著急的秦軍,開始散布廉頗謀反謠言,趙王上當換將。趙王為什麼派趙括來代替廉頗,而不是讓趙括來援助廉頗?由此看,主要還是趙王自己昏聵無能,首場伐謀失敗;趙國敗勢不可逆轉,長平之敗乃是歷史必然。

二是,在戰略層面上,趙國高層領導想用速戰速決來替換廉頗拖延消耗的方法,於是選擇了執行者趙括,縱再有才,又能怎麼做呢?不要輕易用將在外君令可以有所不受來搪塞,手握大軍還不聽王令,況且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在趙王手中,他總得回來向王復命吧,你總還得在趙王手下為臣吧,那你還敢違北王命,不害怕背上造反之名?


三是,年輕君主信任,正是建功立業好時機,年輕將軍自然得賣命地顯出勇敢。秦人趙人都不是傻子,如果趙括一點兒作為也沒有,只是看了許多兵書,這反間計能成功嗎?


四是,趙括不僅有名將父親的教導和熏陶,更有隨父征戰的經歷,他原本就是帶兵上陣的將軍。公元前280年,趙惠文王派趙奢帶兵進攻齊國的孤城麥丘,多次強攻未下。隨父出征的趙括,多次向其父親犯顏進諫,進獻了「以退為進,明收暗攻」之計,遣俘投糧收人心,麥丘城內激變,父子兵不血刃的進入了麥丘。麥丘一戰,趙括也是一戰成名,「虎父無犬子」成為當時趙國軍士對趙奢父子最平常的評價。趙括的父親趙奢,也曾經是一個不納諫的名將,喜歡按自己的一套辦,在奠定他名將地位的閼與之戰前,他就曾向趙括請教如何以最小代價解閼與之圍,趙括對於秦趙兩軍的優劣勢以及當前的戰爭形勢進行了分析,趙奢很是認可。那一個領導上位後不換人?那個領導不立威?趙括在軍內的所作所為,那都是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五是,長平戰事空前慘烈,戰後,秦軍承認60萬大軍死亡過半,主要是趙括接任後主動衝擊、搏命拼殺造成的。況且,在趙括戰死之時,趙軍還存有四十萬兵卒!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畢竟血性剛烈,以一將之力,而抗秦傾國之力,就是名將廉頗繼續執掌,仍然逃不脫失敗的結局。


六是,本不該宣揚迷信思想,但是細心的小夥伴們看電視劇時,有沒有注意到,還有趙孝成王做夢這場戲?在秦趙上黨戰役打起前,惜墨如金的《史記·趙世家》中竟然記載了這個夢。夢中,趙孝成王穿著兩色的衣服,駕馭飛龍飛升,未達所至就墜落在地上,卻看到金玉堆積如山。於是,他就召見了名叫敢的筮史給他占卜吉凶。筮史說:夢中穿著背縫兩側異色的衣服,意味著殘缺不全;御飛龍上天不到天庭就墜落,意味著徒具虛聲而無實際;見到金玉珠寶堆積如山,意味著一場災禍。趙孝成王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夢?他為什麼還要將這個夢說出來?或許他就是想學他爺爺,想找女人了就做個「夢中情人」的夢,想找借口出兵來樹立威信了,就做個「馭龍見金」夢,沒想到這個筮史不是馬屁精,沒有配合他。太史公或許就是想藉助迷信的力量,來提前預示趙國將在這場戰爭中失敗,這是天意!


趙括死後,降卒被白起坑殺,趙國孝旗白幡蔽日。歷史有時很奇妙,恩怨也會輪迴報。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山西晉城高平西北隅,距五十四年後,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的新安(河南澠池城東)南,僅有百餘公里。


人們在責難趙括時,可能忘記了趙括的對手!那可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這麼英雄的人物,也是慘勝!戰後,白起也認為,趙括本人的悍勇絕不遜色於其父趙奢,不除趙括,自己一旦身死秦國就無人能夠抗衡他。


趙括本是英雄將,紙上談兵背黑鍋。而這個黑鍋,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一方面,來自於她母親所說的一些話。即轉述他父親趙奢的話:趙括雖善於談論兵事,軍事理論淵博,但實戰能力不足,用其為將,非社稷之福。趙母力阻,趙王不聽,答應了趙母,出事後不禍及趙家。在趙王追究責任時,有的說沒有追究趙家人的責任,有的說是僅沒有追究趙母本人責任。看到這裡時,我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它想法?


另一方面,來自於藺相如所說的話。病危中的藺相如曾對趙王說: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


第三個方面,來自於他所指揮的這場戰事的失敗。歷史對於失敗者總是貶損的,在國家危難存亡之際,血氣方剛、意氣風發、一心想建功立業、敢於馬革裹屍的年輕將軍,為國捐軀沙場,反而變成了傲慢輕狂的代表名詞,真是冤枉。


對於這樣的血性戰將,我們還是要滿懷敬意的說:趙括輸的不冤,趙括死的可敬,趙括算得上是英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可疑的崔珪,古怪的地府
一個因為攝像而下野的晚清重臣
為什麼觀音和唐僧都要為孫悟空起名字?
誰來支付奢侈稅與醫療價格雙軌制
他戰功赫赫,卻不得封侯!人命天定,即便努力也未必有收穫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紙上談兵的趙括,又被冤枉了,趙國就算換別人也不可能做得比他好
趙括並非紙上談兵,他和白起比只是實戰經驗太少
紙上談兵——可笑不是趙括!
歷史的正解,趙括究竟是不是只會「紙上談兵」?還是趙國一大名將
或許大家都誤會他了,趙括本領真的不是大家所說的紙上談兵
趙括就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為何流行為他翻案
趙括就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為何流行為他翻案?
紙上談兵的趙括很無能?敵軍統帥一句話道出他的真實能力|淘觀點
揭秘真實的長平之戰, 紙上談兵不只是傳說, 趙括有話要說
廉頗出局,趙括「紙上談兵」身死兵敗,廉頗就算繼續領兵也是輸!
歷史上真實的趙括是怎麼樣的人?敗給白起真的是因為紙上談兵嗎?
趙括:紙上談兵還是一代名將?——下
趙括:紙上談兵還是一代名將?——上
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此生僅此一次的戰役「長平大戰」告訴你真相
趙括「紙上談兵」,那當時趙國的君主是個什麼樣的人?
千年一代英將的—趙括,並非「紙上談兵」
秦趙長平之戰,趙括是否真的是紙上談兵?
千古儒將趙括,因何「紙上談兵」成庸才?這四人「功不可沒」
熟讀兵法的趙括,最後為什麼會變成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