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點擊播放 GIF/2046K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


古人認為心臟是思維器官,這種觀念在今天的語言中也還有痕迹,比如說,「用心思考」「心想事成」等等。


《紅樓夢》中說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據說殷商王朝的大臣比干有傳說中的「七竅玲瓏心」,也就是一顆天生有七個洞的珍奇心臟,因此聰明絕頂。


「心竅」越多越聰明,「心較比干多一竅」是說林黛玉聰明,生活中也常用「心眼多」來表達聰明的意思。一個人變聰明了,可以說他終於「開竅」了。


聰明人不免多思,好像比別人多顆心,凡事想得多,有時不免多心。


人心眼一多,對許多小事就跟著過敏。於是,別人多看一眼,便覺得有敵意;別人少看一眼,又認定是故意冷落。

多心的人註定活得辛苦,因為情緒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


多心的人總東想西想、胡思亂想,結果很容易困在一團思緒的亂麻中,動彈不得。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有時候,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其實一個人就像是一塊磁鐵。當他身心愉悅、喜歡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時,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他所吸引;相反的,當他悲觀、鬱悶、覺得什麼都不對勁,負面的一切也就相繼來報到了。


幸運與厄運,在於一個人如何使用內在的磁力,這就是信念的奧秘。


世上只有一件東西,能始終經受住生活的衝擊:一顆寧靜的心。


生在俗世,身為凡人,沒有可以得道成仙的靈丹妙藥,也沒有可以一步登天的靈異奇遇,路在這兒擺著,平坦也好,崎嶇也罷,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與其過得富足,不如過得安心;與其看透看清,不如雲淡風輕。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對別人處處看不慣,往往是自己的修養還不夠。


這個世界上,你看不慣的人多了去了,看不慣你的人也多了去了,如果要對每一個看不慣的人都品頭論足一番,你不得累死?反之同理,如果你去在乎你在每一個人心目中的形象,你不覺得自己是吃飽了撐得嗎?哪裡有十全十美的人!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與其兩個人迷茫,不如一個人清爽;與其紅了眼睛,不如笑著原諒。人知足就會快樂,心簡單就會幸福。


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繁雜,人情冷暖,抹去心中不好的痕迹,悄悄地愛著這世界的一草一木,聽聽音樂,看看風景,心若泰然,我自安然。


少操心,少根筋,別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上,深不過真情,冷不過人心!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註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君子四不為,你做到了嗎?
正月里不剃頭,背後竟然有這樣的榮辱
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有鋒芒能內斂
開風氣、立標格:中國古代10大最有才情的帝王
看了這些畫,想起很熟悉的舊時光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與其多顆心,不如少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