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實的日軍進攻:迷信白刃突擊,裝甲部隊聊勝於無

真實的日軍進攻:迷信白刃突擊,裝甲部隊聊勝於無

文 | 白孟宸

說起日軍的進攻,普通人的印象大多來自於老電影:日軍小隊長站在部隊前面,用指揮刀向前一指,大喊:「速速美(日語的前進)。」然後鬼子兵挺著刺刀,把身子挺得筆直,排成整齊的橫列,趾高氣揚地前進。在遭遇中國抗日軍民的阻擊時,日軍會用歪把子機槍和九二式步兵炮支援,小隊長揮刀大喊:「托斯寄給(日語的突擊)!」日本步兵還是直著身子挺起刺刀往前猛衝,似乎絲毫不懼劈頭蓋臉而來的子彈和手榴彈。那麼在真實的戰場上,日軍的進攻到底是一副怎樣的場景呢?

根據日軍的操典,在接近到據敵方主防線200米左右的距離時,在壓制敵方的機槍火力後,步兵應該開始白刃突擊。日軍對白刃突擊的迷信,主要緣於日本工業基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特點。當時中國軍隊普遍缺乏火炮,甚至缺乏足夠的機槍和彈藥,在防禦中主要依賴射速較慢的步槍。因此中國防線能夠向進攻方投射的火力遠不如一戰中歐洲軍隊所能達到的水平。

同時,由於中國缺乏系統的動員準備,開戰後參軍的青年在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方面都處於相當低的水平,日軍在白刃戰中能夠以一當十。而且,在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的防線缺乏縱深,部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很差,日軍分隊衝過防線後,在有經驗的軍曹指揮下,對突破後周邊的中國防線進行側擊和卷擊,很可能導致中國軍隊全面崩潰。這些因素都使得中國戰場的日軍鼓勵步兵部隊對中國防線發起白刃突擊。

真實的日軍進攻:迷信白刃突擊,裝甲部隊聊勝於無

在我國老電影中時常出現的「托斯寄給(日文的突擊)」!實際上就是發起白刃突擊的命令。根據日軍操典,步兵在聽到突擊的口令後,應該提高姿態,日軍將領普遍認為日軍步兵兇悍的殺氣能夠摧垮中國守軍的作戰意志。但是實際上,日軍在抗戰初期在白刃戰中的壓倒性優勢,與氣勢關係不大,更多是中國軍隊技不如人。而且,日軍老兵在戰場上基本選擇低姿態沖向中國防線,筆者曾聽到一個老兵說,日軍突擊後,一名日軍士兵匍匐著滾進中國戰壕,騙得中國士兵誤認為他是前面退下來的自己人。

一般情況下,日軍以步兵為核心的進攻,是由炮兵首先「發言」,並且掩護步兵接近到中國防線附近,然後日軍以分隊為單位,不斷向前滾動。在成功壓制中國機槍和火炮後,日軍會採用白刃突擊的方式,試圖擊潰中國守軍。當進攻受挫時,日軍前方的分隊會堅持作戰,直到全軍覆沒,為日軍預備隊展開並重新組織火力支援和步兵衝擊爭取時間。

真實的日軍進攻:迷信白刃突擊,裝甲部隊聊勝於無

聊勝於無的裝甲

說完了日軍以步兵為核心的攻擊,咱們再來聊聊裝甲部隊在日軍進攻中的角色。受限於日本的工業基礎,大部分日軍部隊的機械化水平遠遠達不到歐美軍隊的水準。二戰中日本裝甲部隊的實力可能是主要參戰國家中除中國以外最差的。但是,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更差,因此日本的「豆戰車」乃至裝甲車,對缺乏反坦克兵器的中國士兵而言,都是咬不動的「鐵烏龜」。

在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普遍缺乏反坦克準備,既缺乏反坦克作戰需要的武器,部隊也沒有相應的知識和訓練。筆者在採訪石覺將軍之子石齊先生時,曾聽他講過一個細節。1937年南口戰役中,日軍出動了坦克助戰,中國守軍手裡有兩門蘇聯軍援的37毫米反坦克炮,但因為保養不足,復進系統失靈,作戰效果低下。中國方面不了解日軍坦克的裝甲厚度,於是向北京的美國武官求助,美國武官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竟宣稱日軍坦克的裝甲厚度達到3英寸(76.2毫米)。實際上,直到日本投降,日軍都沒有批量裝備裝甲厚度達到76.2毫米的坦克。由於遭到美軍的欺騙,中國部隊放棄了使用火炮打擊日本坦克的計劃,改為由敢死隊員攀上日本坦克向其炮塔內投擲集束手榴彈,在付出巨大代價後,終於擊毀了多輛日軍坦克。

真實的日軍進攻:迷信白刃突擊,裝甲部隊聊勝於無

1937年8月10日,日軍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因大山事件緊急調集。

抗戰中,日軍曾多次展開有坦克支援的攻擊作戰。之所以不稱之為「步坦協同」是因為日本的裝甲戰理論較為落後,對坦克的使用基本只達到一戰末期的水平。而且礙於不同兵種之間的矛盾,日本裝甲兵和步兵之間始終有難解的隔閡。裝甲兵指揮官不願意受到步兵軍官的轄制,甚至以各種理由抗命不尊。同時日軍的步兵缺乏電台,也沒有能力與坦克保持實時通訊。雖然有些日軍步兵能夠使用旗語,理論上能夠與坦克溝通,但這些目標在戰場上經常成為中國特等射手首要消滅的對象,實戰中很少能夠得到發揮旗語作用的機會。因此日軍裝甲部隊在伴隨步兵衝擊時,從來是獨立作戰,至多發現並攻擊發現的中國火力點。日本步兵在進攻開始後,也很少注意壓制中國方面的反坦克手。但是由於中國軍隊缺乏準備,一般不懂得切割日軍的步兵和坦克的聯繫,而且在恐慌下集中輕重機槍對坦克進行射擊,徒然浪費彈藥。

此外,日軍也經常派出九四式輕裝甲車等其他履帶甚至輪式裝甲車輛伴隨步兵進行進攻。由於中國軍隊的重機槍很少裝備穿甲彈,又缺乏火炮,面對日軍防護極為貧弱的裝甲車仍然要依賴敢死隊員發動近戰。這一情況直到1943年後美國援助一大批「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之後才有所改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宋天子趙匡胤:杜四娘夢日入懷,「香孩兒」出世,赤光繞室三日
「黃金家族」的正統究竟在哪裡?
墨西哥的悲劇:離上帝太遠,美國太近
日本首相官邸「鬧鬼史」,政變為鬧鬼提供素材,安倍晉三不敢搬進
李舫:那色彩彷彿在吶喊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的致命軍刀:必殺刃
中越戰爭秘聞:解放軍真實的「黑豹」偵察突擊隊
裝備先進的中國空降兵「雷神」突擊隊
鐵血利刃:直擊攫戾執猛的中國雷神突擊隊
人浪加白刃,二戰日軍嚴謹的衝鋒突擊,卻為何被蔑視為人海戰術
厲害:印度黑貓特種部隊,戰力不輸於中國雪豹突擊隊!
奇聞!真正的海豹突擊隊,戰鬥力驚人!
中國好哥們動手了:印軍哨所凌晨遭機槍密集掃射:突擊隊夜襲印軍
海豹突擊隊都想要的軍刀,名曰「必殺刃」,出自中國大師之手
美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使用的軍刀,由中國人設計!
走進我們的反恐精英 中國武警「雪豹突擊隊」
徒手格鬥,海豹突擊隊員也能擊敗中國特種兵?
獵鷹突擊隊真的是中國最強大的特種部隊嗎?
全球排名第三的狙擊步槍,單發最准,我國空軍雷神突擊隊都在用!
雪豹突擊隊,頂尖的反恐「殺手鐧」
中國特戰旅入高原實戰演習,裝備最新衝鋒槍,突擊戰爭無需換子彈
美軍敢炸游擊隊的糧食?就算是海豹突擊隊也要被打成豬頭!
裝備精良的海豹突擊隊,為什麼會敗給解放軍特種部隊?
中國海軍的變化:看陸戰隊兩棲突擊戰車群如何搶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