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直播,並非法外之地
如今,「無直播不傳播」成為常態,然而直播中存在的涉黃涉黑等違法違規行為頻現——
紅火之下,亂象頻發
?網路直播中涉黃涉暴內容低俗化等違規事件頻現
「大家知道飲酒處罰的標準是什麼嗎?……一旦端起酒杯,就要放下開車的鑰匙……」2017年1月26日,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九,山東青島市南交警成為「網紅」,通過網路直播夜查酒駕,現場解說酒駕案例、普及交通安全法規、與網友在線交流提醒民眾安全駕駛,用直播的形式增添守護平安的力量。
2016年,被稱為「網路直播元年」,「無直播不傳播」成為常態,娛樂互動、新聞報道等領域中網路直播被廣泛應用。「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在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台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然而,需要關注的是網路直播在豐富網路文化的同時,一些違背道德、違法違規的現象頻繁出現:
去年3月,網名為「雪梨槍」的網路女主播林某夥同他人錄製淫穢視頻吸引人氣,並藉此牟利,法院判決其構成製造、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2016年11月,四川涼山直播詐捐事件引發關注:某視頻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以慈善為名,在一些偏遠山村,多次召集村民拍攝捐贈現金及物資視頻,並以此吸引觀眾送主播禮物;等直播結束後,主播就把發給村民的錢收回來,觀眾們送給主播的禮物,卻被主播兌換成錢裝進自己的腰包。炮製偽慈善直播事件的主播獲利數十萬元,涉嫌詐騙,已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
目前網路直播通過網友打賞的方式獲利,為了獲取最大程度的關注,增加點擊量,出奇招、抓眼球成了個別直播平台的「吸粉利器」。 「有的直播平台打擦邊球,靠低級趣味博取眼球;有的傳播違法違規內容;還有的平台違規開展新聞信息直播。」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然而,「眼球經濟」的背後實際上是網路直播領域存在的法律風險。例如,色情、暴力等視頻的傳播則涉嫌刑事犯罪;在公眾場所進行網路直播中可能侵犯公共安全利益或者他人隱私;此外,網路直播還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些主播直接把他人的作品拿來傳播而不加任何說明……
「網路直播中未成年人的保護問題要特別引起重視,網路主播有很多都是00後,由於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引發他人效仿。」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記者介紹,還有一些直播視頻針對殘障人士的缺點進行嘲諷,造成社會惡劣影響;此外,網路直播中不少主播對產品進行誇大虛假宣傳問題也很嚴重。
「網路直播內容涉色情、低俗化等違規情況時有發生;網路直播平台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無資質經營網路直播平台的情況仍大量存在。」北京市威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滕立章認為,網路直播是新興行業,配套的法律規範並不完善,缺乏對於網路直播行為規範的明確具體標準,缺乏可操作性及效果好的違規懲處機制;而且由於網路直播即時性傳播的特性,使得監管難度較大。
出台措施,規範直播
?網信辦、文化部等部門推出實名認證、分類分級以及信用黑名單等措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TAG:環球網 |
※如何更好地理解神經網路的正向傳播?我們需要從「矩陣乘法」入手
※直播吸粉的最新玩法?網路驚現VR式直播間,任意角度隨便你看
※新手網路主播須知:網路直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直擊網路女主播鏡頭以外的日常生活
※網路直播方興未艾,單眼相機也能接手機直播
※論網路直播間中噴子的修仙之路
※網曝南寧網約車司機偷拍女乘客不雅視頻,在網路傳播
※網路直播監管越來越嚴,直播平台還能拼什麼?
※栽贓網路黑客電子戰,其實我們最討厭網路竊密和非法網路活動
※網路直播,你怎麼看?
※花椒直播被訴侵權 網路直播不再「想唱就唱」
※中國網路安全大會上,《網路安全法》起草者是如何解讀這部法律的?
※直擊鏡頭外網路女主播的真實生活
※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 隔空訴訟解決網路糾紛
※僅有電腦和網路,就可以合法地在網上賺錢的方法,想嘗試下嗎?
※中國網劇的逆襲之路已然開啟,那些良心製作的網路劇
※最帥和尚走紅網路,網友「想去聽法師講佛法」
※網路直播 因「無內容」引發的消費狂歡(上)
※網紅揭秘網路直播:背後水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