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漢族人口應該是自漢朝以後,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種族,漢族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種族之一,但是漢族也有兩個最致命的缺點,第一是喜歡內鬥,第二是總有人當漢奸。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明末當漢奸的人,當然也不在少數了,但是最頂尖的漢奸,我認為應該只有兩個,一個是清初的文臣之首范文程,一個是當時明朝的最高兵馬統帥洪承疇,如果要說這兩人誰更可惡可恨?范文程可以說從未吃過大明皇糧,自幼在東北長大,成年之後就去投靠努爾哈赤,只能說良禽擇木而息,無可厚非。

但是洪承疇,無論是萬曆還是崇禎,對他可以說都是萬分厚待了,但是這樣備受皇恩之人,自幼受儒家天地君親師的教育灌輸,在被俘後沒有一絲以死明志的決心,還投降了滿清,只能說,儒家的洗腦術真的不怎麼樣,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除了閹割漢族的血性外,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洪承疇自幼出生貧寒,還經常叫賣豆乾,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啟胤在水溝館辦村學,後來偶然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為徒,重返校門。 洪承疇學慣用功,博覽群書。洪啟胤的《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借來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甚得洪啟胤賞識。洪啟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

但是後來的洪承疇是怎麼報答這位恩師的?不知道這位恩師是什麼時候死的,如果洪承疇投降之前死的,估計會氣的要從棺材裡跳出來拖洪承疇下地獄。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後來洪承疇參加科舉,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當時的洪承疇才24歲,可謂是一步登天為天子門生,光宗耀祖。(看過《范進中舉》的朋友,會對明朝科舉之難有個大概印象)

進入官場後,起初洪承疇是個文官,但是後來因形式所需,漸漸步入武道,其實明末大部分的官員,基本都是文武雙全,被形勢所逼,純粹的文官不是在朝堂之上,就是死在各種叛軍手中;而洪承疇讀書的時候,也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奇門雜類諸子百家,尤其是兵法都有涉獵,所以很快洪承疇在明末亂世中閃耀的升起。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崇禎三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王左掛降而復叛,被洪承疇誅殺。作為楊鶴手下幹將,本該支持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洪承疇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其實如果讀過明末「賊軍」史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

崇禎四年,三邊總督楊鶴為此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崇禎七年十二月,明思宗朱由檢撤掉圍剿失敗的陳奇瑜,洪承疇仍任陝西三邊總督,但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

崇禎十年,朱由檢再命熊文燦為五省總督,增派禁軍1200人,組織新的圍剿。李自成進軍四川,一度破城十餘座,並攻克甘肅的寧州、羌州,入七盤關,但在崇禎十一年返陝時,在洮河一帶遭洪承疇及孫傳庭軍襲擊,敗走岷州。與此同時,張獻忠在南陽亦為左良玉軍擊敗,負傷退谷城。熊文燦遂改圍剿為招撫。劉國能、張天琳、張獻忠、羅汝才先後降明或就撫。李自成率殘部活動於川陝邊境山區。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崇禎十二年十月,陝西最後一股「賊軍」李自成部在流竄途中,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農民起義陷入低潮。

按理說,此時應該是國內形勢一片大好,如果崇禎能派遣能臣幹吏治理地方,根本就不用擔心農民起義的問題了,但是問題就在於崇禎帝不做死就不會死,這裡就不多說了,反正等闖賊捲土重來的時候,那時的大明已經無力回天。

國內問題解決了,如此名將,當該應該派往更重要的場所,看來崇禎也是深諳「攘外必先安內」之道啊。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崇禎十一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京師戒嚴。兩面受敵的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是年秋,皇太極領兵攻佔義州,以此為基地,展開對錦州的圍攻戰。崇禎帝也極力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

崇禎十二年初,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領陝西兵東來,與山海關馬科、寧遠吳三桂兩鎮合兵。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為犄角。

崇禎十三年冬,清軍攻錦州及寧遠,洪承疇派兵出援,敗於塔山、杏山。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崇禎十四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但卻因內部意見不合,導致十數萬人土崩瓦解。

崇禎十五年一月,洪承疇聽說朝廷援軍趕到,又派6000人馬出城夜襲,被清軍戰敗。松山一直被圍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糧食殆盡,松山副將夏承德叩請清軍,願拿兒子夏舒做人質約降。三月,清軍應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疇、巡撫邱民仰被俘,總兵曹變蛟等將領被殺。洪承疇被俘後,錦州守將祖大壽,便走出內城,率眾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明軍的錦寧防線,實際上已不復存在。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洪承疇絕食數日,拒不肯降。皇太極派所有能動用的人前去勸降,均被大罵而回。皇太極仍不放棄,特命最受寵信的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看他是否果有寧死不屈的決心。范文程至,洪承疇則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與他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察言觀色。談話之間,樑上落下來一塊灰塵,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

范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太宗:「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皇太極接受了范文程、張存仁等的專業意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隔日,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但是野史有傳,洪承疇之所以投降,是與一個女人有關,這人就是皇太極的正牌夫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有關,看不懂這是誰是吧?這個女人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玉兒了,嗯,也就是後來的孝庄太后了;孝庄為皇太極做過不少事啊,但是都似乎是以身體為代價,如招降洪承疇,就是孝庄用美人計,據說是用秘葯給洪承疇吃了之後,一夜春風花千樹,梨花海棠盡無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後的多爾袞,也是孝庄用美人計穩著的,不然歷史上根本沒有順治、康熙等等啥事了,多爾袞早當皇帝了。

但是洪承疇投降之後,皇太極對其十分忌憚,屬於嚴加防範形式,直到皇太極死後,順治登基,多爾袞監國,才重新啟用洪承疇,被放出來後的洪承疇,絲毫不念舊情,打壓農民起義軍、鎮壓南明軍等等,比滿人做的還勤快。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洪承疇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了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

順治十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逝世,謚文襄。

清之功臣,明之罪人,死心塌地為滿清服務,傳聞孝庄美人計招降他

作為一個曾經明朝最高兵馬統帥,後來成為清朝滅亡明朝的急先鋒,死後還被謚文襄,不能不說這種諷刺,也不知道洪承疇的後人,還有沒有臉面再姓洪?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明朝不能像漢唐時期一樣佔據西域?如果佔據西域還會不會被滅
明末真正頂樑柱,一個悲劇英雄進行一場必敗戰役,明史曰:明亡矣
史上最強大的幾位掌權太監,權傾天下,但也是亡國之始
劉備死亡的推手:原來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目標奪回荊州
對比下,日本皇權象徵的天叢雲劍和中國帝王之劍軒轅劍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滿清第一詞人的他,卻終身受困於亡妻之痛
此人是滿清皇親國戚,卻貪污腐敗,此人之貪,與和珅不相上下
滿清並不是毀在慈禧手裡,中國百年國恥,此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大明最忠誠的軍隊,全部戰死,無一投降,自此滿清再無敵人!
此人是清朝開國功臣,也是滿清第一文臣,妻子遭人侮辱卻不敢吭聲
他是清朝開國功臣,也是滿清第一文臣,妻子遭滿人侮辱卻不敢吭聲
小人物領導的反清起義,折損滿清王爺三人,大將十八人,可歌可泣
滿清真正的罪人不是慈禧,而是此人,是他讓中國陷入百年國恥之中
此人是清末大盜,父親被滿人打死,他長大後斷了滿清的龍脈
此人是漢人,被罵為「漢奸」,當上滿清朝最大官,得罪乾隆,死後卻封入太廟唯一漢人
滿清文字獄之巔峰,此人被雍正皇帝戮屍梟示,株連九族,慘不忍睹
此人是太平天國里的掃地僧,曾國藩:若被洪秀全重用,滿清必亡
他是清太祖親弟弟,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卻離奇死去
此人是清末大盜,父親被旗人打死,他長大後斷了滿清的龍脈
此人是滿清第一大將,卻成了雍正皇帝最痛恨的人,被咒下無間地獄
滿清入關後,究竟是滿人侵略了漢人,還是漢人同化了滿人?
滿清治國最好的一位皇帝,卻死因離奇,陵墓至今無人敢盜
滿清酷刑,專門懲治宮女,殺人不見血
一家三口都是朝鮮人,卻為大明出生入死,最後皆死於滿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