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在東風41之後再射一導彈 美專家:美反導守不住了

中國在東風41之後再射一導彈 美專家:美反導守不住了


中國在東風41之後再射一導彈 美專家:美反導守不住了



上個月中國進行的所謂「東風-5C」洲際導彈試射最近引發境外媒體持續關注。台媒稱,大陸一年可列裝超過10枚該型導彈,俄羅斯媒體則稱,這將使得外界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中國未來幾年有可能實現逼近美俄戰略核力量的跨越式突破。而美國專家則聲稱,日益加大的彈道導彈威脅將使第一島鏈不保。

報道稱,大陸最近發射一枚攜有10個分導式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大陸國防部聲稱,「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是一次普通的科研試驗。文章稱,大陸將對該型導彈進行量產,考慮到「東風-5」的結構與長征-2系列火箭的共同之處,大陸可能每年部署10至15枚此級別新導彈。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刊登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的評論稱,「東風-5C」新型導彈成功試驗,使外界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文章稱,雖然中國大陸開始部署可以移動、具有分導式多彈頭的強大固體燃料「東風-41」導彈,但液體燃料導彈短期內並不會退役。中國高層不滿足於現有約20枚「東風-5」導彈的現代化升級。在投入發展更多「東風-41」的改良型前,未來幾十年液體燃料導彈還會存在。文章稱,這一消息也使人們能夠重新審視中國核儲備的增長前景。此前人們猜測,「東風-41」將取代「東風-5」,並增加這些導彈的數量。現在看來,「東風-41」將作為現有「東風-5」核武庫的補充。卡申認為,越來越有理由期待中國未來幾年有可能實現逼近美俄戰略核力量的跨越式突破,這將導致亞太地區遊戲規則發生根本性改變。



中國在東風41之後再射一導彈 美專家:美反導守不住了


總體上看,世界洲際彈道導彈呈現出「固體化」的趨勢,也就是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相較於液體燃料導彈,其優勢在於體積小、結構簡單、發射準備周期短、反應快,而且可以進行機動發射,以提高生存性。那麼中國為何在發展固體燃料「東風-41」的同時,還進行液體燃料「東風-5C」的測試呢?該專家表示,一方面,中國可以通過多彈頭獨立制導技術的運用來改進現有較老型號的「東風-5」彈道導彈,提高其突防能力和打擊威力,可以一枚當幾枚用,堪稱是中國的「撒旦」導彈;另一方面,憑藉目前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核彈頭小型化技術,讓固體洲際彈道導彈攜帶10枚核彈頭並且可以飛行1萬多公里可能還比較困難。而「東風-5C」如果能實現「一彈十頭」,無疑將極大提高中國核力量整體突防能力和核打擊規模。


進行井基部署雖然降低導彈的生存性,但並非不可克服的。俄羅斯專家卡申也在文章中提到,原有的「東風-5」部署在隧道或發射井中,發射準備時間長(一些型號需要30-60分鐘,另一些型號需要長達2個小時)。「東風-5」為數不多的發射裝置或被敵方第一波次攻擊摧毀。卡申認為,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首先,「東風-5」不再是中國唯一可以抵達美國領土的核武器,移動式「東風-31」和「東風-41」也能構成這樣的威脅;其二,中國正在自主建造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和戰略反導系統。可以預見,進行大量改造後,「東風-5」新改型的啟動時間將實質性縮減。



中國在東風41之後再射一導彈 美專家:美反導守不住了



中國專家表示,通過對發射井進行加固、偽裝和可靠的天、地基預警系統,可以較為有效地提高井基部署核導彈的生存性和威懾力,所以美俄也仍然部署了大量井基發射的洲際導彈。專家表示,一個國家發展什麼樣的導彈,採取什麼樣的部署方式,恐怕還要取決於其技術基礎。美國和歐洲均實現了洲際彈道導彈的「固體化」,俄羅斯的固體彈道導彈水平有限,所以它仍然發展重型的液體洲際彈道導彈。英法國土面積有限,所以它們主要依靠海基核力量。但如果一個國家核潛艇技術不是那麼先進,不如退而求其次,進行陸基部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雄兵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慘的一次導彈爆炸事故:司令員和上百名專家當場犧牲
美國為何忌憚中國?俄稱中國有「三大金剛」讓美不敢越雷池半步
中國戰機設計壽命已大幅提升 只接近於西方戰機水平 受限發動機
朝對手一口氣扔500顆氫彈 或造成千萬人損失 抹掉所有大城市

TAG:中華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