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屋頂上的吻獸你知道多少

屋頂上的吻獸你知道多少

文/張鵬



屋頂上的吻獸你知道多少


正吻、大吻、螭吻、蚩尾、鴟尾、鴟吻、鰲魚是一個東西嗎?


同是山西富商的住宅,正脊的吻獸有閉口,也有張口的。而當地的傳說則分別有閉口招財進寶,張口出仕為官、為民說話兩種。


我們能在紫禁城中找到很多不同的動物,比如在黃色琉璃屋頂上,最高處正脊的兩頭,各有一個尾巴高高翹起的神獸,它是屋頂上眾多小動物中個頭最大的。它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在建造宮殿時要用到它呢?


它是龍的兒子嗎

這個神獸身上最突出的部位就是它的頭部,始終張開著大嘴,咬著延伸到嘴邊的屋脊,盤曲的身子向上高高揚起。明清時,官方把建築物上的這個構件叫做正吻、大吻,但是民間,多把這種動物叫做螭吻。


明朝時有個叫李東陽的人,曾在《懷麓堂集》中記述過大家所熟知的「龍生九子」傳說,認為螭吻便是龍的九個兒子之一,性格中有個特點,即為「平生好吞」,所以就把它放在屋頂上,讓它可以吞著最高的屋脊。


清朝人高士奇所寫的奇聞異書《天祿識余·龍種》中這樣描述螭吻,「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就因為龍的這個兒子,喜歡站在最高的地方望遠方,所以把他安置在宮殿的最高處。


不論是由於胃口大、還是喜遠望,都是後世將其與龍聯繫在一起的說法罷了,其實螭吻最初的形象,和一種海獸相關。海獸名叫做蚩,高高的尾巴蓋過頭頂,可以召來水,能夠起到避免火災發生的作用,所以把它放在屋頂。


太和殿的正吻到底有多大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紫禁城宮殿中,最大的螭吻在太和殿的屋頂。清代琉璃瓦的規格共分九樣,其中一樣瓦最大,但沒有實際用過,太和殿上的正吻使用的是二樣瓦。


巨大的正吻用了13塊構件拼裝而成,高3.46米,差點就有兩個普通身高的人那麼高了,寬2.68米,重量達到了4300多公斤。


在修建宮殿的時候,迎接和安裝螭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僅要派遣一個官員去祭祀窯場的保護神,還要派遣四品以上的文官、三品以上的武官去迎接螭吻。


譬如太和殿在經歷了康熙十八年的火災之後,於康熙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這天破土動工,到了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辰時,派官員專程去迎正吻,六天後開始安吻、插劍、合龍門,主體工程土木結構這才算是完工了。


要知道在清朝的時候四品的文官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方的市長。由此也可見螭吻在建築上的重要價值。

螭吻一直就是龍的樣子嗎


其實,螭吻原來的樣子並不是一條龍。根據唐人蘇鶚所著《蘇氏演義》中的描述: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漢武帝於元鼎二年造了一個氣勢恢宏的柏梁台,可惜的是,僅僅過了十年就因為火災燒掉了。


後來漢武帝聽信越巫唯有更大的建築才能鎮壓邪火的說法,在原基礎上營建了後世熟知的建章宮。建造當中有人說海中有獸,名為蚩,聚水之精,裝在殿上能夠避免火災的發生。於是建章宮正脊兩側多了兩個似尾的構建,它的名字就叫做蚩尾,這算是螭吻的第一個名字和形象了。


又過了五百年,當時的人們覺得這個尾巴很像鷂鷹的尾巴,所以就叫做鴟尾,從海獸的尾巴變成了鳥的尾巴,這算是螭吻的第二個名字。我們在很多晉代典籍中都能找到「鴟尾」的影子,如《晉書·安帝紀》中有義熙六年五月「丙寅,震太廟鴟尾」;《宋·五行志》中記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正月鵲巢太極東頭鴟尾」等。

又過了幾百年,從中唐時期開始,不再像是鳥的尾巴了,慢慢變成了魚的尾巴,並且腦袋變得越來越大,嘴巴也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有人就把它的名字漸漸改成了鴟吻。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突出了鴟尾下端「吻」的分量,表現為一個獸首,形象誇張,張嘴吞脊,尾部逐漸向魚尾過渡。還有人認為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為佛教中摩羯魚的形象。


再到了宋代以後,又變得不像是魚的尾巴了,形象越來越複雜,增添了很多部件,尤其是背部的搶鐵變得非常顯著。此時基於宋人濃厚理學思想的作用,名字又重新變為了鴟尾,如北宋山西人王溥在其所著的《唐會要》中明確指出,鴟尾激浪降雨,因此放置在殿堂上「以厭之」,並且提及「時人或謂鴟吻,非也」。


自元明清三代起,龍形的吻獸形象被普遍地應用起來,更為多見,最終就成了我們在故宮看到的螭吻、正吻、大吻。所以講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了,原來蚩尾、鴟尾、鴟吻講的都是一個東西,只是不同的時代,人們叫的名字不一樣罷了。


如果這條龍跑了怎麼辦


人們把正吻安裝在屋頂上,不論是為了能夠望遠、能夠吞吃,還是能夠求雨防火,都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心中一種美好的願望。但是如果龍的這個兒子要是不好好乾活,怎麼辦呢?


正吻的正上方有一個突出來的部件,很像一把劍的劍柄,那麼劍身呢?劍身在這條正吻的身體內,當時的人們認為,通過這樣的方法就能把螭吻固定在屋頂上,讓它好好工作,好好乾活了。


當然了,也有其他的說法,傳說有位神仙,本名叫許遜,成了神仙之後叫做神功妙濟真君,據說妖魔鬼怪最害怕的就是他的寶劍,所以把他的寶劍插在屋頂上,同時也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但是在明清兩代,這把劍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明代的寶劍上做五朵祥雲,向內,即龍首方向微微傾斜彎曲;而清朝的寶劍則沒有這些特徵,僅是魚鱗裝飾。


其實螭吻除了這些美好的寓意之外,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用途,那就是屋脊的兩端是三面屋頂交匯的一個點,最容易漏雨,使用了螭吻這樣的大型構件以後,可以防止漏雨。


老百姓家的屋頂能用龍嗎


屋頂正脊使用吻獸在很早以前便有了明確的規定,如成書於唐代的《陳書·蕭摩訶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舊制三公黃閣聽事置鴟尾,後主特賜摩訶開黃閣,門施行馬,聽事寢堂並置鴟尾。」此處吻獸成為一種特殊的恩寵賞賜,以顯示建築等級,彰顯社會地位。


當然了,皇家的很多建築方式在民間會以多種不同的樣式體現出來,比如在清朝的很多名門望族家裡的建築上也出現了多種類型的吻獸形象。


這些吻獸多以魚的形象展示出來,在江南一些地區叫做「鰲魚」,明人陸容的《菽園雜記》載:「鱉魚,其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上 。」據解,鰲是傳說中的大龜或者大鰲,但是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在南方海域偶見的鯨魚。


吻獸在民間,隨著主人的身份的差異,賦予的含義也有所不同,有機會出外旅行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同是山西富商的住宅,正脊的吻獸有閉口,也有張口的。而當地的傳說則分別有閉口招財進寶,張口出仕為官、為民說話兩種。不變的其實是吻獸在建築上的功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民國鄉村小學校長的工作日記
16世紀西歐經濟增長物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教授的摩登時代——收入、生活與個性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作死小伙玩屋頂拍照「不幸」摔下高樓 朋友嚇呆癱倒 知道真相後瘋了……
菜鳥的我修的屋頂經常下雨,不知該這樣做去求大神,才知道我錯了那麼多!
屋頂上的小怪獸都在幹嘛?
搬上屋頂的這幾隻大蜘蛛,好逼真
古人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放這些小怪獸?你有沒有疑惑過?
他把小狗帶上高樓屋頂然後丟了下去,讓人所不恥
小伙屋頂上種曇花,好看還好吃,旁邊蘆薈都變妖嬈了
多麼單薄的一點小雪,還不夠 覆蓋窮人的屋頂
這4種多肉白送我都不要,農村屋頂上成片都是!
漲知識:故宮欽安殿的屋頂看上去好像有點「怪」
這4種多肉快別浪費錢買了,老家屋頂地頭上一大片,挖都挖不完!
你知道皇宮屋頂上的神獸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嗎?
驚天秘密!古人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放這些小獸?
長在你家老瓦房上的這株野草也是多肉,瓦松真的可以開滿屋頂
13斤豬肉砸屋頂,嚇壞屋主,疑似從天上掉下來的,一直沒人敢吃
揭秘:古人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放這些小怪獸
一則揭秘:古人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放這些小怪獸
為搶公蛇,兩母蟒蛇竟在屋頂上爭風吃醋互毆,嚇壞!
這種帽子每個小區屋頂上都有,不用電還轉不停,你知道它的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