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敢不敢「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

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敢不敢「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要實現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領域的重要突破,就必須尊重科學規律,改變現有的科技管理體制與考核評價機制,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自由度。


「要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力軍作用,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鼓勵從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可以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日前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可以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的論斷引起廣大科研人員的強烈共鳴。

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敢不敢「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



圖源網路


受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科研人員找項目、出成果的壓力較大。項目周期短、經費不穩定,再加上考核評價標準較為單一,導致基礎科學領域部分科研人員不敢去「碰」那些雖有原創性、前瞻性和引導性但周期長的課題,而是專挑容易出論文、出成果的短平快課題。「年初要題目,年終評論文;今年報項目,明年看進度」……不少科研人員都對此深惡痛絕,卻又感覺難以改變。

事實上,科學研究有自身的規律,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現絕非朝夕之功,需要長期積累、堅持不懈。回顧我國一些重大原創成果和為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成果,往往都是經過幾代科學家、用幾十年奮鬥得來的。就拿此次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趙忠賢院士來說,可以說是「十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生動寫照。在發現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之前,陪伴趙忠賢的是數十年潛心高溫超導的日子,是無數次製備、測試、分析、放棄、重新開始,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初心。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風口上,我們必須利用這一機遇期,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做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


要實現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領域的重要突破,就必須尊重科學規律,改變現有的科技管理體制與考核評價機制,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自由度,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讓科學家敢於「十年不鳴」。比如,在經費支持、項目規划上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鼓勵科學家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允許試錯;在考核評價方面機制更靈活,不再以「論文」作為唯一標準;在人才選用上更多元,為科研人員鬆綁減壓,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等等。


與此同時,科研人員自身也要發揚科學精神,繼承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在探索未知、創新創造的路上心無旁騖,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用「十年磨一劍」的勁頭來治學,最終實現科研創新的驚人一躍,「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熱門圖文TOP5

1、關於高效文獻閱讀和英語學術寫作 劍橋博士分享了不少乾貨


2、浙大校長登Nature介紹浙江大學:如何建設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大學


3、諾獎得主屠呦呦仍當不成院士?團隊說她無意參評,也不會報名


4、4年發表7篇《自然》子刊論文 超級科研團隊如何煉成?


5、如何閱讀、整理外文文獻?三位學術牛人教你幾招

點擊圖片進一步了解募格編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募格學術 的精彩文章:

TAG:募格學術 |

您可能感興趣

瘦就不抑鬱了嗎?最新研究說不是
不可思議的幾個未解之謎,終究讓研究者頭疼!
如果你身邊有人整天都「出口成髒」不要討厭他,研究發現這種人比不罵髒話的人更真誠!
話不多拼了命的打怪,已經不是科學研究了,他們開始為生存而戰
美國為什麼不敢研究歷史?研究就要被全世界痛罵,只是因這件事?
新研究表明,第五元素可能不存在,暗能量只是一種錯覺
通過看臉就能知道你是不是有錢人,科學研究不由你不信
女人看相研究,我真是震驚了,不知道怎麼總結的!
面试7次不过,研究生学历却当家庭主妇……职场新人该如何是好?
十年研究,發表一些我對雙魚座的看法!你們可以補充。。
不要再熬夜了!研究表明:睡不好覺,是會變醜的!
美國為什麼不敢研究歷史?一研究就要被全世界痛罵,只因這件事
同性間行為研究,你不笑,我就不會寫歪
「驚!喝紅酒能抗癌!真的不是謠言我們有研究!」「呵呵」
這幾個未解之謎研究了很多年可是還是沒有研究出來
研究表明:五件事男人喝酒後堅決不能做的事,第1件就有很多人特喜歡做,最傷身體
誰說基礎差就不能考上研究生?
日本有勇氣挑起侵華戰爭!原來事前有過這樣的調查?研究?結論?
感冒一直好不了?研究:可能是寂寞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