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劃重點】2月1日《老子.德道經》直播課內容總結

【劃重點】2月1日《老子.德道經》直播課內容總結

2月1日《老子.德道經》直播課內容總結

直播回顧

在第一期音頻直播中,解答了以下問題:




00

準備一個可以手寫的筆記本,記錄直播講課中關鍵詞、核心要點。因為文字是思維的載體,思維只有被寫出來才可以被檢閱、審視、修定、討論、更新。讓老師的話語,進入你的思維之後,再由你的筆,「外化」、「物化」到紙上,

讓思維變成可以看得見的東西。





01

學習任何學問的方法:拼圖理論。

把《老子》讀明白的人一定不是只讀了《老子》。

我們經常會在其他領域,比如宗教、哲學、科學著作中讀到能支撐某本書的觀點的內容,就像撿起一塊塊拼圖,這些內容互相支撐,帶你看到事物的全貌,從而深刻理解規律。




02

學習任何學問的態度:「了解心」,而非「回答心」。「了解心」是用開放的心態接收新的觀點,先接收再判斷。「回答心」是用封閉的心態應對別人的觀點,經常沒等別人講完就急於回答、表態、反對。




人們持有的觀點不是天生的,是在相互影響中逐漸形成,所以,接收到的事實和觀點,都會成為構建我們價值觀大廈的材料。




03



書籍是分層次的,從可見層到隱形三層。《老子》屬於隱形三層的書籍。




可見層指介紹客觀世界中的某一個方面的研究,或者某一具體行為方式,例:《影響力》、《高校演講》、《長尾理論》,這些書籍對一部分人會有很大幫助;




隱形一層的書改變我們的認知模式和心理反應模式、思考考試,如認知行為療法方面的《思維改變生活》、《重塑心靈》。這些書對較大一部分人有效;




隱形二層的書告訴我們意識是怎麼發展的,探討人類意識的作用機制,讓你超越種族、文化、國家政治形態來理解人類共有的東西,例:《意念力》、西哲的一些著作如叔本華的著作;




隱形三層的書講宇宙生成的機制,宇宙本源及如何演化,個人意識發展,大部分宗教書籍都屬於隱形三層的書,例:《薄伽梵歌》、《金剛經》、《老子》、長青哲學代表人物肯.威爾伯的著作。

這個層次的書籍屬於「元認知」,掌握後,能穿透以上三個層次,帶來持久而深刻的改變,終身不逆轉。前提是你得正確掌握它。這個層次的書籍,偏偏不容易掌握。





04

千人千老的說法對不對?哲學著作承載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有指導意義的,是一致的。所以不能說千人千老,否則各種大相徑庭的行為都可以說自己遵從了老子思想。所以我們要努力還原老子思想的真實面貌,聽聽究竟說了什麼。




古文大體分為中國思想史和中國文學史,

《老子》屬於「中國思想史」中的「先秦諸子學」。





05

老子為什麼很難讀懂?材料匱乏,很多老子時代的文獻我們已經看不到了。文言文難讀,因為文言文經常省略句子成分,經常使用通假字,後世抄書時不斷的篡改。





06

文言文簡單掌握的方法:同理心!把自己放到古人寫作時的狀態去讀古文,站在書寫者的角度去猜想他省掉了那些字。古時候書寫材料缺乏(較長時間中只有竹簡、帛、甲骨等),使得作者要儘可能用較少的字表達較多的內容。我們在讀文言文時,要正確地補充省掉的句子成分。





07

《老子》是對話集,問答集,是集體創作的產物,是思維清單。西漢代以前的著作都是記錄而非創作,孔子編輯《詩經》、《尚書》,孔子、孟子的弟子記錄師徒聊天記錄而成《論語》、《孟子》。《老子》也不例外,它並不是一個人的創作,而是一群人的問答記錄。每一條回答都有著具體的問題。





08

《老子》的學習方法:第一,同理心,設想那沒有被記錄下來的問題是什麼?第二:寫一本你自己的《德道經》—— 你的思維清單。




09



老子講了最高規律是什麼樣的和怎樣領悟它,但沒有講為什麼。所以我們今天來理解它,就可以使用現代科學,如超弦理論、量子理論、認知科學、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補充上 why 的問題。






下期預告




10、老子不是一個人,是幾個人。聽聽司馬遷怎麼說。



11、帛書版本的考據,德在前,道在後,獨立成篇,曾獨立流傳,跨越百年的創作。



12、老子思想不是老莊思想,它更接近黃老思想。老子和黃帝四經、金人銘的關係。同時代的創作,互相汲取觀點。



13、無為的真正含義:「無為」是獲得道(最高原理、最大的價值觀)的能量(德、炁,一炁生萬物)的具體方法。無為=不刻意、很熟練、做貢獻。



14、《老子》講什麼?內聖外王、君人南面。基調:積極、有為、陽光、開放、包容。



15、我們正在走向下一個奇點。「返、復」的宇宙,熵增的宇宙,生命被設計出來加速宇宙的演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投稿作品]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在當代中國復興道路上發揮作用
[投稿作品]像盧梭一樣坦蕩
[投稿作品]陽明心學中相信的力量
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在當代中國復興道路上發揮作用
像盧梭一樣坦蕩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佛門晚課內容
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培訓班——公開授課內容
線下公開課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