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懟華將中國推向俄羅斯 或催生中俄軍事同盟
《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網站2月3日發表題為「特朗普對華強硬是否將助推中國尋求與俄發展軍事同盟?」的文章指出,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的亞太政策不太可能發生改變。相反,在追隨前幾屆政府設定的目標上,特朗普似乎更果斷。
文章引用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的觀點,對特朗普中國政策的影響,以及其是否會導致「北京與莫斯科發展事實上的軍事聯盟」進行了分析。卡申認為,正確評估特朗普新政對中國軍事計劃可能產生的影響,必須消除兩個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特朗普對中國的抨擊與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的政策完全相反。美國政府重返亞太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實施給人這樣的印象:為中美衝突做準備早在上屆政府就開始了。也就是說,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開始增加其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並強化了業已存在的軍事同盟。而增加與台灣的軍事技術合作,早在喬治?布希(George w . Bush)政府時期就已經明確。
至於特朗普廢除奧巴馬的亞洲經濟外交關鍵項目--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則純粹是出於政治原因。因為TPP是其支持者最痛恨的事物,他們不會容忍特朗普試圖保留該協議。
綜上,雖然特朗普政府並非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始作俑者,不過其仍將延續前幾屆政府的政策,並將展示出更大的決心和一致性。
軍事慣性
第二個誤解圍繞全球範圍內的快速軍事化展開。理解這一點需要考慮大多數軍事項目的慣性。 對照20世紀中葉的情況可知,從頭開始創建一種複雜且昂貴的武器系統需要很長時間。即將投入使用的許多新武器系統,幾十年前就已經立項。例如,中國DF-41導彈的發展始於1980年代末。政策變化要比軍事技術創新的發展更加迅速。
因此,大國軍事計劃考慮了所有可能的危險場景。這就是為什麼:中國1990年代的軍事計劃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與美國(可能)發生的一系列衝突的基礎上。
中國的原則不會變
2014年-2016年,美國施加給俄羅斯的壓力逐漸增加,致使俄中軍隊和軍事技術合作顯著增強。據統計,兩國軍事技術合作的規模接近了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的創紀錄水平(2016年,俄羅斯向中國提供了價值30億美元的武器)。此外,雙方的聯合軍事演習也已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化。
卡申認為,美國對中國施加的新一輪壓力可能會增強其尋求與莫斯科合作的意願。目前,俄中軍事互動頻繁已是備受關注--其中包括年度大規模軍事演習--涵蓋陸軍、空軍和海軍,以及較小規模的計算機化導彈防禦演習,反恐演練和聯合執法以及代表團的交流,如果再向前邁一大步,兩國可能會建立軍事-政治聯盟,這種關係將為中俄兩國在世界各地開展聯合行動創造條件,並將中國置於俄羅斯的「核保護傘」之下。但此舉需要中俄對各自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進行修改。
此外,考慮到中國幾十年來堅持的「不結盟」原則,這種設想實現起來最為艱難。不過,也可以假設:若特朗普拋出更加激進的懟華政策,或將導致中方對其政治路線作出報復性緊縮,同時增加國防投資。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的數量和規模也會進一步增加,軍事技術合作的領域也可能得到擴展,從而加快中國重大軍事技術項目的實施。
然而,目前看來,並沒有跡象表明,莫斯科和北京(任何一方)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一種真正的同盟關係。

※解放軍新型726氣墊登陸艇已量產 配裝國產發動機
※印度國防預算今年上調10% 邊境將部署最新軍事設備
※缺錢!阿根廷終止戰機換代計劃 或買俄戰機先湊數
※史上最便宜F-35戰機合同達成 降價超特朗普預期
TAG:北斗愛好者 |
※德國正同美國決裂?德媒:特朗普催生中德外交「蜜月期」
※《約伯記》的信仰悖論,催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歌德的《浮士德》
※皇馬展示歐冠基因 西甲萎靡或催生歐冠三連霸
※鳳台警馬催生區域小馬的特色運營
※《西遊記女兒國》:跨界營銷催生光霧山景區拉動旅遊
※探秘:北宋亡國妃嬪公主淪為軍妓的悲催生活
※美國慘遭兩大盟友背後捅刀,一場惡鬥催生出中國國產航母
※駐伊美軍:厭戰催生「詩人」一大幫,從詩意中體會美兵有何困惑?
※宇宙中的奇特煙花:竟催生產生太陽系!
※誰催生了的工業革命?大英帝國起點之普拉西戰役
※一戰戰壕絞殺催生科幻小怪獸,德國山寨成納粹黑科技
※敘利亞的戰火,催生出了俄羅斯版的重型裝甲運輸車
※《小約翰》催生魯迅的《朝花夕拾》
※中國《戰狼Ⅱ》不斷刷新票房紀錄 韓媒:時代背景催生英雄
※蔡琳與老公高梓淇罕見秀恩愛,卻被網友催生
※美智庫:中國小城市有望催生出龐大的消費市場!
※美國人發現一個殘酷事實:中國無人機產業將催生解放軍新的戰鬥力
※日俄戰爭如何催生日本關東軍?鎖定《揭秘日本關東軍》系列開篇!
※皮尤報告:人工智慧催生「雲勞動」,資本主義或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