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春捂秋凍,把握幾個原則

春捂秋凍,把握幾個原則

立春過後,溫度不升反降,讓人體會了一把「倒春寒」的厲害,加上這幾天細雨紛紛,更增添了幾分入骨的寒冷。專家提醒,寒流侵襲導致氣候反常,正所 謂「非其時而有其氣」,因而在養生方式方面也應當有所調整。在春「生」的養生前提之下,做好短期的防寒保暖工作以防寒邪入侵,而在飲食方面則可以食用一些 芳香化濕的食物,有助於減少外邪的入侵。


將「春捂」進行徹底


民間有個養生說法,就是「春捂秋凍」。簡單地說,就是早春的時候不要急著脫掉冬裝換春裝,預防倒春寒。而馬年新春的天氣真正讓人感受到了古人的睿智。急劇下降的溫度可不就是倒春寒嗎?別說不要急著換上春裝,甚至連已經準備束之高閣的冬裝都要派上用場了。天氣轉換較快,身體的適應力難以跟上,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而這幾天溫度下降得厲害,建議加強防寒保暖工作,就是在春季亦可以沿用冬天的保溫方法,羽絨服、棉被、暖氣等,預防寒邪入侵以致疾病生。

當氣候開始回溫時候,就要注意「春捂」了。由於這段時間的氣溫較低,即使環境的溫度回升,大地的陽氣上升也沒那麼快,所以要以「上薄下厚」作為「春捂」的原則。就是要做好下身的保暖工作。其實,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循環要比上半部差,比較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特別是膝蓋的位置。中醫向來有「寒從足下生」的說法,就是因為位於人軀體末端的足部,由於血液供應相對較少而且皮膚也薄,所以保暖能力差些,致腳 掌易受涼,讓寒邪更易入侵。


所謂的「春捂秋凍」,一般是指在立春過後氣候雖然在逐漸變暖,但氣溫還是較低,早晚溫差還很大。體質脆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若把衣服減得太快,很可能會因遭受風寒而引發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春捂秋凍,把握幾個原則


春天到來後氣溫總體上開始回升,但天氣也會忽冷忽熱,出於保暖禦寒的需要,人們仍然需要「捂一捂」。


人們在「春捂」時應該重點注意幾個部位:背心、肚子、雙腳、膝蓋和腰部。背心與心肺相通,風寒之邪極易透過背部侵入人體,背心一旦受涼就會導致肺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癥狀。老年人和兒童在出門時可以穿件背心馬甲,或者套件毛背心,以防背心受寒。


膝主筋,多「捂」膝蓋可以預防風濕性關節炎,增強腿部運動能力。「春捂」應該注意腰腹和膝蓋的保暖,必要時可以套上護膝以加強保暖。


傳統中醫理論有「寒從腳起」一說,因早春時地面溫度較低,雙腳接觸時容易受涼引起感冒。經常搓腳和按摩腳掌心、晚上睡覺前用熱水燙腳都能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女性更要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切忌「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女性朋友必須懂得痛經是個長期伴隨左右的問題,需要每次經期和日常生活中呵護身體,方能為以後的健康體魄打好基礎。

春「捂」四原則


「捂」對時間


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至15天。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在這期間,氣溫變化較大,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捂」對溫度


「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具體標準可以綜合考慮氣溫和個人感覺兩方面。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比如有時日最高氣溫超過22℃,雖然不能像夏季那樣只穿單衣,但也不能連棉衣也不脫地捂著。捂過頭反而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也可能熱傷風而患上感冒。

晝夜溫差也是判斷「捂」不「捂」的標準之一。早春時節,應該多多關注天氣預報,提前一兩天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這在很大程度上使身體免受冷空氣突至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當天氣預報預告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就該小心防寒了。


「捂」對地方


春季穿著應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


「捂」對年齡

老人們都知道要春捂,但專家提醒,春捂要適度。


老人怎樣春捂,可依據氣溫來決定。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日夜溫差大於8℃時要春捂,而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此外,冷空氣到來之前24至48小時是春捂的最佳時機。因冷空氣到來會使氣溫大幅降低,感冒發病率明顯上升,提前幾天春捂可以及時抵禦低溫侵襲。但要注意的是,冷空氣過去後,氣溫逐漸回升了,也別急著減衣,至少再捂7天,體質虛弱或高齡老人則應捂14天再減衣。


我們都說「春捂「好,貴在講究適度。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那句老話,「要想小兒安,常受三分飢和寒。」這便是度。如果孩子整天處於衣被過厚,保暖過度的情況下,得不到鍛煉,就會影響身體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適應天氣變化,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天冷鍛煉不著急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萬物生長,人體也如植物般慢慢「舒展」開來,以適應新的氣候。而一年之計在於春,身體經過了一冬的「藏」,在春季應該逐漸增加活動。春季養陽主要是通過鍛煉加強心肺臟腑的活動能力。但在「倒春寒」的時候,並不建議此時進行積極的鍛練抑或進行室外的高強度鍛練,特別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寒冷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人的活動應該順應自然,當天氣變化太大,氣溫過低時,沒必要在低溫中堅持鍛煉以強迫人體去抵抗難以適應的溫度變化,這不但不能強身健體反而容易損傷正氣。此時應該盡量避免到室外活動,可稍微做一些室內運動。等溫度回升,天氣稍好的時候才到室外鍛練運動。


雖說天氣寒冷得似冬天,但一些養生方式仍然可以依照春季養生方式進行,如春季開始白天時間延長,夜晚縮短。那麼我們的睡眠就應該順應這種晝夜的變化規律,相應減少睡眠而增加活動時間。


可多吃芳香化濕的食物


經過一冬的滋補,吃得多而活動少,容易造成腸胃積滯。結合目前倒春寒的情況,專家認為如果身體感覺寒冷還可以少量進補,但不建議多吃。而春季是陽增陰退的時分,人的身體也要相應地在春季開始養陽。養陽應該先「尋其根」,從臟腑的濡養開始,例如春季養陽可以從醒脾胃開始,讓身體的「中土」先運轉起來。可以在飲食中添加些芳香化濕的藥材,如藿香、香薷等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

春捂秋凍,把握幾個原則



另外,春與肝相對應,是人體肝氣升發的季節,養生方式應以養肝護肝為先。食物可偏辛溫發散之品,如蔥、姜、香菜。依據五行原理,適當以少酸多甘為宜,可以選用多一點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蘿蔔、山藥、茯苓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睡不踏實、半夜老醒、老做夢,越到晚上越精神不妨調理一下五臟
立春,培元氣,開啟一年好身體!

TAG:中醫技術殿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早春時節「春捂」防寒,把握好幾個原則,健康一整年!
早春時節「春捂」防寒,把握這些,健康一整年!
把握4个「春捂」指数,春天也可以离感冒远远的!
把握4個「春捂」指數,春天也可以離感冒遠遠的!
四個細節把握好了,無花果樹結的果又多又甜!
把握四原則,減齡不是夢!
把握每一個瞬間,珍惜每一次擁有!
冬季把握這幾個原則 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
又到了梅雨季,把握這個時候將家裡的茶花扦插多繁殖一些!
每天把握3个时间点梳头,不花一分钱就能长寿!
六月桃花迎面來,需要把握機會的幾個星座
產後六個月是瘦身的關鍵期,寶媽一定要把握好!
盆栽種植,虎皮蘭養開花並不難,只要把握好這幾個關鍵點!
家有狗狗的請進,夏天出門散步一定要把握五秒原則!
四季海棠四季爆盆,開花,這3個關鍵得把握好
秋天躺著養肉也能美?當然不!除非你把握這幾點!
寶媽要把握好這幾個黃金時間睡覺
今年聖誕購物季都有哪些趨勢賣家必須把握?
這幾大星座七夕桃花最旺,把握住機會你就能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