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現在談起西漢初年的諸呂亂政,一定會提及兩個人物,陳平和周勃,正是此二人聯手才將諸呂剷除,安定了漢室天下。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陳平(?-前178年)


然而,除了陳平、周勃之外,這其中還有一個人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此人率先在酒席宴上對諸呂發難,智殺呂氏族人,燃起了劉氏反擊的希望;是此人率先發覺諸呂的謀反計劃,暗中通知陳平、周勃,才使二人可以提前準備,先發制人;是此人率先聯絡齊王劉襄,調諸侯王西進勤王,才使灌嬰再次掌握兵權,成為外援;還是此人一馬當先,帶兵殺入未央宮,誅殺領兵作亂的呂產,奠定最終的勝局。


此人正是漢高祖劉邦之孫,朱虛侯劉章!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朱虛侯 劉章 (前200年-前176年)


從上述事實來看,在平定「呂氏亂權」這件事上,劉章的功勞明顯要高於陳平和周勃,那他的頭功是如何被陳平、周勃搶過去的呢?暫且擱下這個疑問,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劉章在剷除諸呂過程中的具體作為。


公元前182年,呂后在宮中設宴,諸王公大臣悉數到場。宴席間,呂后令劉章擔任酒吏,劉章請求以軍法監酒,呂后雖不明其意,但也沒有反對,答應了劉章的請求。待酒至半酣,劉章進歌舞助興,向呂后請旨道:「請以田事歌之。」呂后不禁笑道:「汝父尚熟田事,汝生為王子,安識田事?」怎奈劉章堅持,呂后最終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只聽劉章唱道:「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鉏而去之。」此歌以農事為喻,暗申剷除諸呂之意,呂后沉默不語。


劉章唱罷沒多久,有一呂氏族人因不勝酒力,意圖逃離酒席。怎奈被劉章發現,劉章立刻提劍在手,健步追了過去,拔劍砍殺了他,並回稟呂后道:「一人逃離酒席,臣已以軍法處置。」呂后及在坐諸人皆大為吃驚。但想到自己已經允許劉章以軍法監酒,也就奈何不了他,酒宴也因此結束。此時的劉章年齡尚不滿二十,從此以後,諸呂皆對這個英武果敢的年輕人甚為忌憚,而劉氏宗親及朝中忠臣則多向劉章靠攏,看到了反擊諸呂的希望。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此時呂祿掌北軍,呂產掌南軍,二人已基本掌握了長安附近的全部兵馬。二人密謀調集軍隊,逼宮謀反!怎奈女生外向,那呂祿的女兒正是劉章的妻子,呂氏擔心丈夫劉章的安危,便將父親的陰謀告知了劉章。劉章知事態嚴重,便立刻一方面派遣心腹之人趕赴齊國,向兄長劉襄請求救兵,一方面暗中通知丞相陳平及太尉周勃,令二人早做準備,見機行事。


且說呂祿、呂產二人聞聽齊王劉襄起兵勤王,便知密謀已泄,二人猶疑不決,未敢妄動。當務之急是派兵抵禦勤王的兵馬,怎奈棋錯一著,二人竟派灌嬰領兵出征。試想灌嬰為漢朝開國功臣,怎能甘心侍呂,此刻僥倖重掌兵權,當然要和勤王的兵馬一起誅殺諸呂了。所以,灌嬰行軍至滎陽便按兵不動,靜待劉襄軍至,便好一舉殺入關中,剷除奸賊。


而此時的陳平、周勃也沒閑著,周勃雖官居太尉,卻手無兵權,南北軍皆在二呂手中。此時還是陳平設計,脅迫呂祿的好友酈寄誘騙呂祿將北軍軍權交於太尉周勃,酈寄誆呂祿道:「足下為趙王,確不奔赴自己的封國,留在關中,掌京畿兵馬,自然被大臣及諸侯所疑;若足下將兵權交還太尉,與大臣盟誓,表示絕無二心,並馬上趕赴趙國,齊兵必退!」呂祿本來就是個庸庸之輩,哪有什麼謀略主見,被酈寄這麼一說,也覺得有理,便將北軍的軍權交給了周勃。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周勃(?—前169年)


與此同時,呂產決定進入未央宮,準備叛亂。然而他此時還不知呂祿已稀里糊塗的將兵權交給了周勃。當呂產來到殿門前,已提前得知消息的殿前尉衛將其攔住,禁止其入內,呂產無奈,只得在門外徘徊。此時周勃與劉章已率軍趕到未央宮外,而周勃尚恐不能完勝諸呂,所以令劉章先領兵千人進宮護衛少帝。劉章得令,進入未央宮,正看見呂產在廷中,便率兵殺向呂產,呂產見勢不好,轉身便逃。此時狂風大作,呂產一干人等慌亂之下,皆不敢接戰搏鬥,劉章緊追呂產不放,最終在郎中府廁所中將呂產殺死。主將已死,群龍無首的兵卒也很快被周勃等人降服。其餘諸呂勢力也盡皆被陳平、周勃等人剷除。


諸呂已除,試想從酒席宴間最先發難,震懾諸呂,凝聚人心;到發覺二呂作亂,預做準備,聯絡外援;再到率兵一馬當先,擒賊擒王,劉章在平定呂氏叛亂中的功勞確實應在陳平、周勃之上。然而,歷史並未如此書寫,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剷除了諸呂,是否就萬事大吉了呢?並非如此!諸呂是剷除了,但少帝劉弘可是呂后一手扶持的,雖然這是個小孩,而且還姓劉,但也被歸為了呂氏一黨。陳平、周勃等老臣還提出劉弘可能不是惠帝劉盈的親生兒子,總之,就是要廢掉這個傀儡皇帝,另立新君。那麼問題來了,該立誰好呢?

率先發表意見的還是這個朱虛侯劉章,劉章力推其兄劉襄,劉襄是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孫子,血統純正,又有勤王之功,繼承大統應該問題不大。然而萬萬沒想的是,劉章的這個提議竟然遭到了當時在場的琅琊王劉澤的極力反對。理由很明確,因為劉襄的舅父駟鈞兇殘暴戾,為富不仁。國家剛剛經歷諸呂作亂,決不能剛除掉一個呂氏,再扶起一個「呂氏」,所以,立劉襄為帝的提議只好作罷。最後,大臣們公議推舉了遠離政治鬥爭中心,遠在代地為王的劉恆為帝。第一,劉恆是劉邦的親兒子,根紅苗正,且在現存皇子中輩分最高;第二,劉恆性情寬仁,適合治理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與民修養生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恆的母親薄氏也是寬厚之人,且不受劉邦喜愛,沒有雄厚的家族背景,即沒有外戚亂權的隱患。



剷除諸呂他率先發難,卻為何被陳平周勃搶了頭功?



漢文帝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


就這樣,劉恆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即為漢文帝。剛繼位的漢文帝當然要穩固自己的皇位,而此時那個既沒有擁立過自己,又英武非常的皇子劉章自然成為了他的一大威脅。所以在「除諸呂,扶漢室」這件事上自然不能讓劉章居頭功,不僅不能讓他居頭功,還要想辦法打壓他。最後,文帝只是封了劉章一個小小的城陽王,而劉章在位僅兩年,便憂憤而終。


作者: 春秋史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默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斧聲燭影,另類解釋:趙匡胤得罪道君遭「神譴」

TAG:默默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削平諸呂恢復劉氏天下的西漢開國將領周勃,後來的人生怎麼樣了?
陳平最終剿滅諸呂,迎立漢文帝
揭秘:漢初時期的諸呂之亂是怎麼回事?
呂后最為忌憚的劉氏子弟,除諸呂劉氏第一人,可惜24歲英年早逝
西漢第一謀臣:功蓋張良智擒韓信,腳踢劉邦計滅項羽誅諸呂扶漢室
西漢第一謀臣:氣死范增計滅項羽智擒韓信,兩救劉邦誅諸呂扶漢室
誅滅諸呂事件中的五大關鍵配角(八卦史記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