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金石索》有云:

「就其山而鑿之,

曰摩崖。」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石門頌》拓片 局部

摩崖石刻與碑刻或刻石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摩崖的起源,最早應上溯到遠古人民的崖畫。但崖畫絕大多數是用彩色堊土畫在崖壁上,做人物鳥獸的圖像,而不是鐫刻文字,因為那時還沒有文字,也沒有刻石的工具。因此,我們現在用「崖畫」和「摩崖」這兩個名詞為它們做了區別。摩崖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永久保存,不易亡失,雖然難免遇到地震山崩,或人為的破壞,畢竟碑刻時間比較長。二是刻文字的面積大小隨意,不受限制,不需要擔心刻寫受限,所以一般寫得較為隨意自由,別有一番趣味。我國的山脈不計其數,但摩崖石刻卻屈指可數。其原因就是地區位置的優劣與重要性。 巍巍秦嶺橫亘東西,在今陝西境內的部分是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縣境,長約與八百里秦川相等。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的首推陝西的碑刻和摩崖石刻。現存最早的摩崖和碑刻均鐫刻於東漢,東漢時期中央和地方官吏以廉潔愛民為榮,允許地方、民間為廉吏豎碑立傳,以歌頌朝廷功德。陝西漢中摩崖石刻就是在這種政治背景下產生的。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西狹頌》拓片 局部

摩崖石刻一般集中在三處:陝西省褒城縣石門、陝西省略陽縣和甘肅省成縣,都與溝通中原西出的棧道有關,大都為記事頌功德之文,是研究古代歷史、交通發展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奇險壯觀的山勢,開鑿棧道的宏業,為崖刻書提供了深層的文化背景,崖壁的空間之大又在所有的書寫材料中為之最,這些都是形成崖刻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東漢的刻石,一般被認為最能夠代表隸書的成就,陝西漢中的《石門頌》、略陽的《郙閣頌》、成縣的《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郙閣頌》拓片 局部

一、 「漢三頌」簡述

「漢三頌」:一為《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簡稱《石門頌》或者《楊孟文碑》,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刻於石門崖壁上,是為楊孟文(名漁)再次開通褒斜棧道所作的紀功刻石。石刻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字或三十一字,布局大致齊整,顯露出一種精心之力;一為《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簡稱《西狹頌》或《惠安西表》,因為上面有小篆書「惠安西表」四個字,一般認為是碑額,刻於靈帝建寧四年(171),仇靖所作並書寫,是為表頌李翕修治西狹險路功績所刻崖書。字大三寸許,共二十行,每行二十字;一為《李翕析里橋郙閣頌》,簡稱《郙閣頌》或者《析里橋碑》,鐫刻於建寧五年(172),仇紼書,仇靖撰,也是為表頌李翕修治陝西略陽縣西30里析里橋棧道而書,文十九行,每行二十七字。《石門頌》、《郙閣頌》兩刻都在漢中,《石門頌》在褒城,向西行到略陽,即《郙閣頌》所在地;再西北行到甘肅成縣,即《西狹頌》所在地。三者都是因山刻石,為摩崖所作。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西狹頌》原石 局部

二、「漢三頌」書法上比較

地理環境與時代背景

《西狹頌》為我國著名的東漢摩崖碑刻,地處甘肅省隴南地區成縣縣城西10公里處魚竅狹中陰面懸崖上,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西狹頌》的獨特之處是其撰文、書丹、五瑞圖的繪畫融為一體,三者都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都出自當時武都郡府從史(史官)下辨(成縣)人仇靖一人之手,為漢碑所絕無僅有者。此外,《西狹頌》在研究古代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交通等方面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這與其地理位置有著有重要的關係,隴南地區在漢代特殊地理位置形成為重要商市,對當時的經濟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是《西狹頌》產生的土壤和環境,而先秦時期隴南作為秦國的發祥地,長時間的文化積澱,加之東漢時統治者對教育的重視,對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文化的繁榮,使《西狹頌》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在《西狹頌》刻成一年後,「漢三頌」之一的《郙閣頌》又摩崖刻成,其撰文仍為仇靖,書丹為另一下辨人仇紼。《郙閣頌》鐫刻於東漢建寧五年(172)年,原在略陽縣北,故道必經之地白崖間。因殘損較為嚴重後重刻於略陽城南靈岩寺奈何橋左側的山崖間,是仿原刻而勒刻的,高171,寬126厘米。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黃賓虹題《郙閣頌》拓片

《郙閣頌》與《西狹頌》一樣,當時也是涼、益二州的交通要道,山高路險,年久失修,當時有雲「濤波滂沛,激揚絕道」,給行人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於是太守李翕乃令屬吏興工修建。棧道修通後,仇靖作文,仇紼書碑刻石以紀念。於是這兩項工程及《西狹頌》、《郙閣頌》石刻遂成為重要的歷史文物而流傳下來。「漢三頌」中的《石門頌》作於建和二年,王升撰文,王戒書丹。鐫刻在褒斜道石門隧道西壁上。刻石迄今已近兩千多年,但刻石畫貌仍然如新。它是一篇連同書丹者的筆意、鐫刻者的鑿工均完好保存下來的東漢賦頌佳作。由於《石門頌》不是書寫在王室廟堂之上,而是展示於自然環境中。書寫者書寫起來可以更加自由奔放,在陡峭的山崖上書丹刻石與在書桌前或鏡碑上法書刻字相比,境界自然不同,多了幾分粗獷隨意,更加顯得天趣盎然,書法作品置於群山峻岭的環境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體現了中國傳統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其次,頌文的著作者太守王升,沒有藉此豐功偉績為帝、國寫頌歌來邀功請賞,卻秉筆直書,為楊孟文寫了流傳千古的讚歌,作者大公無私的精神和豪邁的氣概激發了書法家的創作慾望,使筆墨之下飽含情感,點畫之間無不流露出真情至性,韻味十足。

結體與用筆

東漢的碑刻隸書,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型:(1)字形比較方正,法度嚴謹,波磔分明;(2)書寫比較隨意自然,法度不十分嚴謹,有隨意放縱的趣味。《西狹頌》、《郙閣頌》同屬於前者,它們較為傾向古樸雄強的風格,刀刻的效果比較明顯,筆畫呈現方棱,轉折處齊整斬截,結體方正,點畫雄渾厚實,力能杠鼎,以一種宏大的雄健之氣攝人心魄。丁文雋在其《書法精論》中提到:「漢《西狹頌》、《郙閣頌》此二鑿,文嚴凝重。」康有為的《廣藝舟雙輯》有云:「吾嘗愛《郙閣頌》書法茂密,漢末已渺,後世無知之者,唯平原章法結體,獨有遺意。」梁啟超評《西狹頌》云:「雄邁而靜穆,漢隸正則也。」《西狹頌》的用筆方圓兼施,運筆多趨於圓熟便利,極富變化,且帶有篆意,行氣肅整,如果仔細觀賞,不難看出碑中有的字省略波迭,捺筆平出無波磔,運筆多趨於圓熟便宜,和魏、晉新隸書(真書)的發展有些相似,雖然屬於漢隸作品,但字形結構則篆隸兼有,也可以說篆意較濃,但畢竟屬於隸書範疇,仍然帶有更多隸書的特點,如其撇、點等,還有捺和橫畫的蠶頭雁尾,以及用筆的破圓為方等,都說明了隸書在整體造型中佔有絕對優勢。《郙閣頌》字形方整,結體茂密,點畫形拙而神巧,字形粗細錯綜,斜正互見,拙而不劣,而且善於變化,仔細觀察下來會發現,細節中藏巧,是一種精神姿態上的不同,輕捷的感覺顯現於字形之外,靈巧蘊藏在字形之內。而石門頌顯然偏重於後者,《石門頌》的藝術成就,歷來評價很高。其結字極為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意態飄逸自然。多用圓筆,起筆逆鋒,收筆回鋒,中間運筆道勁沉著,故筆畫古厚含蓄而富有彈性。其書剛柔相濟,筆勢左右跌宕,氣勢開張,波挑用緩筆提送,似棉中裹鐵,運筆似依石勢而動,平直中隱帶起伏,有一種飛動的飄逸感,體勢側重於橫向展示,是崖刻中的傑作,清代康有為推為逸品第一。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石門頌》拓片 局部

《石門頌》對後世影響很大。清張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楊守敬在《平碑記》提到《石門頌》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198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編寫的《各種書體源流淺說》一書中指出:「漢隸不只是結構、筆法的變化多,並且有種種不同的趣味神韻。……如《石門頌》,字字挺秀飛動,勢如長槍大戟;……《西狹頌》則筆勢平穩;……《郙閣頌》字體厚重古雅。」在丁文雋《書法精論》中《石門頌》被冠以「開張竣爽」四字,《西狹頌》被認為是「氣象嵯峨」,而《郙閣頌》則被排進「厚重古樸」的一路。

章 法

西峽頌是漢代《石門頌》、《郙閣頌》、《西狹頌》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清楊守敬評此碑云:「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康有為評為:「疏宕。」《西狹頌》隸法簡淡古質,渾然天成,為後世書家所重。此刻石氣象渾穆、氣勢開張,筆力遒勁,體現了博大的胸襟,碑中結字寬博疏朗,每個字四周充滿,空間感極強,右側岩壁刻有黽池五瑞圖,即黃龍、白鹿、嘉禾、甘露、木連理五瑞,畫法飛動並加題字,古樸方整,是東漢摩崖石刻藝術中圖文並茂的佳篇奇構。《西狹頌》章法茂密,筆致揮灑自如,竣逸豪放,極具宏偉壯觀的氣魄,可以說《西狹頌》是一篇上乘秦篆下啟新隸的代表作品,通篇行氣整齊,章法茂密古逸渾穆雄偉壯觀。更為可貴的是,在以隸為主兼有篆意的整個作品中,由於搭配合理,整體不僅無生硬拼合之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古意盎然之美。所以說它是隸書的傑作一點也不過分,它的妙處不在於結構造型,而在於線條的處理上,用筆用一種削中帶切的手法,有近於浮雕的感覺,充滿了藝術色彩。《郙閣頌》石刻的書法是漢隸八分書的真實記錄和成熟之作,書法俊逸,古樸茂密,風格沉鬱,清代康有為在《十六宗》中提到:「余謂隸中有篆、楷、行三體,如《褒斜》、《郙閣》、《裴岑》……等碑,變圓為方,削繁成簡,遂成漢分(即八分),而秦分(小篆)筆未亡。」清代另一位書家包世臣對《郙閣頌》也十分欣賞,他在評價西晉《般若碑》時說:「《般若碑》,渾穆簡靜,自在滿足,與《郙閣頌析里橋》同法。」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郙閣頌》的盛名就遍及海內外,為歷代文學家、書法家所推祟,各種金石學專著和雜記,各種書法專論或專著,多有著錄,僅《隸辨》就錄有128處之多,其價值極高。近年來,日本書法界,多次遠渡重洋,長途跋涉,前來目睹這塊東漢摩崖刻石瑰寶,並進行多角度的研究。《郙閣頌》用筆結字,方整凝重,有大氣磅礴之象,厚重以拙取勝,,以宏大雄強之氣成為漢隸中的精品。《石門頌》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隸中草書」之稱。通篇看來,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洒脫自如,意趣橫生。《石門頌》的章法與摩崖碑碣相比顯得有些特殊,它的額題「故司隸校尉健為楊君頌」是個大字是放在正文的上方,而不像一般摩崖通常是放在正文的右面,且題目十字用筆極為細勁,形態生動,與《石門頌》的文字形成極鮮明的對比,給人別開生面的感覺,既有對比,又相呼應,可謂落筆不凡。

文中「命」、」」升」、「誦」等字垂筆特長,亦為漢隸刻石中所罕見。《石門頌》的正文基本上是豎有行,橫有列,但更為特色的是打破一般章法,為點畫的舒展與開放爭取更大的自由空間,追求一種與蒼茫自然相協調的深遠意境,追求「心不知手,手不解心」的藝術境界,因此書者收放自如,筆畫力求簡潔圓勁,以利於揮灑,而且不同於習慣上的蠶頭雁尾的豐滿,只是在自由的起伏中表現橫向的波勢,這種波勢具有氣貫長虹的氣勢,以勁健、清瘦、舒展的筆畫給人以無限伸展的感覺,著意放縱的長垂、長捺、長橫等更顯得筆不盡而意無窮,打破了橫有列、豎有行的均衡,給人以強烈的藝術衝擊力。

部分以分享學習資料:

摩崖|漢中三頌,誰與爭鋒?

掃二維碼直接獲取報名鏈接,

課程8折中……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二玄社高清字帖|《乙瑛碑》
學書|如何品讀碑帖中的「神采」?
以拙勝巧,以老取妍——黃賓虹

TAG:書法屋 |

您可能感興趣

梁山好漢中,歐鵬的綽號「摩雲金翅」是什麼意思?
漢中,兵家必爭之地,秦漢時期的漢中郡
梁山好漢中最倒霉的一個英雄是誰?
蜀漢中期軍界一哥魏延,為什麼輕易被小弟馬岱斬殺?打不過?
梁山好漢中丁得孫為何綽號叫做「中箭虎」?
梁山好漢中的五大敗類,你知道是誰嗎?
梁山好漢中,誰的武藝最高?
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為什麼是馬超領銜向漢獻帝上表?
為什麼劉備取漢中,攻荊州江東沒缺糧,而諸葛亮六出祁山老是後勤跟不上?
梁山好漢中最陰險的人是誰,絕非宋江!
張魯是道教張天師的親孫子?他帶著五斗米教一起割據漢中當諸侯?
鍾會伐蜀,順利攻下漢中,罪魁禍首是姜維
梁山好漢親如一家?個謊言,梁山好漢中的幾對仇人
劉備當了漢中王之後,為什麼不讓諸葛亮當漢中國相?
漢中兵家必爭之地秦漢時期的漢中郡
如果魏延出子午谷占漢中,蜀漢能統一三國嗎?
探秘:水滸好漢中唯一當上皇帝是人誰?
吳京準備拍攝《戰狼3》,這些硬漢中你希望誰被看中?是你的菜嗎
劉備為什麼讓魏延守漢中,而不讓張飛守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