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朱元璋即位想與日本恢復邦交:攜手消除「倭亂」

朱元璋即位想與日本恢復邦交:攜手消除「倭亂」

唯一例外的是日本。出於對國內外安全大局和傳統友誼的考量,立國之初朱元璋就高度重視與日本的關係,並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可惜事與願違,在他有生之年並沒能親見其成。


而朱元璋過世後不久,中日關係就出現了轉機。十五世紀初,日本多次主動遣使奉表來朝,中日關係迅速升溫,終於水到渠成。然而這前後二三十年間,日本對明朝的態度前倨後恭,經歷了戲劇性的變化。


明朝建國後,國內外環境十分嚴峻,除了北方還存在元朝殘餘勢力的威脅外,周邊國家因曾受元朝武力征討而心有餘悸,對剛成立的明朝充滿警覺,而中日關係尤其緊張。

朱元璋即位想與日本恢復邦交:攜手消除「倭亂」



朱元璋 資料圖


此前百年間,中日基本處於敵對狀態。在滅了南宋之後,忽必烈先後於1274年和1281年兩次對日本海上用兵,使自隋唐以來一直密切友好的兩國關係由此交惡,日本對中國的態度由先前的敬仰崇拜轉為敵視。蒙古入侵也間接引發了日本國內的危機,隨著鎌倉幕府滅亡,大量武士淪為浪人,其中一大部分成為倭寇,勾結中國海盜和不法商人流竄到東南沿海劫掠作亂,成為明代東南海上一大禍害。朱元璋即位後迫切與日本恢復邦交,一大原因也是希望兩國攜手消除「倭亂」,維護東亞海域的和平與穩定。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派楊載攜詔書出使日本,通告洪武登基的消息,同時譴責倭寇騷擾我東南沿海,命日方嚴加取締並早來稱臣朝貢,否則將出師討伐云云,口氣相當強硬。由於對當時日本國情缺乏了解,此次遣使遭遇重大挫折。


楊載一行按照傳統的赴日航線,從寧波出發後在日本九州上岸,本應送到京都天皇朝廷的詔書,卻落入九州懷良親王手中。此時,正值日本南北朝時期。九州是南朝的勢力範圍,由後醍醐天皇之子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掌控。由於長期戰亂,日本對中國發生的政權更替同樣不明所以。朱元璋充滿威脅意味的詔諭喚起了日本人的同仇敵愾,以為又是一次「元寇襲來」的前奏。執掌九州十年之久軍勢方熾的懷良親王對朱元璋的詔諭嗤之以鼻,囚禁了楊載、吳文華等使臣,斬殺了5名隨員。


首次外交受挫,並沒有使朱元璋放棄進一步的努力。洪武三年(1370年),他再次遣使日本。此行明朝做了較為紮實的準備,特地選派山東萊州同知趙秩出任使節——因山東沿海是倭亂重災區,以趙秩為正使可以勝任對日交涉禁倭事宜,而且詔諭上也多了委婉之語。這次出使相對順利,懷良親王對明朝的態度有所轉變,其後派遣僧人祖來赴明奉表稱臣,進貢馬匹和方物,並送還被倭寇擄掠的浙江沿海百姓70人。


日本來朝,使朱元璋大為欣慰,但邦交並沒有由此確立,因為明使沒有見到正牌的「日本國王」,兩次三番打交道的懷良親王只是地方首腦,並不能代表日本朝廷。而正在經受南北戰亂的日本也根本無力制止愈演愈烈的倭寇活動,這也令明朝大失所望。此後雙方為打開外交僵局做了種種嘗試,但最終都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1387年10月,寧波衛所指揮林賢被捕,經審查他與六年前因謀反案被誅殺的胡惟庸有交集,連帶牽扯出前日本使者瑤藏主有資助胡、林謀反的嫌疑,這使朱元璋對日本更加嫌惡,斷然中止一切往來,並全力實行海禁。原本舉步維艱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探訪被困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迫切想回到中國
他們是海軍戰士 他們的青春卻在「絕壁」深山
日本一項利用電磁技術清潔太空垃圾任務宣告失敗
英媒:普京推動蘇聯解體後 北極最大規模軍事建設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台當局報復「前邦交」:要「斷交」,就還錢!
「非邦交國」也出事?台灣當局遭重拳;華為在俄日爭議領土攬工程「刺激」日本……
張執中:邦交數掛零 「中華民國」就消失
台媒:巴拿馬「斷交」風波繼續發酵 五個「非邦交國」要求台灣辦事處更名
台當局「斷交潮」來了?台媒稱拉美11個「邦交國」恐雪崩
台又要少個「邦交國」?外媒稱中梵建交談判入尾聲
國民黨:蔡當局當心中南美洲「邦交」連環爆
巴拿馬「斷交」後,盤點台灣剩下的「邦交國」,每個國人都應記住
此國想和中國訂立邦交,還用以威脅,此後一度被欺壓
外媒:中日低調紀念恢復邦交45周年
尷尬!安倍涎著臉慶祝中日邦交紀念:中國的回應卻沒給他一點面子
海地宣布召回駐台人員 台灣又一「邦交國」亮紅燈?
「台獨」是現狀?台媒:南太6個「邦交國」同時鬆動
再丟「邦交國」蔡英文又被打臉!「台獨」「港獨」一起哭喪!
港媒:不承認「九二共識」 台「邦交國」遲早要跑光
台巴斷交恐掀骨牌效應?台3邦交國這樣回應
大陸再出手 台邦交國紛紛做這事台知道後欲哭無淚
五個「非邦交國」要求台灣辦事處更名
安倍出席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