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7日報道,根據對「好奇」號數據的最新分析,大約35億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夠的溫室效應來解凍水冰。 在水中,二氧化碳與帶正電的離子如鎂和亞鐵會結合成碳酸鹽礦物。「好奇」號在分析火星基岩樣本數據時卻發現,幾乎檢測不到碳酸鹽礦物,這說明,當35億年前湖泊存在時,火星大氣不太可能有二氧化碳。


  「好奇」號化學和礦物學儀器(CheMin)主要研究者托馬斯·布里斯托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稱,即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火星基岩中的礦物質數量高出100倍,也難以得到液態水。

  火星科學家認為古代火星是潮濕的,液態水流動並彙集在其表面,隨著太陽在漫長歷史中減少了1/3的熱度。氣候建模者努力生成讓火星表面足夠溫暖,並保持水不凍結的場景。得出一個主要的理論,較厚的二氧化碳層形成了溫室氣體「毯子」,幫助古代火星表面保溫。


  但是,「好奇」號自2011年降落在蓋爾火山口後,就沒有在任何湖泊岩石採樣中檢測到確定的碳酸鹽(哪怕只有幾個百分點,CheMin都能識別出來)。然而,布里斯托與同事分析計算了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碳最大量,與碳酸鹽缺乏的結論一致。


  大氣層同位素比率等線索表明,火星曾經擁有比現在更密集的氣氛,含有分子氫的二氧化碳氣氛理論建模允許液體水在火星表面停留數百萬年,然而,如何產生並維持這種氣氛是有爭議的。


  在過去20年中,研究人員使用光譜儀在火星軌道上搜索由早期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鹽,結果發現遠遠低於預期。

  布里斯托說,這是第一次在岩石中檢查碳酸鹽,結論同樣不容樂觀。NASA火星氣候科學家羅伯特·哈伯勒說,這種分析符合許多理論研究,即火星表面即使在很久以前也不足以使水成為液體。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好奇」號或發現火星鐵隕石
好奇號可能發現了火星淤泥「化石」
好奇號可能發現了火星淤泥的「化石」
「好奇」號火星車的新發現?
遠古火星真的存在液態水嗎?好奇號有話說!
好奇號發現火星曾存在微生物更多線索
好奇號火星表面竟發現了「信號燈」
火星砂礫中發現了奇怪物質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但是已經乾涸了
「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新發現:蓋爾火山口或曾有生命存活
火星遠古火山噴發 表面液態水奇蹟形成
火星存在過生命?火星勘測軌道器發現一奇蹟元素物質
火星好奇號最新發現曝光 火星驚天發現揭秘
「好奇號」發現火星遠古土壤與地球酷似
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鐵疙瘩
火星上發現一個石頭圈,難道真是外星人遺迹?
懸浮在火星空氣里的奇異物質,一個大發現
「好奇」號發現的新火星岩石或為鐵隕石
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到底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