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家人如何修行

在家人如何修行

在家人如何修行



我從前做船生意,對船很有緣分,因此對《金剛經》中佛說的「如筏喻者」,特別感到有興趣,這裡先以「如筏喻者」作個引子。

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從輪迴生死到解脫成佛的過程。輪迴生死譬喻此岸,解脫成佛乃稱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各位你們可以說都已經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應該說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後,又改變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離開,有的船雖已划到海中,但不知劃向何方,有的船則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僅是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這個方向一直划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是剃度出家的,我們稱之為出家人;如果並未剃度出家的,我們稱之為在家人。因此,我這個題目中的在家人,並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緣接觸佛法、已有緣找到一條船、已有緣上了船、已有緣握槳在手、已有緣在划船,或者已有緣認清方向,正在朝這個方向划船前進的這批在 家人,正好比如各位。應該如何修行最是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費時間?是我想和各位討論的題目。

我十六歲有緣接觸佛法,可以說上了一條小船,六十幾年中劃劃停停,有時候兜圈子,甚至於倒退。近年來,雖然自己覺得好像比較能用得上勁,方向也似乎准了些,但究竟已離此岸多遠,實在不敢講;會不會又劃回此岸,也不敢講。所以說的,我是一個十足的在家人,從來沒有出過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貪嗔疑慢我都有。雖然現在已逐漸減少,譬如說妻子已先走了,嗔恚也比從前減少,但六十餘年中多少有一些領會,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煉出來的經驗,深深感覺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礙更多。這裡之所以選這個題目,也是因為覺得在家人修行實在不易,覺得我這多年中得到的一點經驗,應該貢獻出來,以供大家作參考或是借鑒,拋磚引玉,還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修行這個名詞,原有廣義狹義之分。這個題目是專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廣義的包括了修人天福報的十善道,換句話說,是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都包括在內,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簡稱之,也可以說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訂出一套可行的功課,這是我六十年來所體會出來的最重要經驗。


出家人過的是寺廟生活,有做功課的殿堂,有莊嚴的佛菩薩像時時看著他,有一定的時間共同做功課——早課、晚課及參加各種法會,還有師父師長的督促指導及師兄師弟的互相鼓勵。我們在家人沒有這種福報,而且在家人的環境也遠比出家人亂而雜,上事父母,下養子女,不但謀生的負擔重,外境的引誘也多,特別是在美國的中國年輕父母,想到將來子女讀大學的費用,每每覺得壓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實在不容易,不但錯了方向沒有人糾正您,也極容易感到疲厭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頂重要的是要嚴格管理自己,訂出一套可行的功課。我願意再強調一次,這是我六十年中體會出來的最重要經驗。


自己訂功課

怎樣訂您自己的功課呢?當然每個人不會相同。我也訂過不少不同的功課,試驗過好幾種法門,我目前的結論共有四點,想貢獻給大家。


第一點,要決心起早,自己訂一早課。晚上訂的功課,極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勞或者因為有晚間的應酬而鬆懈或放棄。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時起床,在早餐以前,訂出半小時的功課,這時間最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擾,可以持久。譬如說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剛經》,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彌陀經》及一千聲佛號,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練習四念住,或者修習止觀禪定,看您對那種修法最能相應,都可以,但一經訂後,三、五年內不要更變。


第二點,要設法一年至少參加一次嚴肅的佛七、禪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過七天。我一生中感覺到跟張澄基教授有三次連續三個星期的修靜最為得力。在參加期內一定要止語,能守八關齋戒最好。止語要真真連續七天,並不是上堂止語,回到宿舍又和人閑談,這樣的中斷,對修持毫無用處,毫不得力。所以,最好什麼事都不管,在這七天中,將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將您身心內的一切污染,徹底清除一次,對您一定有好處。


第三點,要細心認識自己。先問一問自己,您活了這麼多年,有沒有認識您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如果您對自己沒有了解,不知道您的嗜好、長處及弱點,不明了自己的個性,很可能盲修瞎練,浪費時間,甚至於走入邪途。


怎樣去認識您自己呢?先從大處著手,細心體會一下您自己的個性。不要去想這種個性是好還是壞?也不要聽別人這麼說,就以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個性是哪種類型。下面兩個例子是比較偏向於極端的例子,您的個性可能介乎兩者之間,不過也可以找出傾向。

第一種類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為自己著想,將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為要保護自己,所以怕和人結交,怕找麻煩,也因此不喜歡幫人?所謂獨善其身,個性趨向孤獨。這是一種個性的類型。


另一種類型——你對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關心,卻喜歡幫別人的忙,喜歡替別人著想,有極強的同情心,有仗義打抱不平的胸懷,不計自己的利害,有時會弄得焦頭爛額,不以為苦。為人慷慨好朋友,雖然有時也會答應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罵。這又是一種個性的類型。


自己細心的觀察一下,您是近乎哪一種類型。


各位,這兩種類型都不壞。您只要自己認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種類型,運用發揮您的長處,避去您的缺點,一樣可以成功。我的所謂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一種類型的人,我建議您先從修學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對症良藥。如果您對於研讀中國古文的經典沒有問題,四聖 諦、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應該細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樣可以得果。《金剛經》中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是修學原始佛教達到的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響。第一種類型的人,比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響,也比第二種類型的人所接觸的外境簡單,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二種類型的人,我建議您讀一讀《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將您的心胸放大。學大乘佛法,頂要緊的是沖淡我相,而擴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礎。第二種類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將心胸放大,則人我之分趨淡,分別計較減輕,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於認識您自己的弱點,是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驕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認您的幻軀有哪些弱點,方能設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惡業的因緣,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須時時警惕的重要步驟。


第四點,要盡量將你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這初聽好像並不容易,其實並不難,養成習慣之後,效用很大。因為我們所討論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訣是將布施的念頭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機會。要記住凡是影響人們愈廣愈大愈久的機會,即是功德福報,其作用也愈大。


我們都已經是上了船的人,應該知道布施並不只是捐錢。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範圍很廣。


現在我將上面的四點再歸納一下,這是各位可以自己訂的功課:


一、要訂立一個可行的早課。


二、一年至少要認真參加一次七天或七天以上的修行法會。


三、要隨時檢討認識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行修行,隨時抓住機會。


因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別人幫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對您十分重要。近年來,美國社會已經由醫治疾病逐漸進步為預防疾病,這是一個好現象。希望各位同修對這一方面的新知識,盡量接受。您身體健康,住世久長,修行、種福、積功德的機會也就增加,這非常重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隱寺 的精彩文章:

心不離戒 戒不離生活
健康素食的五色原則
佛說殺生吃肉是輪迴生死苦海的重要原因
有善根者《阿彌陀經》
故事 降服睡魔

TAG:靈隱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家人修家庭和睦是最實在的修行
作為在家人,修行的時間很少怎麼辦?
我家新房裡有隻鬼,想用家人血液修行
請尊重修行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如何恭敬出家人
中國僧團之行 修行令世人感嘆 真正的出家人!
在家人如何自己在家裡受持八關齋戒?
准提修行,讓我事事如意,家人安康
修行准提法,我和家人的改變
出家人頂禮在家人如法嗎?
旅行者和出家人,行走在江南
跑步和陪家人,你是如何權衡的?
一家人的旅行
出家人是如何看待淫慾的?和在家居士有何不同?
處處是我家,人人是家人
對外人能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
在家人與出家人學佛有什麼不同?
佛弟子如何稱呼出家人更如法?
出家人的「家」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