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暗器大多數不始於清代,但至清代而集其成。清人極喜歡用之,自清室王子及官紳士卒,至工商各界,均有人練習使用。甚至武術專家,從而開設公司以保衛水陸行旅,名為鏢局。鏢局所使用武器之一為鏢,鏢即暗器之一種也。暗器雖非正式兵器,在清代武器中亦占重要位置,與弓弩有同樣的價值。別問我為什麼沒有血滴子。因為這樣嚇人的利器,在兵器譜里沒有,軍博的武器展廳里,更沒有血滴子展出,造型更不實用哦。


清代暗器,可似分為手擲、索系、機射、葯噴等四種,其來來源恐怕均早於清代。


一、手擲暗器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手擲者,以手握器用力向目標拋擲使中的也。人力有強弱,器有大小,所以射程,遠近不等,大都不如弓弩之遠。不過力大技高者,有時也能遠擲至與箭的射程相同或更遠。此類暗器種類極多,南北各省不同,習武術者大都能用其一二種以自衛。具我們所知,清人所用之手擲暗器,大約有標槍、金錢鏢、脫手鏢、擲


箭_飛叉、飛饒、飛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如意珠、乾坤圈等類。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標槍


標槍是人類歷史上有據可靠的最早的遠程兵器之一。從原始社會開始,它就被用作重要的狩獵工具。清代軍中使用的標槍形式多樣,而多以木竹為柄,上加鐵鏃,略如明制。還有一種衛體用的標槍,槍桿較短,鏃長6寸,木柄桿長1.8~1.9尺,重不到2斤。純鐵打造的標槍更短,全長不到2尺,重不過4斤,技藝精熟者可於50步內投中敵人。清王 《兵仗記》:「執牌人所用者為標槍,若梭槍。搗馬突槍、犁頭標、紫金標則其類也。」清代綠營裝備有手鏢、犁頭鏢、鐵斗鏢等標槍,形制較明代為短,多系水師用之。


(2)金錢鏢

為清代暗器中最便利而又能「量攜」旅行者,蓋其法極為簡單,即用清代有孔大制錢銼磨其圓邊成刃飛擲以傷人也。此暗器專傷人面部及手腕,練習卻非易事。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具說金錢鏢高手可以「隨地取石打鳥」。在暗器里雖然射程比不過飛刀,卻實用性和隨身攜帶性比任暗器都好。常常用於高端場合,如皇家、高官的大內、近身保鏢。一般練習三年可成功,古代以鏢局和富家練的多。練習艱苦,攻擊力、隱秘性、實用性都很高,一般練到30米外把錢幣打進樹木里算是成功。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3)脫手鏢


創製於北宋,脫手鏢也簡稱飛鏢,就是不用棉繩竹管的鏢。它的形式與繩鏢相同,也有三棱、五棱、圓筒等形式。


最通行的飛鏢長三寸七分,重六至七兩。可分為三種:帶衣鏢光桿鏢毒藥鏢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4)擲箭


始於周代投壺之制,至今邊族中尚有精其術者,能於百步外殺敵。按擲箭的方法法,又名「竹著代箭術」,北方人也稱為甩手箭,不用弓弩與箭筒而憑空手發射。擲箭方法分為甲、乙、丙三步。所以箭亦分為甲、乙、丙三種。全體純以鐵打成,長九寸,粗如小指;鐵如弓箭作三角形;杆子近鏈處細,愈後愈粗,用以調勻分量,發出後可依直線發射,與有羽同;箭重在十兩左右,攜帶時以十二枝為一插,初習者均用這種。以鐵與竹合制,鐵鏈竹竿,尾部有羽;形如弓箭而較小,長約八九寸,竹製成,無杴羽,重約二兩以上、三兩以下,遠可穿胸。完全以竹子製成。竹子削成渾圓,前銳后豐。技術精湛者可於遠處射穿敵人胸膛。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5)飛叉


源出宋代。原與軍中所用木柄長叉大致相同,但小數倍。滿洲兵士喜用叉,所以清代飛叉特盛,可於百步外叉人。其叉全體鐵鑄,長約九寸,


叉頭約佔三分之一,在三寸以上,股數或三或五;三股者較多,中一股挺出如槍頭,左右二股作半圓形,環抱於中股之兩側,上端近中股處亦各有銳利之首,半圓形之外側,亦為薄刃,甚鋒利。三股相合,略成一圓圈形,唯中股特長。柄近叉處較細,愈後愈粗,約長六寸,叉重在一斤以上、二斤以下,每九叉為一聯,用軟皮插袋盛之,斜縛於肩背之後,叉頭向上。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6)飛鐃


源於樂器。有大小二種:大的直徑一尺多,四周邊緣皆薄而鋒利,平常的以銅鑄,但也有有用純鋼鑄成的。方法主要以旋轉圓舞之力擊人,所以擊之不遠,一種空手旋轉,乘勢擲出,一種索貫饒之中心,持索舞錢,遙擲擊人,平行飛出。周圍約佔一尺以外,很難躲避。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7)飛刺


暗器的一種。飛刺比一般暗器小,可以連發。其粗細如毛筆管,兩頭鋒銳,中間略略隆起,以便於手握。飛刺全長約20厘米,重約0.2公斤,每12支為一排,插入袋中。可以連發,射速快。能射遠至一丈以外,但飛刺本為一種極短之兵器,水戰最宜當水之故。陸戰也有用的,有三棱刺及峨眉刺等分別。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8)飛劍


即用小劍飛擲,以刺殺敵人,形制有點像軍器中之長短劍,唯有刃尖成三角形,兩邊鋒利,有脊柄末有一環,劍尖長半寸,刃長四寸半,闊約半寸,盤筒圍一寸,刃末有護手盤,厚二分余,柄長約二寸,粗約半寸,環極細,周圍不及半寸,劍重約在五兩左右,較常劍約小五倍以上。攜帶時以六劍為一排,一鞘每上下二排,共十二劍,鞘用革或鰲魚皮製,兩旁各系一帶,緊縛肩背間,使劍柄向左肩斜上,左手擲劍者反之。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9)飛刀


清代飛刀亦有數種,有單刃者,有雙刃者,有形如僵月刀者,形不同而飛射之術亦異。柳葉飛刀者,雙刃飛刀也,以形如柳葉而名。刀身長六寸,柄長一寸七分,刀盤稱是,刀身上銳下豐,與柳葉同。兩面鋒利,刃薄如紙而有中脊,刀尖銳小如針,近脊處最厚,約二分左右,刀重只三兩餘,柄亦以鐵為之,重四兩餘,盤較柄稍粗闊,重約二兩,是以每刀約重十兩左右。柄末纏以紅綠綢,長二寸余,有如鏢衣,以為鼓風取准之用。刀須用純綱打制,每十二刀為一鞘,鞘以鱉魚皮製為佳,參差列為上下二排,每排六刀,刀尖向下,刀露鞘外。但帶刀之法,與帶鏢不同,鏢囊懸於脅際,刀鞘則縛於背上,右手用刀者,則斜縛於左肩與脊骨之間;左手用刀者,則斜縛於右肩與脊骨之間。柳葉飛刀之制人,專在其尖銳之刀頭,兩面刃鋒之用處極少,但亦能傷割不善躲避之敵人。至於刀之重量,則隨練習使用之力量與技術而常有小變更焉。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0)飛蝗石


為暗器中最便利而最節省的。以青石為上,麻石次之,黃石最下。石體以細長為宜,上銳下豐。長約三寸邊形無限定,錐形方形六角形皆可用。周圍廣闊不拘,以囊貯之而佩於腰間。鵝卵石:石體完全為一光滑的石卵,大如鵝卵,以重量及實力傷人,而不像飛蝗石以銳尖傷人也。石重在十二兩左右,以質料堅實圓滑者為宜。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1)鐵橄欖


像核形。也叫「棗核箭」,俗名「核子釘」。每枚長約七分,中部最大,周圍亦約七八分,兩端尖利如鏢頭。全用純鋼打就,也有銅的。有將此暗器用藥水熬煮幾日,再塗上烈性毒藥膏,晒乾,射中見血即死,與毒鏢無異。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2)如意珠


如意珠。為暗器中之最小的,手指拈發,專襲敵人脆弱部位。名為珠,實乃最小之鐵丸,渾圓細小如珠而已。每顆重約三四分,比清代鳥槍略大,使之遠射,以其體小而輕,指力也有限,所以需要擇的而投。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3)乾坤圈


原名陰陽刺輪,系元代蒙古軍之遺器遺制,能於數丈外襲人,割其面目頸項而斃之。此器之制人全賴其圈外之刺齒,有鋸割作用,著人難於倖免,可稱為暗器中之險惡的。形如手鐲,直徑約八寸,握手處渾圓,約一握又半.居全圈四分之一,其粗亦僅盈握,其餘四分之三為扁平圓彎,與渾圓處兩端銜接,恰成一圓圈。扁平處闊約一寸余,厚約四五分,靠內緣處較厚,外緣處較薄,並無鋒刃,但於外緣上安鋒利之三角形尖刺,每刺約長一寸五分,刺尖彎轉、傾向一方,累累如鋸齒,彎轉處又如狼牙錘上之狼牙,銳尖薄刃,刃兩面均有,異常犀利。圈之外緣除握手之渾圓處無刺外,余均有刺,其刺與刺之距離約五六分,共數十刺,如機器之刺輪,即致敵人之死命者。每圈重約二斤至三斤以上,不超過四斤。一革囊可盛三圈,囊如圈闊,三圈並排貯之,握手處露出囊外。此器練習不易,元代蒙古軍最精其術。


二:索系暗器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繩鏢


繩鏢之形式不止一種,有二棱形者、有圓筒形者、有五棱七棱形者。功用皆相同。其最普通者為三棱鏢,純綱鑄成。一長五寸至一匕寸,重約九兩,鏢體作三棱形,頭尖尾廣,尾端正圓,有一鐵環扣其端,以綿軟之堅繩系其環。另備一竹管,穿於繩上,竹管粗約盈握,長約四寸。左手握住繩之末端。右手握住竹管,鏢即可應手而出矣。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2)流星錘


全體分為三部,即錘身、軟索者、把手是也。鎚頭有渾圖者、有瓜形、有稜角的甚多者,其功用相同。錘身大如普通飯碗,而無定尺寸,因其大小輕重均須視用者之體力為標準也。普通大約重四五斤,大者六七斤,或八九斤,最小者三斤。錘身末端留象鼻眼,以貫鐵環,更以繩扣住其環。繩名軟素,宜以蠶絲與人髮夾雜編成,如再用鹿脊筋劈成細絲而三物同編,更加堅韌而不易摧折。軟索粗如手指,長二丈五尺或三丈。把手僅在初學時用之,功成捨去。以堅竹為之,軟索粗如手,粗盈握,長三四寸。平時拗索為四折,用時一抽即解。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3)狼牙錘


又稱狼牙棒。它有長短二種,長柄的是雙手合用一柄,短柄的每手一柄。形狀與卧瓜錘相似,鎚頭系渾圓形,周圍約一尺,長度也是一樣。後面裝一柄,用鐵鑄成,與鎚頭融合。錘的四周裝有無數銳利的鐵釘,長約一寸,象狼牙一樣錯雜,因而得名。長的柄約三尺以外,與斧鉞等的相似。短的柄約二尺以內,柄的末端附有千斤套腕索·這是兵器中的狼牙錘。暗器中的狼牙錘有所不同。那種錘具是正圓形,可分為前後兩半。前半附有一寸左右銳利無比的鐵釘,釘頭都向前。後半部沒有一個釘子,與流星錘一樣。後半部的末端有一個不活動的環,一是用來穿繩子,一是發錘時握手用,錘的大小看使用者的腕力而定,大約由三斤到七八廳,系錘的軟索與流星錘完全相同,末端也有千斤套腕索。


(4)龍鬚鉤


鉤鋼製,長約一尺,後部半圓形,中心有一鐵環,貫軟索於其中;半圓形之前端則兩股並出,略曲折如矛頭;兩股中間相距約六寸,兩股之外均有刺如鋸,齒向後許,其端銳利異常股端各向外彎轉成鉤。且內外均有若干鋸齒,鉤式略與硬柄虎頭鉤相似,鉤頭長二寸闊,亦不及一寸;鉤頭則愈後愈狹,及端則成尖銳之劍尖;鉤頭與股之距離最闊處約二寸,最狹處不及一寸,以鉤頭由彎轉處逐漸植開,故彎轉處相距較狹,而尖頭處距離較闊也。其半圓形處雖亦扁平,但無刃無刺,以備握手之用,軟索長三丈,前端穿結環內,後端亦有千斤套腕,以熟絲與人髮夾雜者為合用,能劈鹿脊筋摻和之更佳。鉤名象形而來,帶法與帶狼牙錘相仿。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5)軟鞭


系極猛烈之暗器,中人輕亦重傷且不易抵禦。鞭用鋼鐵或熟銅打成,分為若干節,每節長約四寸,其兩端皆有鐵環,環與環互相銜接扣住,節節相連。其末端一節為鞭把以握手。後面也有一環,以貫千金套腕,鞭以九節居多,也有十三節的,每節較短形式方柱形的名為四棱鞭,圓柱形的名為竹竹鞭,還有二棱六角等形式的。用法皆同,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以指哪打哪兒。


(6)錦套索


為棉繩套索之變相。與雞爪索龍鬚鉤相似,唯無爪與鉤耳。索長一丈二尺,平常用棉紗製成,不甚堅固,最好將鹿脊筋或牛脊筋劈成網絲,與人發、純絲三物,合在一起編織。則堅韌異常,刀割不斷。錦索之一端有一鉤,鉤頭左右歧出,形如舟錨,銳端向後;近鉤二尺處,亦制有短小鋒利之芒刺,以防敵人之接握。索之後端亦有千斤套腕,用時手先穿入套腕,抽去活扣,取出鉤頭,猛抖數次,以免芒刺紐索。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7)飛爪


脫胎於棉繩套索,此器僅一繩一爪,爪以鐵制,與人掌同;唯掌面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為三節。第一節之端銳利有如雞爪,每一節相連之處,皆活絡,裝有極小而靈活之機關,能使各節伸縮活動,掌面則空其中,上有五洞,即每指插入之處;中用一半圓形鐵環橫貫五指之末端,更於掌之後部,嵌入一鐵環,環即套於半圓形之中間,是為總樞紐。其爪之屈伸,完全司於此環,蓋每節之小機括,亦有弦索通於總索也。環之後亦如繩鏢流星錘之有軟索牽連之,其索亦以純絲與人發及鹿脊筋所制者為佳。索之末端,挽結成一圈,預備套於腕上,即所謂千斤套腕是也。飛爪著人,將索一抽,小機括使爪深陷入人體,敵掙奔則入愈深,萬難逃脫。


(8)鐵蓮花


裝置機關之暗器,因用繩系之,故列入此門。其蓮花作並頭形、二蒂併合一處,如未發之苞,唯居中有離開之縫。苞之兩側,皆作棱起之銳刃,頭部極尖利,完全是一荷苞,長約三寸,上削下豐,最豐處約二寸有奇;末端有一環,則通於內部之機關,蓋苞之內部實空,而裝置一種彈簧機關,加一橫栓於上;彈簧一縮短,苞亦兩面併攏。其橫栓通於外面環上,但將環一擰,栓即脫出,彈簧失其管鑰,立即向兩橫暴伸,將荷苞猛力撐出,荷苞之背原有棱刃,即可藉此以剖物矣。環之上系一繩,長約一丈二尺,荷苞爪十二幾兩,繩以人發雜熟絲製者為佳。繩之末端,亦有千斤套腕。此器棘其銳尖刺人,刺人後拉繩使荷位開張,其銳刃立將創口割大.敵必重傷矣。


三、機射暗器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1)單簡袖箭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2)梅花袖箭


此器裝箭一次,可以連發六箭,絡繹而出。其箭筒較單筒為粗,對徑約一寸二分至一寸五分,長八寸,頂端半寸處置一大蝴蝶翅,司正中之一箭;稍下半寸處,則四周共有五個蝴蝶翅,管理周圍五箭之用。筒之內部為六小管,排作梅花形,中一外圓五,每一小管之頂端一部皆有一孔,通於外面之蝴蝶翅,為鎖箭發箭之最重要機關。每一小管中各有一枝彈簧,其裝配之法與單筒無異。六小管之末端裝在箭筒之蓋內,用螺旋合於筒身,筒之前端亦有六小孔,為裝箭之處;匣蓋之後綴以小鐵圈。一梅花袖箭射放時,須將筒身隨之旋轉,故不能如單筒袖箭之用三段帶縛於衣上,而貫一繩於小鐵圈中,以繫於大臂之上,其筒頂一端,則用帶圍約之,不必緊縛,但使其不致狂宕耳。至於箭之制式,完全與單筒者相同。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3)彈弓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4)弩箭


弩箭,亦名窩弓。北方及關外獵戶弋取野獸時常用之。弩箭長大無比,五人合用一弩,發時不止一箭;平時扣弦裝矢,置於叢莽間,野獸觸其機,眾矢立發,必為所斃。至於一人單用之弩箭,則系就其式樣而改小者,長僅尺許。直至清末,北方及關外健兒以此自雄者,尚大有其人。暗器弩之製法,以木為主,以弦角等物補之,近於弓形,但多一臂置弓咐之中央,即兩弓淵之間,一端橫架弦上,此臂名為神臂,以其強而有力也。臂之中置一機關,一端作鉤狀;用以扣弦者曰弩牙,一端作雞嘴形者為弩鼻,用手披之脫弦發矢之機也。中部之兩旁有小孔,中設竹霄釘,以橫貫於弩臂,使弩牙可以隨時上下,便於鉤弦激矢。弩臂中空,用以容矢,矢之末端緊接弦上,機撥弦動,矢即發射。其力強者,可射二百步,平常之弩,亦可射百步以外,功效實較弓箭為大。箭之製法,亦以堅竹為千,鋼鐵為鏈,與袖箭相似而略長。宋明清


諸代人所用之弩箭,有飛蝗弓、克敵弓、神鑄弓、花裝弩等名稱。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點擊播放 GIF/313K



(5)花裝弩


弩弓平縛於背上,用繩兩條,分套於兩後,另一條繩索從弩機連於腰上,弩背之出口處向上。臨陣時貫矢於弩,扣弦於弩機之上。發射時,弩腰低頭,將繫於腰間之繩向下拉引,觸發弩機,箭從頸後射出。弓長約8寸,箭長2寸左右。宋朝軍中常用此弩· 背弩是鮮為人知但使用很久的暗器。背弩不大,一般長26厘米,箭體長24厘米,用竹鐵混制。使用者用二段繩索把弩系在後背上,這二段繩索正好繫於雙肩,另一段繩索的一端繫於弩機,另一端繫於用者腰帶。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6)踏弩


即蹶張弩,或稱踏張弩,弩按拉弦方式可分臂張弩、腰張弩、蹶張弩等。是一種用腳踩踏機括而發箭的弓。踏弩比背弩還要小,安放在馬蹬之下,用腳踏發,故稱踏弩。踏弩用繩索縛於馬鐙下,弩臂發箭口向前。同時,另用一根繩子聯於弩機,縛於騎馬人的腳脛上。 使用時,將弩中的箭對準敵人,只要用腳一蹬,通過繩索引發踏弩,箭即從馬鐙上發出,可以射傷敵方人馬。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7)雷公鑽


實用方法頗為笨稚,系用一鑽一錘,類於鍛工治石之具。錘為花鼓形,柄貫其中央,身長約五寸,周圍亦四五寸,柄以木製,粗盈一握,長六寸有奇,錘重在三四斤左右。鑽為方錐形,前銳后豐,邊有四角,長約七八寸左右;其後端最豐處,每邊約一寸,愈前愈小。其極端則如鏢頭,銳利無比。錐重大約一斤半,小者一斤有奇。發射時以左手執鑽擬的,以右手握錘猛擊其豐大之一端,左手一松,鑽即擊出。握鑽之手須戴一軟薄堅韌皮製手套,以鹿皮、虎皮為佳,套為方袋形,略較手掌長大,後端收口處穿帶,以縛於手腕之上。此器笨重,發射時又易為敵見,但射力極大,即堅壁亦可穿鑿而過,中敵必致死或重傷,此其優點也。


(8)鐵鴛鴦


全體用鐵鑄成,長僅三寸,闊僅一寸半,頸部彎曲,頸部上昂,嘴向前而兩翼活動,可以張閉,完全製成鴛鴦之形狀。口略張開,上下二片均銳利有刃,略如龍舌槍頭,唯較小耳。每枚約重六兩餘,胸部完全扁平,似鴛鴦浮水面時,僅見其上半身,而不見其足。其舌亦活絡,舌之後部緊按在一個彈簧機關之上,而此彈簧機關之後部又有一鉤如鴛牙通出頸外,以一絲弦扣之。弦之兩端繫於兩翼,翼底有軟鋼片撐持之。發射之前,先將兩翼用鋼片撐起,然後用弦扣住頸外之機括,則舌後之彈簧即縮頸中去,兩翼因之下取,,舌亦隨之縮入。及至中的,則嘴部著物,全體受震,軟鋼片即滑弦脫其鉤,頸之阻礙物離去。彈簧立即暴伸,其舌亦即因之而脫離其頸而向外射發矣。是以鐵鴛鴦除用尖嘴刺人外,實以其彈簧發射之舌箭為可畏也。以二枚為一聯,預先上好機關置一鞘中,袋中可帶三四聯,甚為輕便。此器之打出齲脫手鏢無異,完全用一甩勁擲擊,器腹貼掌面,頭頸居中指第一節處,嘴與中指同方向,大拇指緊按鐵鴛鴦背。取准平手直線發出,用力不大。


(9)鐵蟾蜍


形狀與蛙無異,頭削而后豐,頭三角形,嘴尖而利。前面兩足,環貽兩頷之旁,爪與頭平,爪端亦銳利,其尾部極闊,後面一足,則蜷貼股際,腹部平滑。通長僅三寸,尾闊一寸有奇,口闊約四分,前兩爪相距約二寸,每一枚重約六兩有奇。


(10)袖炮


形式與弩相似,弓上亦加一臂,裝有機關以發石擊人。其餚為方筒形,一端架於弓弦之上,兩側皆有一細小之槽,長與臂相差少許,弓弦即橫貫其中,賴槽而上下移動。臂之中部為炮膛,盛炮子,臂之後部為弩機,半裝於竹之外,即用手鉤撥之處;其另一半則嵌在炮之末端,為扣弦之具。炮膛圓槽形,僅容一子,子安弦上不限一枚。弩之橫側約六寸,臂長約七寸,藏於古人大袖中,用時一撥弩機石子即陸續打出。石大約如指尖頭,天然石卵,較為堅實。


四、葯噴暗器


葯噴暗器者,內貯各種藥物,用時借藥力將毒品或利器噴射而出以傷害敵人也,其法已含有近代火器及毒瓦斯之意義矣。計有噴筒、鳥嘴統等類。


(1)噴筒


此器有毒焰與毒液二種,均甚猛烈。其法系將毒焰毒液置之筒中,緊扣其蓋,用時將蓋開啟,藉機關之力,將筒中毒物壓迫噴射而出。如為毒焰,敵人嗅其氣味立即暈倒;如為毒液,一著人身,頃刻潰爛,無藥可救。筒之形式略與近代用以滅火之水槍相似,長一尺二寸,對徑約一寸半,以銅鐵鑄成;外廓為一管,僅其頂端露八九小孔,四圍螺旋,另有一蓋與之吻合,旋緊之後藥水不至流出。另安一銅桿,桿端安一軸頭,長一寸許,較外廓略小。軸頭之上則以膠皮緊裹之,務使軸恰能入外廓,而無絲毫空隙。桿長與筒相等,後端亦有螺旋之蓋,緊旋於筒之後部,套於桿上,桿之末端則為握手之柄,按柄前挺,則筒中之藥物,自能從前端之小孔射出矣。其用毒焰者則筒中更須豎置一推輪,安一小瑪瑙石,藥粉中固有硫磺等易燃之物,一經軸頭之抵觸,推輪轉動,擦石發火,藥粉即化為毒焰由小孔中噴出矣。至於所用藥物,除白信水銀外,尚有極猛烈之毒藥數種,前人未肯明一言焉。


(2)鳥嘴銃


始於明中葉,為明軍中利器,開鳥槍之先河。《明史·兵志》曰:·鳥嘴銳為軍中所用火器,以鋼鐵為竹,以木秦承之,『朴貯鉛丸,所擊人馬洞穿。」發射可及二百步。此器完全借火藥之力發彈,射程之遠、力量之大,迥非他種暗器之所能及;且能射出鐵珠至二十粒之多,中的較廣較易,實不亞於後世鳥槍也。統管以鐵鑄,長六寸,周圍約如拇指粗細,管之內部有法郎旋,管厚約三分。頂端一口,名為銃門;末端則為桶狀物。加木柄於其內,為握手之處。向上之一邊,距柄約一寸處,則有一線香眼,直通入管之內部,名為葯門。子彈用細鐵珠,與今鳥槍中所用者相同;將鐵珠雜於火葯之中,用竹管超之,由鏡門灌入膛內;每膛葯約一兩,鐵珠約二十粒,再多則易炸裂其管,須砧之使結實;更以紙少許塞結於膛內,用長約寸許之藥線,於裝彈之前由葯門中插入;用時將火燎著藥線,使火種傳入膛內,葯著火即炸,子彈即由鏡口射出,可及二百步以外。火藥以一水牛角裝底盛帶,鐵珠藥線以一袋盛帶,火繩用二竹管貯帶,須預先將火繩嫩著,冒於竹管內,平時不燎,用時拔出,臨風一晃即港著。因繩中含有特別藥物也。發統時以右手固握其柄,切防彈出口時外拔後退之反動力,以免自傷而不克瞄準;左手出火繩晃燎熱藥線,火由葯門傳入膛內,葯炸而眾子彈即向的轟射矣。

活在清代你能見到什麼「暗器」,漲姿勢!



對中國古代冷兵器(如唐刀,漢劍,明清刀劍等兵器)感興趣的好友,可以回復「刀友」「劍友


回復以下任意關鍵詞,即可查看相應文章,查看更多請您發送關鍵詞給我們,我們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我們刀劍檔案公眾平台!


兵器名:唐刀|清刀|刺刀|軍刀|戚家刀|環首刀|武士刀|漢劍|獵刀|雁翎刀|斬馬刀|康熙戰刀| 陌刀|尼泊爾|苗刀|戟|八斬刀|鐧|朴刀|匕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課堂 的精彩文章:

漢劍的種類你知多少?
苗刀!——雖無中國國刀之名,卻有國刀之實
冷兵器的種類你了解多少?
世上最昂貴的三把名刀,第一來自中國

TAG:中華冷兵器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暗器有很多,這把放在裡面最不起眼,但他出手從未留下活口
這哪裡是菜刀,簡直就是一把暗器!
說好的一對一單挑,你為何要使用暗器
古代最陰險的暗器,武功再高的人都怕它,如今被孩子們拿來當玩具
明清最流行暗器,指哪打哪,打樹樁擊飛鳥,苦練三年你也能成高手
熊孩子的現代「暗器」牙籤弩到底有多危險?
直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冷兵器,你知道這些暗器都應該怎麼用嗎?
風箏竟也是傷人的暗器?安全玩耍,這些錯誤要避免!
特工暗殺時用的奇葩暗器,樣樣都讓你想不到!
你絕對不知道的秘密,古代忍者的暗器竟然都藏在這裡頭
「止咳神器」為啥變成「傷身暗器」?怎麼用定要學會
比暗器還可怕的不毒藥居然是這玩意
「止咳神器」為啥變成「傷身暗器」?怎麼用一定學會
它是清朝神秘組織特有的暗器,有人說是毒藥,雍正就是被它殺死的
最倒霉的梁山好漢,他是被埋沒的暗器高手,綽號十分晦氣,死法更是窩囊
盤點間諜置人於死地的暗器,每種武器都是生活常見
水滸第一暗器高手,死於「義氣」,卻死太憋屈
趙麗穎為「楚喬」在片場親自削木棍做暗器,嫩手磨起了水泡!
柳岩戀情暴光後玩暗器了 「胸器」暗藏來去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