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6)


宋太祖平定南唐後,遣吳越國王錢俶歸國,開始籌劃攻戰北漢的軍事部署。當時趙匡胤年僅五十,盛壯之年,心情又好,武人出身,此前也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的現象。但是,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陰曆), 「帝崩於萬歲殿」,好像來得十分的突然。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宋太宗趙光義。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史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次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後,既與親信程玄德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后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答以:「共保富貴,勿憂也!」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史書對於宋太祖的死因,只此寥寥數筆,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描述和解釋。加上這件事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太祖本紀》上只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文瑩《湘山野錄(續編)》一書,有如下記載:「……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太祖)移杖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晉王(宋太宗趙光義)…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官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趙光義)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趙光義)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宦官)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記載雖生動,太似小說家言,尤其是"斧"字,總讓一般人聯想起殺人用的大斧子。其實,文瑩所記的「柱斧」乃「玉柱斧」,是一種手中掌玩的文具類用品,樣子恰似一柄如意,君主平時用來以此在圖上比比劃劃用,肯定既不銳利又不沉,殺人是萬萬不能。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後遷居洛陽,北宋宰相。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則極力為宋太宗辯解。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已是四鼓時分,宋皇后派內侍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入宮,但王繼恩卻往開封府召趙光義,晉王的親信左壓衙程德玄己在門口等候。趙光義聞後大驚,說「吾當與家人議之。」王繼恩勸他趕快行動,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趙光義便與王繼恩、程德玄三人於雪地步行進宮。據此,宋太祖死時,太宗當時不在寢殿,不可能「弒兄」。


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後,趙光義為了顯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拋出了其母杜太后遺命的說法,即所謂的「金匱之盟」。杜太后臨終之際,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據說當時太祖也在場。杜太后問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說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與福蔭,太后卻說:「你想錯了,若非周世宗傳位幼子,使得主少國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當吸取教訓,他日帝位先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訓。杜太后便讓趙普將遺命寫為誓書,藏於金匱之中。

此種記載,其實純為宋太宗當皇帝後與趙普捏造的「故事」。其實,趙普是一才幹高人品低的小人。他在太祖一朝把持朝權,與趙光義多有齷齪,並曾秘密上書太祖要「警惕」趙光義,結果,此事為他的政敵盧多遜所告,為了「澄清」不利影響,趙普與宋太祖君臣演「雙簧」,趙普公開上書「自陳」,太祖示之以眾,並把書啟「藏於金匱」,以示太祖、趙普對晉王趙光義沒有疑忌。宋太祖崩後,趙普岌岌可危,被宋太宗剝奪實權。


史書上還記載趙光義起初有意傳位給趙廷美,是趙普提醒:「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一句話,趙普的醜陋面目也暴露無遺.既然深悉「父子家天下」的治世真理,趙普這個太祖「大忠臣」為何不在太祖活著時拚死力諫,「忠言」遲了這麼多年,真是個陰險小人!宋太宗如此迫害親弟的行徑,其長子趙元佐也覺過份,佯狂作癲,火燒宮殿,裝瘋賣傻以表示自己不堪「儲君」之位.日後,宋太宗把兒子趙元侃(改名趙恆)立為皇太子,見京師百姓興高采烈,他還憤憤言道:「四海之心遽歸太子,欲置我於何地! 」如此狹窄心懷,可見宋太宗趙光義絕非善類。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燭影斧聲。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歷史有時真的是很公正的。有句歌詞「請你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讓趙光義沒有想到的是: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軍攻佔北宋都城開封(今屬河南)。次年二月,廢宋徽、欽二帝,北宋滅亡。同年五月,原任河北兵馬大元帥的趙宋皇族康王趙構,在金軍退走之後,於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仍沿用大宋國號,史稱南宋,年號建炎,是為宋高宗。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當然這個是傳說,但是南宋的第二個皇帝確實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後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的金印下落之謎
鄭成功的生平及其事迹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三衙禁軍:宋代版中央警衛團
今日日本一種產物 起源於中國古代

TAG:歷史小助手 |

您可能感興趣

清廷都看不上的漢奸,雖被封王卻死因不明不白?
吳佩孚拿了日本的錢,又拒當漢奸,結果死得不明不白
此人是袁紹麾下猛將,武神趙雲都勝不了,不明不白而冤死
她比楊貴妃更早得到唐玄宗寵愛 最後卻不明不白地死了 為何?
傅友德被朱元璋稱讚功勞第一,最終卻死得不明不白
闖王李自成為何死的不明不白
明朝當世名將,為朱元璋打天下一生沒敗過,結果死得不明不白
剖析12星座的出軌原因,不讓你死得不明不白!
清朝李蓮英伺候慈禧一生,退休了還拿俸祿,為何死得不明不白?
古代死的最冤的不是岳飛,也不是袁崇煥,而是此人,死的不明不白
孔子是此人的六世孫,妻子因太美被奪,還死得不明不白
據說這五個英雄都因為技能太噁心了,勸你團戰時離得遠遠的,要不然死的不明不白!
此人若不點頭,武則天就不會讓位,最後卻死的不明不白!
歷史上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三大皇帝:最後一位連生死都不知道!
並不是我們願意活得不明不白
李蓮英為何死得不明不白?因他透露了個秘密,被慈禧暗中下手
此人曾被朱元璋稱讚功勞第一,最終卻死得不明不白
她是唯一不把如來佛放在眼裡的妖怪,最後死得不明不白
娛樂圈這些明星不明不白就逝世了,他的死因成迷,真的是太可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