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三個英國青年在難民營里建造了遊樂場,證明為何難民更需要建築師

三個英國青年在難民營里建造了遊樂場,證明為何難民更需要建築師







難民營里的遊樂園

建築師用智慧回報社會








在很多年以來,


貝克漢姆都是完美男人的代表。


多金、帥氣、顧家,


還熱衷公益事業,


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超過了15年。











但前幾天他的私人郵件遭泄密,


小貝面臨最嚴重的形象危機。


歐洲媒體爆料:


貝克漢姆不願為慈善自掏腰包,


對於沒能獲得英國爵士耿耿於懷。











其實我們覺得,


大家應該關注的是慈善行為本身。


至於慈善背後的真實目的,


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清楚。


我們應該行動起來而不是惡言相對。






同樣在英國,


也有三位年輕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


他們為最邊緣的一群人做設計,


這群人甚至連自己的國家都沒有。






創始人:Joana Dabaj, Riccardo Conti& Laura Antona




他們在英國的設計院校畢業,


從事建築或城市設計領域的工作,


後來成立了非盈利設計機構


Catalytic Action(催化行動)。






催化行動的核心價值:參與感、改進性、本土化、持續性、透明化








他們一起幫助難民營的孩子,


建造活動場地和校舍。


後來其他建築師、藝術家、會計師等,


也成為了機構的一份子。











Catalytic Action設計的核心理念


就是「讓孩子自己設計」。


真正的尊重不是施捨憐憫和同情,


而是平等地對待那些難民。






僅僅在2015年,


就有110萬敘利亞難民逃往國外,


而且有60萬人都是孩子。


沒有自由玩樂和基礎教育,


孩子們還有可期盼的未來嗎?











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在黎巴嫩難民營,


在15年8月花了二十多天完成。


設計和準備工作卻

需要更長。













第一階段清理場地、做好基礎,



就可以開始搭建主體建築。











造價要嚴格地控制,


便宜的木條、瓦楞板是主要材料,


通過螺栓鉚接,


搭建成堅固的兩層小屋。


以後拆除或轉移也非常方便。











孩子也參與到設計和建造中,


成為設計者和受益者,


他們會自覺維護建造的項目。


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潛在的教育——


靠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生活。












第二階段的材料就地取材:


廢棄的輪胎、繩子、菜籃……


這些不花錢但是需要二次設計。


我覺得設計師真的很機智。






鐵欄和木板做成鞦韆





菜籃搭成遮陰棚





廢棄零件打造成遊戲場景






雖然活動操場不會很大,


但是內容很多,


可以全方位鍛煉身體和玩樂。






滑滑梯




男孩攀岩玩耍





女孩子可以跳繩







原本樸素單調的木架子,


通過有美術背景的志願者細心手繪,


就會顯得活潑和有質感。


簡單的塗色連孩子也可以參與進來。


這看起來一點不比遊樂場的差勁。














他們還跟其它公益組織合作。


操場建好後,


Free Style Sports Team在營地待了兩天,


教孩子們學習如何打籃球。


孩子在9月5日的落成典禮上表演了球技。











孩子們在這裡非常快樂,


當他們在操場上玩耍,


大概會忘了自己是來自貧窮的家庭。


這個項目證明了一點:


並不是所有善舉都需要投錢——


獻出你的技能和時間也值得尊重。











Catalytic Action給這個項目起名叫


「IBTASEM(兒童的微笑)」。


每天有300多人使用場地,


兒童們得到的不只是歡樂,


而是憧憬未來的勇氣。











現在除了活動操場,


他們還有更大的目標:建造學校。


通過跟其它公益組織的合作,


他們最終促成這些項目的落地。













這棟建築最初


由Argot au La Maison Mobile設計,


在2015年米蘭世博展亮相,


事務所考慮作為慈善公益項目使用。












Catalytic Action參與到設計過程中,


確保每個項目符合當地條件,


並監管整個項目的實施建造。


這才有了一個冬暖夏涼、安靜明亮的校舍。






敘利亞難民營中的青年經過訓練,


可以一同完成校舍的建設,


在這個過程也掌握了寶貴的就業技能。













社會責任感是建築教育灌輸的理念,


13年ArchDaily就有過一篇文章:


《為何難民需要建築師》。


「如果有人有道義上的責任,


提供安全,負擔得起,可持續的住房,


那肯定是建築師。」






建築師最大的技能是創造空間。


文中列舉了宜家跟設計師合作的產品——


四人四小時就可以搭建完的帳篷。


這款產品後來獲得了倫敦設計博物館評出的


16年最佳設計和最佳建築。














因為主流媒體的不斷報道,


還有建築師群體社會意識的提高,


在最近的幾年裡,


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建築師。


(點擊圖片查看過往相關內容)






林君翰+Joshua Bolchover設計的最美衛生院





朱競翔設計的童趣園





建築師萬麗設計的土房子







即使以前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


這些項目對建築師仍然是新的挑戰——


產品化、簡易性、低造價、可循環,


甚至要承擔項目失敗的風險。






建築師面對的是個長期而棘手的問題。


正因為世界上有那麼多貧窮的地區,


這群建築師開始關注「邊緣」,


又反過來被「主流」所關注。







部分內容來自Catalytic Action官網


AssBook重新撰寫,轉載後台回復「轉載






雞年

找好圖,就上小圖酷!


微信搜索「小圖酷」進入小程序,


無需註冊或下載App!













- AssBook -
這就是你發現世界的方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這個老頭在挪威的山林里放了三個盒子,喚起了被遺忘的採礦記憶
嘆為觀止!他們在餐廳打造了一個美食版的《西部世界》
年度精選 | 史上最神奇的鐵路!愛德華諾頓為它求情,扎哈BIG甘心做它背景
年度精選 | 這幫建築師用10000塊玻璃磚把香奈兒旗艦店做成了水晶宮
年度精選 | 他們花7年造了個小教堂,還沒完工,就被建築師一把火給燒了

TAG:AssBook設計食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丹麥創造了世界上最好的遊樂場
人像與建築的二重奏,愛對了人,世界都是你的遊樂場
這對夫婦把家改建成了一個遊樂場
谷歌欲打造世界最好辦公場所 被形容為「巨大遊樂場」
【改造家】老舊的二手房改造,小夫妻把家裝成自己的遊樂場
十年,我終於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遊樂場
實拍北歐極簡主義兩孩之家,沒有玩具,廚房就是女兒最好的遊樂場
快樂遊樂場 就在自己家
美國十大遊樂場
無意義的遊樂場,是最好的遊樂場
不做危險之事,難成完整之人——全球另類遊樂場的教育啟示錄
美父母把家改成遊樂場 痴迷中國文化最後一張圖片亮了
空間|快樂遊樂場 就在自己家
張柏芝包場遊樂場,整個遊樂場只有母子二人,兩人玩的不亦樂乎
洋人街,重慶最有特色的遊樂場所
兩個丹麥人在全世界建了這些比迪斯尼更好玩的遊樂場!
他們把家都改造成了遊樂場,只為給孩子們最好的愛與陪伴
他們是最懂孩子的設計師,居然專業設計遊樂場
老人在家為孫子建遊樂場,網友羨慕也想要這樣的爺爺!