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我軍的對新輕坦換裝需求明確強烈當下我國坦克裝甲車輛的整體技術水平已取得長足的進步,歷經幾十載卧薪嘗膽的不懈努力,以99A主戰坦克、履帶式步兵戰車車組、輪式步兵戰車車組、兩棲突擊車車族的技術水平已位於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是我軍的老舊裝備仍然占相當的比例,換裝需求基數龐大。老59系列雖歷經多次改裝,但即便是59D的技術水平也遠沒有大家預期那般樂觀;上世紀90年代初裝備的88系列坦克雖火力性能尚可,但在20多年的今天,我軍坦克防護性、機動性,信息化水平以及後勤勤務等方面都了更高的要求,88系列坦克乃至99的一期生產型的未來都是要換裝的。 就出現的輕型坦克的需求而言,其主要的部署是集中在「南方」,目前輕型坦克測試的曝光地點和土黃色、深綠色塗裝也算是對此的側面印證。近年來以西南西線方向上為代表的印度,在坦克裝甲能力的有著不小的提升,而我軍在該地區部署的現有坦克性能相對較差。畢竟即便目前經濟適用型的二代終極大改的96A,雖然在火力和防護端是較為理想的,但如在去年「坦克兩項」中看到的那般,機動性上則存在著不小問號,特別是在高原山地中,機動性能嚴重不足。目前在「南方」西南東線方向的「丘陵水網稻田環境」中服役的仍是30年前的62輕坦老舊裝備,自然亟需後續的替代計劃。正是在需求定位明確下,我軍新一代輕型坦克採用的是全新設計的底盤以及液氣懸掛裝置。液氣懸掛新底盤賦予新輕坦優異機動性能目前國外亮相的CV90-120T、波蘭的「安德斯」等幾型輕型坦克(也或「坦克殲擊車」)採用的都是來自動力前置或者中置的步兵戰車或衍生底盤,這無疑有著技術延續性、降低技術開發難度和成本的考量。所以我國的輕坦在亮相之處,關於其底盤還曾有判斷是PLZ-05自行榴彈炮的底盤所通用衍生。但事實是二者並未有任何關聯延續,雖然PLZ-05的底盤性能成熟可靠,但其根本性的底層設計是為有著巨大炮塔的自行榴彈炮而生,所以底盤留出了大空間和足夠穩定性,但就會底盤不夠緊湊和整體重量偏高。保守估計,PLZ-05的底盤重量上將在25噸以上,這對於戰鬥全重維持在35噸上下的輕型坦克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CV90-120T和「安德斯」底盤均為以動力前置或中置的步兵戰車底盤或通用衍生底盤扭桿彈簧和液氣彈簧均能滿足履帶式裝甲車輛懸掛裝置的使用要求,一線作戰的車輛出於安全性、可靠性、維護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常採用高強度扭桿彈簧作為懸掛裝置的彈性元件。美國M 1系列、德國「豹」2、T-72/80/90、國產96、99等主站坦克的懸掛裝置採用的仍是高強度扭桿彈簧。處於二線的自行火炮則廣泛採用了液氣彈簧懸掛裝置來調節車體俯仰,補充火炮高低角,擴大火力攻擊範圍。 液氣懸掛裝置的採用是新一代輕型坦克的又一大亮點。液氣懸掛裝置以可壓縮性的氣體為彈性元件,以不可壓縮的油液傳遞壓力,可同時起到彈簧和減振器作用的懸掛裝置。其最大特點是氣體彈性元件變形越大吸收的衝擊能量就越大,這樣在崎嶇複雜地形中的行駛平順性大為增強。而且可調式液氣懸掛裝置可實現車體的上下升降、前後俯仰和左右的傾斜,進一步提高了坦克的通過性能和生存能力,一定程度上擴寬了坦克炮的高低火力射界。只不過在成本高昂和結構較為複雜及戰場可靠性等因素綜合考量下,目前一線作戰的坦克裝甲車輛(M1、「豹」2、T-80/90、96和99系列等)還是多以高強度的扭桿彈簧作為懸掛裝置的彈性元件。但定位在南方高原山地、丘陵水田中作戰使用的新一代輕型坦克選用液氣懸掛,無疑是明智的。當然透過新輕坦的青藏高原和南方的條件極為嚴酷苛刻跑車測試,也能看出我國在液氣懸掛系統所取的長足進步。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液氣懸掛優點的確突出明顯,只不過成本高昂,結構複雜,可靠性上遜於扭桿彈簧。所以新輕坦的不斷測試,也一定程度上顯示著國產液氣懸掛的可靠性以及我國在這方面的進步。新輕坦的設計重點是防護可達二代坦克水平近年來,我軍中已經裝備了採用105毫米低後坐線膛坦克炮的ZTD-05型兩棲突擊車和輪式突擊車等多種105毫米口徑的「裝甲火炮」。因此對於新一代輕型坦克而言,仍是一型輕防護的裝甲火炮顯然是無意義的,即便是使用了125毫米坦克炮。所以我們看到,新一代輕型坦克在採用新技術的新底盤的基礎上的是全面的裝甲防護。在此前的樣車中,車體外就有用於加裝複合裝甲的螺栓外掛點。在車體基本防護之外,通過外掛裝甲的靈活配置來調整新輕坦的防護級別。如配備輕型複合裝甲能在近距離有效防護敵方步兵戰車小口徑自動火炮的攻擊,換裝重型符合裝甲則可以有效抵禦單兵火箭筒或攜帶型反坦克導彈的攻擊。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這次亮相的輕坦,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反應裝甲覆蓋了車頂這次亮相的新輕坦,可以看到外掛爆炸反應裝甲已經全面覆蓋了車體、炮塔正面,以及炮塔頂部。炮塔的側面上也有著柵格和空心裝甲的防護。特別是在炮塔頂部加裝了反應裝甲來強化對末敏彈、「標槍」等攻頂彈藥的防護能力,這在國內坦克上尚屬首次見到的。所以輕型坦克較於「裝甲火炮」的增重正是主要集中在了裝甲防護上。新型輕坦的防護力和戰場生存能力顯然要比一般的輕型車輛高出很多,在重防護下會強於二代主戰坦克,也有著與三代初期型號比肩的樂觀估計。新輕坦的火力配置夠用即可的105線膛炮



淺析國產新輕坦,攻防兼顧,機動性優異



ZTD-05兩棲突擊車上105炮的彈藥裝填國產新一代輕型坦克也正是防護相對優先,不做「薄皮大餡」小車扛大炮的輕型坦克,所以對於主炮的口徑的選擇,先從基於兼容部隊制式彈藥,減少使用和後勤的麻煩來看,新輕坦的火力選項是105毫米還是125毫米以及基本排除在外的120毫米滑膛炮。120毫米滑膛炮最大的問題無疑是定裝彈,彈長過長,勢必會使炮塔很大。至於是105毫米線膛還是125毫米滑膛,其實技術上二者已不是最大問題。而最後我們看到的105毫米線膛炮+炮塔尾部彈藥艙的設計,更多的應該還是基於最大限度的夠用即可來選擇的。畢竟在緊湊的車體底盤下,對炮塔的座圈有了尺寸限制,加之125毫米更多車體空間和結構重量的佔用,勢必會影響整車的防護。作為坦克技術強國,105毫米線膛炮輔以新型穿甲彈,在2000米上500毫米以上的垂直鋼裝甲的穿甲能力也是易事。加之已在三代主戰坦克中日益成熟的獵-殲火控系統和大屏顯示終端、數據匯流排等信息化作戰系統,都將有助於輕型坦克105毫米火力性能的最大程度發揮。在防護和火力上的平衡兼顧,新一代輕型坦克在戰場上不僅能執行一般輕型坦克經常執行的火力偵察、反坦克、支援步兵、迂迴穿插等「多面手」任務,也在對方沒有先進主戰坦克時擔起衝擊敵陣地、突破防線等一般由主戰坦克執行的「攻堅手」作戰任務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切為打贏 的精彩文章:

淺談巴基斯坦裝備武直10的意義 對抗印度阿帕奇
中國研發「藍鯨」四旋翼傾轉旋翼機 無懼雙發失效
有容何慮少乾坤,新一代垂髮「多彈共架」模式暢想
核潛艇噪音很大,原來有一個驚人秘密!

TAG:一切為打贏 |

您可能感興趣

凱西:球隊在攻防兩端缺乏侵略性
小牛新核漸入佳境 關鍵攻防彰顯領袖氣質
最強爆發咆哮體系,攻防兼備廉價快攻德
無核尼克斯弊端初露,攻防兩端極其雜亂,波神可期但也無能為力
建設攻防兼備的強大空軍,中國全能戰機已大批量服役
特戰隊員極限訓練進行高強度、快節奏的攻防轉換
安全攻防技術新趨勢
統治攻防!火箭轉變引聯盟震動!球迷直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歐冠兩連平,克洛普怪運氣不佳,紅軍攻防兩端都有問題,恐加速逼走離心之人
無人機也成了黑客攻防的焦點,美軍也開始擔心自己的系統
海賊王里4顆攻防一體的惡魔果實,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
抵擋天空威脅需攻防兼備的防空體系:現代反空襲作戰
央視:進攻防守心態完美 丁俊暉越打越有自信
歐文單挑中國國青球員,攻防無敵啊!
守望先鋒機槍金身攻防兼備屏障引力團戰霸氣
殲轟7防空戰能力太弱,要為一款攻防兼備戰機讓路
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型也具有重大意義
抵擋天空威脅 建設攻防兼備的防空體系:反空襲作戰
攻防俱佳,德國客場展現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